珠村潘氏断片130年族史待续

2014-06-30 08:03 南方都市报
  • T大

原标题:珠村潘氏断片130年族史待续

6月20日,广州天河区珠村潘氏一族第22代后人潘剑明翻阅其珍藏的家族族谱,这套族谱共七本。

广州图书馆,读者从摆放整齐的书架间走过。

广州图书馆,读者从摆放整齐的书架间走过。

“一门三舰长,二校一将军”,这些峥嵘岁月引起了潘剑明对族谱最原始的兴趣。

曾经,族里每房都有一套族谱。上世纪60年代,全国破四旧,家家户户都要烧族谱。“大部分都被烧了,但也有几个胆子特别大的,偷偷将族谱埋在了地下。”

藏了几十年没动过,等到拿出来时,有的被虫咬,有的因潮湿腐烂,没有一本完整,但持有者都惜如生命。

今年6月16日,带着十万广东新丰潘氏族人的嘱托,广东潘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到广州图书馆捐赠了两套去年刚刚重修过的潘氏族谱。

根据族谱,天河区珠村潘氏一族的历史能追溯到870年前的南宋时期。对于族中历史,今年48岁的潘剑明花了近20年时间,在如水的岁月里深耕细挖。

遗憾的是,从1882年后,族谱未再续修,最近130多年的宗族历史断片了。作为天河珠村潘氏一族第22代后人,潘剑明“天天都在想着续修!”

缘起 祖辈风云史

小时候的潘剑明对“族谱”没有任何概念,但祖父的一位兄长的威水史,却早已在他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

这位让潘剑明自小思慕的伯公,名为潘文治,据说是孙中山的生死之交、曾任国民革命军海军舰队总司令。潘文治的弟弟潘文绚、潘文谱,当时也在海军中任舰长。“一门三舰长,二校一将军”成为当地一时佳话。而潘文谱则正是潘剑明的祖父。

长大后的潘剑明听说,族人中还有6套族谱。不过,在地下埋了几十年没动过,拿出来时,已不再完整,但持有者都惜如生命。

“最大方的一名族人叫潘英山,但他也只肯借给对村志有研究的族人看。”1998年,潘剑明从这位族人手中第一次触摸到了族谱。可惜的是,以古文书写的族谱“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字睇唔明”,而且,族谱里竟然没有关于潘文治的记载。

显然,这份族谱并没有引起潘剑明太大的兴趣,他神往的依旧是他的伯公。

追寻 一门三舰长

1986年,番禺县的县志办准备写县人物志,派人到解放前属其辖区的珠村了解潘文治的事迹。潘剑明的父亲召集了村里8名老人,讲述潘文治当年的事迹。

时间拉回到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后,因为潘文治的原因,珠村成为军校的训练基地,数百名学生每日在珠村训练,下雨时就驻扎在村中祠堂的明德堂里。当年11月8日起,第一期第一总队学生在珠村进行毕业演习,指挥部设在珠村的北帝庙里。因为潘文治的特殊身份,潘宅里宾客盈门,蒋介石、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等都是常客。

这些历史让听故事的潘剑明入了迷。

当听说县志办的资料还不够充分时,潘剑明主动请缨,拿着县志办开的证明,花了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天河玉树、车陂、石牌等村。“只要听说哪位父老知道伯公的事迹,我就找上门去。”听说潘文治兼任过东莞虎门要塞司令,他还专程踏上了那片土地。

一个个片断式的故事让潘剑明越发好奇潘文治的一生。县志办的任务完成了,他追寻伯公的脚步却一发不可收拾。

此后5年,他走访了30多名父老乡亲,写了近5万字笔记。翻阅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民国海军的史料。图书馆的资料收集完毕后,他又开始转战各种书摊。

前后花了近20年时间,他终于看清了伯公一生大致的轨迹。

1882年出生的潘文治,有9兄妹,他排行第三。1917年7月,他从英国留学归来,被任命为豫章舰舰长,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战争。1924年,他出任大元帅府海军练习舰队司令。1927年10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海军处改组为舰队司令部,潘文治再任总司令兼任虎门要塞司令,擢升海军中将(当时为海军最高军衔)。孙中山逝世后,潘文治无意与蒋介石合作,他以“不理世事”为借口,去了杭州的灵峰寺出家,法号“曾觉”。抗战胜利前夕,潘文治回到珠村投身教育,创办了禺东小学(后为东圃小学)和珠村小学。

除了这些,各类书籍中还藏着另外一些不为人所道的家族革命史,这让潘剑明如获至宝。“原来,潘文治是第八期黄埔水师堂的毕业生,我的爷爷潘文谱是第十期毕业生,还有二伯公的儿子和六伯公潘文绚则是烟台水师学堂同一期的毕业生。”潘文绚和潘文谱在海军中也担任过舰长,“一门三舰长,二校一将军”由此而来。

探根 我是第几代

2000年,潘剑明的寻访之路发生了变化。

有老村民提醒,族谱里可能会记载这些族人的资料。潘剑明转身就去了中山图书馆。因为按“例规”,族谱每次重修后,需送一套到国书馆保管,中山图书馆解放前正是叫“国书馆”。果然,他如愿找到一套族谱。可惜,这套族谱里依旧没有关于潘文治的记载。

潘剑明花了1000元将族谱复印成两份,又花了800元包装成册。一套他自己留下,另一套送到了珠村供公众查看。

“我的祖先来自哪里,村里的叔伯兄弟到底有多亲,是从哪一代开始同一个太公的,我又是第几代后人,族谱里为什么没有记载伯公潘文治?”这些一直“蒙查查”的脉落关系点燃了他心中对“根”的好奇。

寻根首先从看懂族谱开始,“没标点符号,都是古文,还有很多字现在都不用了。”潘剑明一头扎进了族谱的世界。每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专程去请教族中老人,还曾不下50次前往海珠区找擅长写古诗的羊城诗社社长梁寅请教族谱中文字的含义。花了两年时间,他才对族中近870年的历史有了大致了解。“但其实到现在,族谱中也还有一些内容没弄清楚。”

始祖 南宋一府尹

据族谱记载,天河潘氏始祖名为潘贞。南宋时期,潘贞时任潮州府尹,剿海寇遭怨,辞官后到珠江北岸埋名隐居。当时,他寻找隐居之地时,看到了那时还是无人居住的珠村,珠村“灵峰秀其脉,枝山灭其贫,紫水环其地……”。

潘贞觉得此地风水好,携长子潘粤邦在此落户,后又生了3个儿子。潘贞去世后葬于沐陂村,长子仍居珠村,次子居石牌,三子居棠下,四子守墓沐陂。“看了族谱,才知道潘贞是珠村、棠下、石牌、沐陂潘姓四大房的太始祖。”后来四条村再衍生出岐山、京溪、赤沙、贝岗等十多条村。包括珠村潘氏4000多人在内,800多年来潘贞一脉共繁衍子孙约2万人,分布海内外。

族谱中记载了潘贞时期至1882年的族中历史。但潘贞的祖辈又是来自哪里?哪里才是真正的天河潘氏一族的始祖?2002年,几位父老发起入闽寻根的倡议,推选潘剑明任团长,石牌、棠东、上社、赤沙、西山村等世居珠三角的潘氏族人,每村选二三名族中代表,沿着先辈由闽入粤的线路,颠簸三日,辗转几千里,前往福建闽侯县溯源。

在福建的潘氏族谱上,潘剑明等人看到了他们的祖辈的确在千年以前从福建辗转千里,迁居广州。

那是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功名显赫的银青光禄大夫潘文振兄弟,辞官后携眷迁居到福建闽侯。文振的后人潘思诚又从福建迁居到南雄珠玑巷并考取了进士,后逃亡到广州,最后在番禺化龙西山村终老。潘贞正是潘思诚的五世孙,约800多年前辞官后,他迁居珠村。开始了天河潘氏一族开枝散叶的历史。

留在珠村的潘氏族人繁衍生息,直到明朝洪武八年,他们的人丁、田亩都达到了一定人数。这一年,潘氏建起了潘氏祠堂,标志着潘氏后人正式在珠村落地生根。

未来 何日再重修

在珠村的潘氏丁才两旺,但族谱的编写,是到了明朝隆庆二年才开始的。潘粤邦(潘贞长子)的第八代孙潘寿川,辞官告老返乡后编写了第一本族谱。“没有族谱,就不存在同宗,不知道你是哪一脉哪一源哪一派。”珠村潘氏族谱,从潘粤邦开始记载,直至1882年止。

那么,族谱上为什么没有关于潘文治的记载?

1882年,新的族谱修订完成,潘剑明的曾祖父潘名江正是这次族谱修订的“总理”。“族谱修订完成时,潘文治还没出世,所以族谱上没有他的资料。”潘文治是潘名江的三子,也正是这一年才出生的。“后来因为战争,族谱就没有再续上。”

潘剑明后来听说,其实,潘文治晚年时花了近两年时间又重修了族谱。不过因为自己以及不少族人都加入过国民党,他担心政治运动影响到珠村村民,于1949年,他又亲手烧了重修后的族谱。

从1882年至今,现存的珠村潘氏族谱已有130多年没有重修。“族谱上写着规定,族谱每三代要大修一次,每两代要小修一次。”潘剑明称,族里至今还沿袭着一些有关重修族谱的习俗。这个习俗指的是每年正月初八,村民们会在村口的社稷坛上方搭个架。各房在前一年若家里添了男丁,家长需要在初十这天将孩子以及孩子祖父、父亲的名字写好,贴到添丁灯上,挂到架上放5天。这5天内,负责写族谱的父老将会收集添丁灯上的资料,以便重修族谱之用。正月十五添丁灯被取下后将会烧给天神,为子孙祈福。“但负责收集资料这项工作,现在已经没有人做了。”

潘剑明说,“我儿子已经是没被写进族谱的第四代了,如果等到他这代都四五十岁了才来重修,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再续下去了。”自己天天都在想能尽快重修族谱。然而,现在似乎有点有心无力。

重修族谱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繁重的任务,必须有专人专职用一两年时间才可能完成。“重修族谱必须得到族人父老的支持,还得有资金维持,靠一个人的力量没可能办成。”

个人之力无法重修族谱,不过,自己家族的却是可以续写。“我曾祖父潘名江参与了最后一次修族谱,我们这一房就从他开始写。”2004年,潘剑明和另两名堂兄牵头,组织了潘名江7个儿子的后人,每房分别将自家的父辈子孙关系、大事件整理成文或成图,再统一编写成册。“我还将自己这一支的家谱进行了一点小改革,以前只有重要的女性家庭成员才会写全名进族谱,但这二三十年来每个家庭基本上都只生一个孩子,我没按旧例,把姑妈、妻子、女儿也写了进去。”翻看着手中的家谱,潘剑明松了口气。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