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下——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创建“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小记
- T大
乌蒙新报记者 余丽华
清晨,天还没亮,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读书长廊上,几名学生或站立或坐在凉亭里,伴随着鸟儿清脆的叫声,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午,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奔向食堂,排着整齐的排列准备打饭,丰盛而营养的午餐让学生们口味大开,无人浪费;下午,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发挥所长,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特长,运动场上、艺术中心大楼里、教学楼下面的场地上,到处是学生们活跃的身影;晚上,下了晚自习,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走回寝室,由自己亲自布置的寝室温馨如家,宿管阿姨、生活指导老师、安保人员和学校领导不间断地巡查让住校倍感安心……这就是六盘水市第八中学学生们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学在学校和乐在学校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学校里,学生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安全舒心的生活氛围,更是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
吃在学校:餐桌上的文化
走进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食堂,闻到的是喷香扑鼻的可口饭菜,感受到的却是浓郁的食堂文化。
每到中午,全校几千名学生和几百名教师便涌入食堂,六个学生窗口前人山人海,同学们却自觉排好队,等待打饭。餐盘和勺子都由学校提供,学生们只需拿着餐盘排队即可,吃完了将餐盘和勺子放回回收点,便可走人,节约了不少时间。食堂的菜谱里,荤素搭配,从5元到7元的平民价总能让学生吃到满意的饭菜,且顿顿有荤。
餐桌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心享受每一餐,快乐生活每一天”的文字配上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让人胃口大开,学生们安静地坐在餐桌上用餐,没有人大声喧哗,也少有人将菜饭弄到餐桌上,餐盘带走时,餐桌上依然干净。
“学生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打饭排队,吃饭安静,不浪费,不乱扔。”该校校长卢彦介绍说,为创造良好的食堂文化,学校在食堂墙面、窗口上方、过道、餐桌上都张贴了相关的宣传画,让学生自己养成有秩序、守规矩、勤俭节约等习惯。
而有这样的食堂文化,还离不开该校食堂员工的尽职尽责和学校工作人员的严格把关。
“学校对食堂进行精细化管理,派专人监督食堂从采购到烹制到废弃物流向处理的全过程,并公布相关情况,每天做好台账,食品留样管理,餐具统一提供、清洗、消毒等,确保食堂卫生安全。”该校副校长杨军说。
同时,学校根据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阶段特点,研究学生的饮食结构,制定了相应的食谱,保证学生每天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含量的摄入,做到既满足学生营养需求,又适合学生口味。学校还会根据学生和老师的反馈情况,及时整改,调整膳食搭配等。
此外,学校利用广播、班会、墙报、专栏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学生、老师和食堂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和勤俭节约教育,坚持开展“三爱三节”“三生四爱五好”以及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
来自水城县新街乡的小碟(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且家庭贫困,学校为她减免了餐费,提起学校的伙食,小蝶表示,比家里吃得还多,而且口味不错,通过学校的集体食堂就餐,也让她养成了不少好习惯。
住在学校:寝室里的艺术
住校本是集体生活,如何让集体生活具有个性化,六盘水市第八中学的学生宿舍楼则不得不让人拍手称妙。
从学校操场向宿舍楼方向望去,四栋红白相间的房子伫立在山脚下,错落有致,衬在绿树环绕的山间十分醒目。
“这栋是明德楼,那栋是崇志楼,另外两栋则分别是博慧楼和馨雅楼。”杨军指着四栋楼介绍,学校在校生有8000多人,就有3000多人住校,学校建造的四栋宿舍楼,男女生各两栋,为了让学生宿舍更有文化气息,学校给每栋楼都命了名,明德楼和崇志楼是男生宿舍,寓意男儿应有高尚品德和崇高志向;博慧楼和馨雅楼则是女生宿舍,寓意女孩应博学聪慧优雅得体。
住在这样的宿舍楼里,学生们自然也受到感染,纷纷给自己的寝室取了名称,如文艺斋、八仙斋等等,各类名称,五花八门,脑洞大开,既有新意又能体现寝室文化。
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从寝室取名上做到独树一帜,更在寝室的布置和设计上别出心裁。
有些学生喜欢书法,便与同寝室的同学商量,自己花钱买来纸和笔,挥墨泼毫,将自己的作品张贴于墙壁或天花板,即让寝室显得有文化氛围,又能通过书法上的诗词勉励自己;而另一些学生则喜欢绘画,不管是素描画,还是水彩画,自己认为好看的,都在寝室里做了展示,既装扮了寝室又活跃了寝室气氛;更有一些同学文艺范儿十足,自己买来彩纸,剪成一颗大树的形状,然后粘贴于寝室的墙壁上,并延伸至天花板,走进寝室,仿佛进入秘密花园,让人耳目一新……
光是有创意还不够,还得有格调。走进每一间寝室,都能看到叠得如豆腐块般的被子,摆放整齐朝向一致的漱口杯,还有收拾整洁堆放整齐的书桌……整个寝室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总让人不禁赞叹。
当然,学生的寝室艺术与学校提倡的主人翁文化分不开。
“学生宿舍的命名、内部格局、卫生、纪律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尽管学校有宿舍阿姨、生活指导老师、保卫人员和学校领导不间断巡查,但我们同样安排了楼长,由学生担任,每层楼4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师则起到辅助作用。”杨军说。
尽管学生们自己管理自己,为了保证安全,学校也时时警惕,只要发现学生有夜不归宿的,除请假外,一律打电话询问班主任,把好学生在校安全关。同时,班主任还不定期与住校生交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高一(4)班的住校生陈福琴便经常得到老师的关心,由于家人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去世,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班主任经常会找我谈心,给我辅导作业,天冷了,学校还给我送保暖用品。”
为了方便学生生活,学校在每间寝室配备了书桌、储物柜,每层楼配备了热水器,每栋楼还配备了若干洗衣机,全校还配备了开水房和澡堂,这些设施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住得更舒心。
学在学校:特长班的精彩
与其他学校不同,以“培养兴趣,发展特色”为课程改革方向的市八中,从地方化、特色化入手,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艺术教育特色的道路。
来自高二(16)班的王敏在文化上基础较为薄弱,但却从小就喜欢绘画,了解到学校招收艺术生,便欣喜地报了名,“进校以后,感觉对自己的提升特别明显。”王敏说。
素描画是王敏的强项,但在造型、色彩、形体上还存在不足,老师便在她的每一次作品中分别指出不足,对于色彩分布不均、不够纯的,老师会指导如何做,对于造型、形体上的问题,老师还会拿好的作品与她的作品对比,让她自己寻找不足。如今,王敏的作品已经相当成熟,还参加了全市教研联盟C组的绘画巡展,她期望通过一年多的努力,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王敏的指导老师美术特长班专业教师唐波说,学校每年艺术类高考学生占全校高考录取率的30%,美术班结合地方特色,如水城农民画,会定向地招收一些猴儿关的学生,并请全国著名农民画专家到学校指导,以发扬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对有志于考美术类专业的学生认真培养,一方面注重专业素质提升,一方面引导他们参加一些重要的赛事。如今,从该校毕业的美术班学生,有的考取了贵师大、贵民大,还有的考取了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有些学生则在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全国一等奖,有的学生作品则拿到法国去参展。
高三(19)班的秦保卫是体育专长生,从小爱运动的他在跑步上特别有天分,“进入体育特长班以后,我在中长跑上的强项逐渐被老师挖掘出来,老师教我怎么跑更有耐力,怎么跑能保护自己不受伤,怎么有技巧地跑能后来居上。”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秦保卫从2013年参加凉都国际马拉松5公里迷离跑的第三名跃升为2015年同一类别比赛的第一名。此外,他在三级跳中取得了8.8米远的最好成绩,在800米跑中,他2分4秒的成绩仅与国家二级体育运动员相差1秒,学校正在为他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
当然,学生成绩的背后,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悉心栽培。“记得有一次训练的时候,我的腿被拉伤了,我的专业老师张威就地给我做放松(一种运动推拿治疗),他个子高,一直俯身给我做放松,连续做了2个小时,等做完以后,他整个人手都在发抖,腰也痛得挺不直。”秦保卫说,有时候自己坚持不住了,张威就陪他一起训练,在身旁鼓励他,让他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所有成绩的取得,与老师的这些付出不无关系。
学校为培养更多更好的特长生,特地修建了艺术中心,中心不仅有获得各类职称的专业美术、音乐教师,还有画室、展厅、琴房、排练室和乐器室等各类专业场所。艺术中心不仅为特长生提供学习平台,还为学校课外活动小组提供场所,同时承担各种展演、比赛,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熏陶学生艺术情操。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通过六年的艺术特色教育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园足球师范学校”“贵州省艺术特色学校”“贵州省高原人才开发计划田径中长跑、竞走训练基地”“六盘水市业余团校”“六盘水市艺术教育基地”等诸多称号。
乐在学校:社团里的魅力
学生要在学校里快乐成长,除了学习,还应该有丰富的课余生活,社团则是市八中学子的一块乐土。
秦保卫参加了学校的田径社团,社团里有特长班的学生,也有业余爱好的学生,大家在一起开展活动,组织比赛,还会参与校外比赛等活动,“大家因为来自不同班级,有着很多可以交流的话题,在私下里,大家是好朋友,在赛场上大家是竞争者,而比赛过后,大家又会对各自的优劣进行总结,还会相互交流跑步经验,取长补短。”秦保卫觉得,社团生活相对放松,比起课堂生活更加有趣,也更能提高自己在兴趣上的积极性。
在兴趣上,学校尽量发挥学生所长,设立了古筝、扬琴、农民画、油画、国画、兼职、书法、船模、机器人、服装、舞蹈、主持人等各类兴趣组18个;设立足球社、篮球社、乒乓球社、羽毛球社、爵士舞社、灵韵舞社、K24地带街舞社、管弦乐队、扬帆文学社等社团21个,让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找到一片属于自己成长的沃土。
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学生制作的机器人曾在全省比赛中获得二等奖,鸡蛋撞地球、热气球、船模等科技类的社团活动也曾一度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在老师的指导下越来越强。
除了社团活动,学校还在校园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不仅有艺术中心、标准化体育场供学生展现才能,还有文化墙,展示教师成就、学生风采、学校历程、文化长廊、名人名言等,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总有代表学校特色的文化景观,让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知识,更感受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