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进中小学,别成了部分学生的特权

2016-10-28 13:59 南方都市报
  • T大

近日,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等在广州从化区调研广州马术运动场规划建设时提出,要加快建设,用好广州亚运会遗产,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配套设计可供公众参观的开放通道,探索将马术学习引入符合条件的中小学体育课程。

像马术、高尔夫、皮划艇这些传统上所谓的贵族运动,近些年进入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堂,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比如早在2010年,北京市十一学校的马术课就正式开课,以学校形式开马术课,在全国算是第一家。十一学校的马术课程每次一个安时(45分钟),课程练习是一对一进行,以便让教练可以深度了解每名学生。几年下来,接受马术训练的学生有300多人。

可是十一学校是啥来头,大家搜索一下就知道。如果像这样的学校,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修马术课,可想而知,它进入普通中小学,将面临多少障碍:既有经费投入的问题,也有师资和配套的问题。有媒体前几个月报道了杭州一家民办的崇文实验学校在校运会开幕式上“惊现”小学生马术队的事。该校1000多人规模,有27人在校外学马术。有家长透露,孩子学马术,一年学费是四五万元;假如自己买马,好一点的马要100万元;养马护理费用大概每月1万元。所以,当校运会开幕式上某些孩子骑着高头大马入场,让另一些孩子的家长大呼吃不消,就怕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徒增家长压力。

其实说起来,现在就算让孩子学钢琴,在大城市,每年花的钱可能也要四五万元。但是好像没有听说过让钢琴进入中小学的口号,也很少有学校在校内办钢琴兴趣班。因为一来设备、场地是问题,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二来,义务教育阶段的确有教育普及化这样一个任务,钢琴可以算兴趣、算拔高,但更多是家长私人投资。而无论是经济条件好的中小学生家庭,还是近年来在一些高校研习、选修的“贵族运动”,其实目的除了满足兴趣、提高素养,更多的是出于投资未来,争取在文化上取得“向上流动”优势的考虑。

而就运动本身而言,本无高低贵贱、贵族平民之分。一些历史上属于少部分人的运动特权,随着商业推动、教育民主化,逐渐摆脱了贵族身份。比如我们过去觉得打网球很高级,现在网球场多了,学习打球方便了,渐渐也不那么贵族了。高尔夫球也同样如此,像在澳洲,打一场高尔夫球只需人民币一两百块的也有,随着挥杆推杆练习器、目标篷这些占地小、可拆卸的高尔夫教学辅助设备的普及,学校开设高尔夫球课,并非天方夜谭。马术对于马匹、场地等条件要求更高,但在一些马术运动的传统强国,如德国的某些州,也有政府每年拿出几十万欧元,资助马术成为中小学必修课。而根据德国奥委会公布的数字,在15岁到18岁的少女中,马术是第二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而在19岁到26岁这个年龄段,马术是德国年轻女性的最爱。

当然,我们不要忘了,按照德国总人口8226万人计算,骑马的人据说有170万,也就是说,每48个德国人就有一个人经常骑马。我不知中国,或者广州有多少人经常骑马,当我们说马术进学校,贵族运动普及化、平民化时,首先不要忘了想一想:这样的“普及化”,是在多大的范围内、对哪些人群而言。给学生多一个选择是好事,但如何避免马术因高昂费用而成为一部分学生的“特权”,是这项运动进中小学前,首先要考虑的一点。

责任编辑人:王华 PN049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