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系掌门人张峻最翔实的发家史:起家于电子行业,原名张仲俊……

2016-02-23 23:52 新财富杂志
  • T大

张峻

张峻早期的创业,始于深圳一家名为“宝安县粤宝永发工业公司”的集体企业。此后,其发家过程先后经历了粤宝永发—新亚洲实业—国民投资—富德控股四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内,张峻采用不同企业作为核心控股平台,麾下企业名称也不停更改。并且,越到后期,张峻越趋向于通过代理人持股的方式隐身幕后。

来源:新财富杂志 作者:苏龙飞

原标题:张峻发家史:隐形富豪“狡兔四窟”

2013年2月下旬,一条与富豪张峻有关的新闻,登上了各大报纸及门户网站。这条新闻源自微博上一位名为“张家乐KING”的ID,发布了一组极其炫富的私人照片。照片中这位“深圳顶级富二代”,年方十六,美女环绕,超级跑车、豪华游艇、私人飞机一应俱全。随即有人指出,“张家乐父亲是生命人寿董事长张峻,华强北和龙岗新亚洲的老板,资产上百亿……”

这条被广泛传播的花边新闻,未能确认张家乐是否确属张峻的儿子,但无疑令原本低调的张峻大面积曝光。

自生命人寿总部从上海南迁深圳以来,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张峻逐步浮出水面。但关于张峻2008年以前的经历,媒体的报道仅有寥寥数语,“张峻原名张仲俊,汕头普宁人,开始创业时做电子,后转做房地产”。

其翔实的发家史,几乎可以用“狡兔四窟”来形容,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面目出现,运作的核心控股平台也不停变换。《新财富》记者经过详细的查证,张峻的产业运作平台先后经历了粤宝永发—新亚洲实业—国民投资—富德控股四个阶段。

“粤宝永发”与“张仲俊”

张峻起家于深圳龙岗,其早期创业经历,与深圳一家名为宝安县粤宝永发工业公司(下简称“粤宝永发”)的集体企业息息相关。该公司成立于1988年,后因1993年宝安县撤销,分别设立宝安区与龙岗区,名称变更为深圳龙岗区粤宝永发工业公司。

就产权关系而言,粤宝永发系深圳粤宝电子工业总公司(下称“粤宝总公司”)的下属公司,而粤宝总公司则由当时的龙岗镇政府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于1984年合资设立。

粤宝永发主要从事收音机、录音机等电子产品的加工,这便是张峻“早期从事电子业”的源头。作为镇办集体企业的粤宝永发,与张峻产生交集,是在1991年。

1991年8月23日,粤宝永发的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由李孟贵变更为张仲整,此人系张峻的哥哥,而那个时候张峻的名字还是叫“张仲俊”。就在张仲整出任法人代表之后第二年,粤宝永发分别设立了两家公司—深圳熊猫电子工业公司(持股94%)及深圳粤兴电子有限公司(持股15%)。

熊猫电子工业公司,即为张峻日后重要运作平台“国民投资”的前身;粤兴电子有限公司,即为张峻日后地产运作平台“新亚洲实业”的前身。粤兴电子设立时,另外85%股权由香港金坚电子有限公司投入,该公司即张峻在香港设立的控股公司“香港新亚洲集团”的前身(图1)。

粤兴电子设立时,张仲俊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担任法人代表、董事长,其前妻苏素玉出任总经理,张仲整则出任副董事长。

此后几年时间里,张仲俊、张仲整兄弟以粤兴电子及熊猫电子为平台,从事着电子产品加工业。可以说,其早期的原始积累,与粤宝永发这家集体企业的“供血”不无关系。直到日后张峻羽翼丰满之后,凭借一次蹊跷的股权变更,彻底脱离了与该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

“新亚洲实业”的地产征途

四年之后的1996年,张峻开始转向地产业。

当年2月1日,粤兴电子更名为深圳新亚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亚洲实业”),该公司的香港控股公司—香港金坚电子也相应更名为香港新亚洲集团,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张仲俊改名为张峻。同年12月23日,新亚洲实业注册资本增资至1亿元,并且经营范围也在生产录音机等电子设备之外,增加了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

1997年,熊猫电子更名为深圳市铭源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铭源丰投资”),注册资本从13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并成为新亚洲实业的子公司,其经营范围同样也增加了房地产开发一项。此后,新亚洲园艺绿化、新亚洲物业管理、新亚洲电子商城等数家子公司也先后设立(图2)。

从1996至1999年间,除了张峻、张仲整之外,张仲明、张仲慧、张仲秀、张燕婵等张氏家族成员先后加入进来;此外,施宁伟、岳鸿军、马燕华、姚正旺等日后的张峻团队重要成员也先后加入。

2001年8月,新亚洲实业推出其开发的第一个楼盘—新亚洲花园,此后的2002年4月及11月,又先后推出了新亚洲广场及新世界广场两个楼盘。但由于这几个楼盘皆地处深圳关外的龙岗区,因而新亚洲实业在大腕云集的深圳地产圈中知名度不高。而且,由于当时远未到全国性地产爆发期,其开盘价皆较为低廉,仅为3500-3750元/平方米,所以这几个楼盘并未给张峻带来多丰厚的回报。

2007年1月,新亚洲实业推出新亚洲国利大厦,这也是其开发的最后一个楼盘,由于地处深圳最为繁华的华强北片区,1.91万元/平方米的开盘价在当时的深圳称得上是高价了。

真正给新亚洲实业带来知名度的,是其在深圳华强北经营的新亚洲电子商城。2003年新亚洲电子商城一期开业,4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全部用于出租。2007年,新亚洲电子商城二期(即新亚洲国利大厦的四层裙楼)建成开业,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于商城一期运营成功,二期工程拿出一半的面积用来销售,其售价高达15.8万元/平方米。

一如众多地产商行走在灰色地带一样,新亚洲实业同样未能幸免。

2004年6月,因新亚洲实业未经业主同意改变用地规划,私卖属于业主共享的土地,与新亚洲花园全体业主产生冲突。

新亚洲花园小区原土地使用权的宗地号为G01029-16,占地面积为59.39万平方米,作为一个超大型社区,包含7个小区、两个会所、两块绿地花园、一个人工湖、三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2001-2002年,其一期和二期工程先后完工,1300户余业主入住,领取的房产证上明确注明宗地号为G01029-16,共有使用权面积为59.39万平方米。

但新亚洲实业在业主不知情的情况下,将G01029-16宗地作废,分拆成三块新的宗地G01029-0028、G01029-0029、G01029-0030,并将其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块36.46万平方米的G01029-0030宗地于2003年11月转让给了深圳市鸿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这些变更的所有手续,新亚洲实业通过不为人知的途径从国土部门全部办妥,而新亚洲花园的全体业主则被蒙在鼓里。如此下来,新亚洲花园的业主凭空少了36万多平方米的共有权面积,这原本是新亚洲花园的第三期工程四个小区,以及绿化草地广场和一个人工湖用地。

后新亚洲花园业主反复投诉,逐级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皆未得到解决。如今,在这块宗地上,鸿荣源地产开发成了一个总建筑面积超80万平方米、近4000户的超大型社区—公园大地。

“粤宝永发”莫名消失

原本,新亚洲实业和铭源丰投资在产权上都算是粤宝永发持股,但两次蹊跷的股权变更,使得这两家企业先后彻底脱离了集体性质的粤宝永发(图3)。

先看铭源丰投资脱离粤宝永发的过程。

1997年9月16日,原熊猫电子工业公司更名为铭源丰投资。

1997年12月29日,持股94%的粤宝永发将其中44%的股权转让给天地翔投资发展,形成二者各持股铭源丰投资50%的格局。

1998年6月1日,铭源丰投资的股权发生了一次蹊跷的变更,“粤宝永发”将其所持的50%股权(对应150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了另一个“粤宝永发”。虽然二者的简称相同,但全称并不相同,出让方的全称为“深圳市龙岗区粤宝永发工业公司”,而受让方的全称为“深圳市粤宝永发实业有限公司”。《新财富》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发现,后者并非前者更名而来,前者名称并未变更,一直沿用至今,但奇怪的是,记者在深圳市工商局网站输入后者的全称,显示“未查询到该名称的任何注册登记信息”。

1999年9月1日,天地翔投资将所持铭源丰投资的50%股权转让给新亚洲实业,从而使得铭源丰投资成为新亚洲实业的子公司。

新亚洲实业脱离粤宝永发的过程,与铭源丰投资如出一辙。2004年7月29日,“深圳市龙岗区粤宝永发工业公司”将所持新亚洲实业的5%股权(对应100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了“深圳市粤宝永发实业有限公司”。

一家在工商局系统“查无此户”但名称相似的公司,先后接盘了一家集体企业所持有的两家公司的股权,是否是张峻暗渡陈仓完成“狸猫换太子”?总之,张峻早期的两家企业,从此彻底脱离了集体性质的上层持股公司。

“国民投资”时代

新亚洲实业是张峻自1996年开始从事地产运作的核心平台及控股公司,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张峻在地产之外,将运作重心逐步挪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国民投资。

作为调整的前奏,2003年5月9日,铭源丰投资更名为“深圳市国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民投资”);同年7月14日,新亚洲实业对其增资7000万元,使其注册资本增加至1.5亿元。

随后,新亚洲实业及粤宝永发实业同时将所持有的国民投资的股权全部转让,接盘者为自然人张燕芬(持股73.33%)及黄银泉(26.67%)。及至2004年6月,国民投资进一步变成了4位自然人持股,张燕芬44%、纪汉飞20%、陈林生20%、黄银泉16%,其注册资本也从1.5亿元进一步增加至2.5亿元。

从此,国民投资表面上与张峻彻底脱离关联关系,但实际上国民投资的4位自然人股东皆与张峻密切相关。1976年出生的张燕芬,出生地为广东省汕头普宁燎原镇,此地址即张峻本人的老家所在地,因而,张燕芬或系张峻的妹妹或其他亲属。纪汉飞、陈林生、黄银泉皆系2003-2004年加盟张峻团队的核心成员。

隐藏幕后的张峻,逐步将国民投资打造成了一个新的控股平台(图4)。其在国民投资平台上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其一,投资生命人寿;其二,入主ST中华(000017);其三,从事能源投资。

2006年,国民投资通过全资子公司国利投资发展,受让了生命人寿9.94%的股权;随即,新亚洲实业也通过控股的洲际通商,受让了生命人寿3.31%的股权。2007年,张峻通过三位代理人张逢源、罗桂都、方晓红设立“铖业投资发展”,并继续受让生命人寿9.28%的股权。此外,国民投资还于2006年收购了北京永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76.2%的股权(2009年转让)。

2006年11月13日,国民投资通过全资持有的国晟能源,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前者以5327万元的代价收购后者所持有的ST中华的7000万股股票及大约7亿元的债权。2007年4月30日,股权过户手续完成,国晟能源借此成为持股ST中华13.58%的最大股东及最大债权人。

2006年,张峻开始涉入能源行业。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张峻欲与河南永城煤电集团合作,但永城煤电合作的对象为外资,张峻便借用泰国正大集团的名义参与竞标,并最终成功与永城煤电合作,并诞生了“河南正大国际能源”这家子公司。实际上,泰国正大集团并未与张峻麾下公司设立合资企业,张峻麾下企业中带有“正大”字样者,皆与正大集团无关。

据称,张峻还曾打算以正大集团子公司正大控股的名义,购买山东的一座电厂,并计划与山东省国资委成立合资公司。但项目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审批时,被要求出示正大集团的公函以证明两者之间关系。由于正大集团的公函必须由掌门人谢国民的长子谢吉仁签字,正大控股拿不出相关公函,该项目因而搁浅。

自“国民投资”时代起,张峻对麾下企业的控制,开始呈现出“关联持股非关联化”的趋势,而且越到后期这种特征越为明显。这是为了方便在日后的资本运作中规避关联交易的限制埋下伏笔吗?

“富德控股”之图谋

大致在2010年之后,张峻又逐渐淡化了国民投资作为控股公司的色彩,再次启用一个新的控股平台—深圳市富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富德控股”),张峻也以“富德集团董事长兼生命人寿董事长”的身份对外接洽。

富德控股原名深圳市长源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长源盛投资”),设立于2007年3月,设立时的股东为张旭如(51%)、陈俊东(49%)。

该公司成立的头三年一直是一家“沉睡公司”,直到2010年8月16日,其向国民投资100%持股的国利投资发展(即生命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单方注资6亿元,成为国利投资发展的控股股东(持股51.2%)。

成为国利投资发展的控股股东之后,2010年9月3日,长源盛投资更名为深圳市国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国利控股”)。一个月之后,国民投资将其持有的国利投资发展48.8%股权转让给国利控股。至此,国利控股全资持有国利投资发展。换句话说,生命人寿的间接第一大股东由国民投资变成了国利控股。

2010年12月10日,国利控股的两位自然人股东张旭如、陈俊东,将其所持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张峻,张峻随即对其增资至8亿元;次年8月21日,张峻的现任妻子陶美萦增资进来,成为持股5%的小股东。

2011年4月及2012年3月,张峻先后将国利控股、国利投资发展分别更名为富德控股、富德金融投资。

至此,生命人寿的间接第一大股东完成“挪位”,由国民投资转换为富德控股(图5)。

在富德控股时期,张峻对麾下企业的控股,更加走向分散化、非关联化的趋势,华诚投资发展、诚德投资、金骏达投资、铖兴泰投资等系列影子公司纷纷被设立,由代名人持有。原先国民投资作为控股公司时所持有的系列公司,除了新亚洲电子商城之外,一概被转移出去了(详见《生命系全图》)。

生命系全图(点击图片,打横手机,查看大图)

2011年之后,张峻继续强化对生命人寿的持股。2011年通过盈德置地向其大规模增资,2012年国民投资又接盘了首钢持有的生命人寿全部股权。

除了金融之外,能源是张峻的另一个发展方向。继2006年河南永城煤电项目之后,2011年开始,张峻以富德控股为平台,大踏步迈向能源领域,在吉林、江苏、辽宁等地布局。因投资的大手笔,张峻成为了各地方政府的座上宾。

2011年11月,富德集团与吉林省松原市政府签署年产40万吨烯烃的项目合同,富德集团的投资为40亿元。

随后的2012年3月12日,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的孙政才及省长王儒林,在北京一同会见了张峻一行。这种省级一二把手同时在场会见商界人士的情况并不多见,彰显着吉林省对张峻的格外重视。

此后,张峻在吉林继续投下重金。2012年9月24日,富德集团与吉林大学就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3年4月12日,吉林省长春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市举行。据长春市官方披露的信息,该次招商共有19个项目成功签约,投资总额超过372亿元。而这其中有25%的投资额来自于张峻,投资地均在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具体包括:生命人寿投资40亿元的五星级养老社区综合体项目;生命人寿投资20亿元的东北亚食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富德控股(集团)投资30亿元的富德能源总部基地项目。

2012年5月18日,由富德集团投资的富德(常州)能源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工业园区开工奠基。根据当地媒体报道,其为年产量100万吨的甲醇制烯烃及下游衍生产品项目,总投资2.73亿美元,将于2014年12月量产,预计建成后年产值将达40亿元。

2013年5月17日《大连日报》报道,大连市长李万才在生命人寿总部与张峻会谈,双方就投资建设甲醇综合利用项目进行深入交流。会谈结束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管委会、生命人寿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签订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张峻这位隐形富豪的发家史,用“狡兔四窟”来形容显得分外贴切。在不同时期内,张峻采用不同企业作为核心控股平台,并且麾下企业名称也不停更名。并且,越到后期,张峻越趋向于通过代理人持股的方式隐身幕后。

张峻为何要如此苦心隐藏?

资本市场中的“影子张峻”

*ST中华的当前实际控制人纪汉飞,已被市场广泛认为只是台面上的傀儡。甚至不仅纪汉飞,张庆龙、李咏洲、陈俊建、苏国亮、谭广生皆作为影子自然人股东,出现在*ST中华、农产品的上层持股名单中,张峻则是幕后运筹者。张峻何以借助影子公司持股?其原因或是避免关联关系,便于日后的资产重组。

来源:新财富杂志 作者:苏龙飞

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张峻涉足的上市公司多达11家(附表),包括A股的招商银行(600036)、*ST中华(000017)、金地集团(600383)等,以及港股的首钢资源(00639.HK)、必宜美(00379.HK),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生命人寿在股市的理财性投资。

张峻入股的上市公司中,有两家相对特殊,呈现出影子股东控制的特征—*ST中华、农产品(000061)。

利用影子公司控制*ST中华

*ST中华是张峻最早介入的上市公司,但由于这家以自行车生产为主业的公司早已资不抵债,实际上张峻并未从其身上获得多少利用价值。

2006年11月13日,张峻隐性控制的国民投资,通过全资持有的国晟能源,与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前者以5327万元的代价,收购后者所持有的ST中华7000万股股票及大约7亿元的债权。2007年4月30日,股权过户手续完成,国晟能源成为持股ST中华13.58%的最大股东及最大债权人。此时的ST中华已经是一家负资产超过18亿元的濒临退市企业,所以张峻能如此廉价拿下该公司的控制权。

实际上,除了国晟能源之外,张峻还以另一家影子公司持股*ST中华。*ST中华原第四大股东盛润集团(000030,现富奥股份)因对外产生债务纠纷,2006年3月15日,该公司持有的*ST中华1196.8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2.5%)被法院拍卖,深圳市康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726万元竞得上述法人股。

这家“康盛投资”即为张峻的影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自然人李咏洲与陈俊建分别持股60%与40%,而李咏洲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同时出任国晟能源的总经理。

张峻接盘*ST中华之际,正值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时期,因而他对其确立了股改—债务重组—资产重组三步走的目标。但此后由于各方对股改对价互不妥协,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股改方案一直难产。直到2010年3月16日,*ST中华发布股改方案实施公告,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3.173股对价股份。

利用影子公司实施重组

期间,*ST中华一直处于亏损中,张峻为了保壳,对其实施了一次债务重组,以使其获得一笔非经常性益利,实现2010年度扭亏。

2010年5月,国晟能源将其对*ST中华7亿元债权中的1.5亿元,转让给深圳市正大国利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正大国利”);4个月之后的2010年9月,正大国利又将该笔债权转让给了深圳市铖兴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铖兴泰投资”);紧接着,铖兴泰投资与*ST中华达成债务和解,后者支付1400万元给前者,前者则完全免除后者1.5亿元的债务。*ST中华由此获得1.36亿元账面收益,从而在该年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6400余万元。

这笔债务和解中,中间转手的两家公司,实际都由张峻控制。正大国利的原名即深圳市新亚洲园艺绿化有限公司,无疑属于新亚洲系,与张峻的关系自毋需多言。铖兴泰投资由自然人张庆龙全资持有,曾有传言称张庆龙系张峻的亲属,虽没有证据确证这点,但张庆龙至今兼任着富德控股的监事;并且,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也是张峻运营的新亚洲电子商城的一间物业。

2010年股改完成之后,张峻着手对*ST中华实施重组。2010年3月,生命人寿原总经理李钢赴任*ST中华董事长,引发外界猜测生命人寿将要借壳*ST中华,但其不到半年即告离职。

2011年1月3日,国民投资将其持有的国晟能源100%股权转让给纪汉飞,转让价格等同国晟能源的注册资本7000万元。此次转让使得*ST中华的实际控制人,由国民投资变更为纪汉飞(图1)。

实际上,这依然可能是张峻玩的一次“左手倒右手”游戏。纪汉飞原本就是张峻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其早在2003年3月即出任新亚洲物业管理的董事,后又任法人代表、董事长。纪汉飞接盘*ST中华,同时,应为张峻亲属的张燕芬也不再持股国民投资,这被认为是为了进一步避免关联关系,便于日后的资产重组。

在经历两次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ST中华被否决之后,2012年5月11日,国晟能源再次以最大债权人的名义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2012年10月24日,法院作出裁定,对*ST中华实施重整,并要求在6个月内提交重整计划草案。之后,重整管理人共受理了有效债权申报51家,债权申报总额折合人民币30.88亿元,经审核确认的债权总额为人民币15.85亿元。

2013年4月23日,*ST中华公告称,“尚需就重整计划草案中的部分重要内容进行论证以及与相关机构进行沟通”,因而向法院申请延期3个月提交重整方案。重整方案究竟如何,以及张峻会将何种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目前来说还是个谜。

对农产品的影子持股

2013年1月,农产品向包括大股东深圳市国资委在内的七家投资人,定向发行3.14亿股股票,募资17.13亿元。

在这七家股票认购方中,实际上存在三家张峻的关联方,其各自耗资3亿元认购了农产品5494.5万股股票。这三家认购者中,生命人寿是明面上的出资人,另外两家—深圳市铖兴泰投资有限公司及深圳市诚德投资有限公司,存在隐性关联。

铖兴泰投资即此前出现的与*ST中华进行债务和解的公司,该公司与张峻的关联关系前文已述。

工商资料显示,诚德投资注册地为新亚洲电子商城5楼一间物业,其由两位自然人股东苏国亮、谭广生各持股49%、51%,此二人与张峻皆有交集。苏国亮现任生命人寿第三大股东盈德置地的董事,而盈德置地系新亚洲实业的间接全资子公司,目前全部股权过户、质押在中航信托。谭广生曾任盈德置地法人代表及董事长,目前出任新亚洲物业管理的总经理。

张峻通过生命人寿以及另外两家隐性关联公司,合计投入9亿元参与农产品的定向增发,共计持股9.72%。此后,生命人寿持续在二级市场买进农产品股票,截至2013年4月19日,已持股10%。如此计算,三家公司合计持有农产品股权比例达到16.48%,已经较为接近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国资委24.31%的持股比例(图2)。

张峻何以借助影子公司强化对农产品的持股?也许农产品的金融化发展方向,与生命人寿朝着综合性金融控股的方向发展,有某种程度的契合。

2012年12月18日,农产品下属子公司—深圳农产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深圳市政府许可运营;2013年5月27日,作为全国金融改革试点区域的深圳前海管理局,批复了农产品入区设立农产品交易所。在全国各地清理整顿带有金融性质的农产品交易所的背景之下,农产品获得交易所运营的准生证,抢得战略先机。

而凭借深圳市政府对生命人寿的支持力度,农产品第一大股东的深圳市国资委,届时将控制权让渡于张峻也并非不可想象。此外,农产品同时还是深深宝(000019)的第一大股东,如若张峻拿下农产品的控制权,意味着张峻一举拿下两家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生命人寿同时也在二级市场吸纳深深宝的股票,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已经成为其第五大股东(3.31%)。

本文原载于《新财富》2013年7月封面故事

新财富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作者:苏龙飞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