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男子人在火车上 银行卡却被盗刷万余元

2016-02-17 00:02 亚心网
  • T大

原标题:乌鲁木齐男子人在火车上 银行卡却被盗刷万余元

交易单。

交易单。

都市消费晨报、亚心网全媒体快讯(记者 董潇涵)2月13日,从四川老家返疆的乌鲁木齐市民吴先生在火车上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提示他的银行卡消费648元,剩余11691元。这把他吓了一跳!根据短息内容看,这笔钱是花费在网络游戏上了,可吴先生从不玩网络游戏。

此外,余额跟吴先生年前存入的款额也对不上,“扣费绝对不止这一次!”眼看卡里的钱莫名变少,还在火车上的吴先生却只能干着急。吴先生告诉晨报记者,今年2月1日,他趁着春节休假,带着孩子回四川老家看望亲人,为了尽尽孝,他把一年的积蓄都带在了身上,想为家人置办些东西。

4日,他将买完东西剩余的钱分两笔存到一张绑定了手机短信的银行卡里,短息随即显示共扣手续费40元,卡内余额24164元。

看见短息提示正确,吴先生便安心和家人过了个愉快的春节。可到了13日,手机上突如其来的消费短信让吴先生彻底懵了。他说,自己根本不玩网络游戏,手机也一直带着自己身上,还有开锁密码;银行卡只绑定了微信,他也没有点过任何要输银行卡号的链接并透露支付密码,钱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

2月15日上午,吴先生下了火车后,立即赶往银行网点调取了交易明细,上面显示,从5日起,第一笔消费支出产生,金额为30元。交易渠道开始显示为“系统自动”,摘要机构显示为“快捷”。在之后的每天,又产生不同金额、不同次数的消费,最高一笔为950元,前后被盗刷共计12473元。

吴先生立即将卡内剩余的钱款取完,并向乌鲁木齐市头宫派出所报了案。

2月16日,晨报记者拿着吴先生银行交易明细的照片咨询了乌鲁木齐市五星路一家银行的客服人员。

对方表示,如果确定不是自身原因,就有可能是吴先生的微信号被不法分子盗了,刷走了现金;还有可能是吴先生手机上被植入了病毒,将被害人银行卡中的钱转入了第三方交易平台,同时,拦截了相关的提醒短信,导致银行卡被刷也无法收到短信。

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

小贴士:了解一下不法分子惯用的盗刷手段

NO1:银行卡复制器多出现在餐厅、酒店、个体超市等实体商户,刷卡时,趁持卡人不注意,通过银行卡复制器刷卡后,会将磁条卡片信息直接复制到与其相连接的电脑中,从而完成卡片复制过程;

NO2:密码偷窥器银行卡密码偷窥器多安装在开放式的ATM插卡处,犯罪分子将读卡器直接伪装成真的插卡槽,一旦用户将卡片插入读卡器,信息将被直接复制,输入密码时,旁边会有隐蔽的监视器,直接偷窥到用户的密码输入过程;

NO3:钓鱼网站犯罪分子多利用用户对网络安全认知度不高,仿制正规网站页面,让用户误以为进入的是正规网站,输入卡片相关信息后,直接产生被盗刷风险;

NO4:诈骗电话犯罪分子往往事先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持卡人的部分信息,用户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电话后,核实过一些信息后,会放松警惕,从而给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NO5:黑中介办卡很多持卡用户反馈,自己从没登录过网站,也没用过ATM,自己的卡片激活后一直就没用过,可还是被盗刷了,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经过分析后,原来是持卡人最初办卡时是通过非法中介花钱办的信用卡,一切信息均是中介作假的,虽然卡片拿到手了,但卡片的全部信息都暴露在中介的视线里,卡片随时有被盗刷的可能。如果真的遭遇了盗刷,办法只有一个,马上打电话给客服挂失,不做第二之选。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