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看到姚文元何文章摔报纸怒斥:简直是胡说八道

2016-01-06 08:55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 T大

核心提示:当看到11月30日(正是他到达成都的那天)《人民日报》转载上海《文汇报》于11月10日发表的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他看着看着一下把报纸摔在桌上,盛怒难当,脱口斥道:“简直是胡说八道!”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作者:《彭德怀传》传记组,原题为:《彭德怀在三线》,本文为节选。

1965年11月28日,35次列车一声长鸣,从北京站开出,驶向成都。身经百战的共和国元帅彭德怀身穿染成黑色的军呢大衣,端坐在这次列车的一节车厢内。两天后的11月30日,彭德怀抵达成都,开始在大三线这一新的岗位从事新的工作。

终于又重新工作了,彭德怀心中积聚了6年的工作热忱迸发出来,他决心不辜负毛泽东的厚望,在国防重地大三线,为加速发展我国的军工事业做出贡献。

刚一到成都永兴巷七号住地,彭德怀就对接待他的三线建委副秘书长杨沛说:“明天就开始工作。”杨沛说:“一路辛苦,休息几天吧!”彭德怀说:“我已经休息多年了。”

从第二天开始,大三线各局负责人按照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大三线建委主任李井泉的指示,逐个向新上任的副主任彭德怀汇报情况。彭德怀对照挂图仔细记录、询问,最后发现,汇报者对他所关心的军工生产建设情况谈得很少,或避而不谈。

两个月前,彭真在人民大会堂和他谈工作分配时,他表示不愿到三线去,说:“工业生产我是外行,到西南去能做什么?!”彭真说:“军工生产你不是很熟悉吗?”彭真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彭德怀和左权曾亲自筹划建立了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兵工厂,成为我军第一代军事工业。1952年7月,彭德怀接替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也接替了兵工委员会主任的职务。此后7年中,兵工生产从常规到尖端,从原材料到成品,从军用到军民两用,也都由彭德怀主持开会作计划,研究布局,批准产品定型。为了解有关情况,彭德怀跑遍了全国各地的重要军工厂。就在被罢官前,还研究过在成都、西安增建飞机工厂的计划。他当之无愧地是新中国军事工业包括尖端工业的开创者之一。

可是,今天情况不同。他到成都前,西南局就确定了一条原则,有关军工生产建设的情况不让彭德怀了解;有关这方面的会议他不能参加;还不能让他参观军工厂。他外出时,得有一名局长陪同,以便“了解”他的活动情形。

彭德怀并不知晓这些,他仍然认真地听汇报。在汇报中,建委第一、第二副主任建议彭德怀分管煤炭和天然气供应等后勤工作。彭德怀明白了,作为“大三线”工作的核心——军工生产看来要对他“保密”了。他心头一阵不悦,没有表态,谈话无法再继续,他分管哪项工作也就最终没能确定下来。以后,建委不再提这件事。他和李井泉谈话,李不提分工问题,他也不再问。

安顿下来后,彭德怀开始翻阅他来成都前后积压未看的报纸,当看到11月30日(正是他到达成都的那天)《人民日报》转载上海《文汇报》于11月10日发表的姚文元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时,他看着看着一下把报纸摔在桌上,盛怒难当,脱口斥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思索了一会,又冷冷一笑,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不管它,我们干我们的工作!”

听完汇报,尽管没有给他具体分工,他的热情还是很高,姚文元文章所引起的不快也抛到脑后了,他很快开始下到工厂矿山参观、做调查。

责任编辑人:周昂 PN023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