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家张雅莲:孩子报班泛泛而学不如专注深耕

2017-03-13 19:53 齐鲁壹点
  • T大

原标题:亲子教育家张雅莲:孩子报班泛泛而学不如专注深耕

亲子教育家张雅莲:孩子报班泛泛而学不如专注深耕

03-13 18:57

3月3日,南孚冠名赞助的《育儿大作战》最新一期播出,这期节目家庭面临的问题可能也是大多数父母常见的问题:“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兴趣班?”节目中,小女孩多才多艺,精力旺盛,做客嘉宾曹颖形容她就像装了南孚电池。

然而爸爸和妈妈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了意见不和。孩子说想当明星,妈妈就给她报了各种培训班,带她去挨个去找剧组导演发资料,但爸爸却很不赞同妈妈这么做。他心疼孩子还太小太累了,一会儿这个班,一会儿那个班的,并且他认为孩子所明星梦其实就是孩子妈妈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了孩子身上。

爸爸和妈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似乎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现场育儿团的专家却给到了家长们可能会忽视的问题。

节目现场,育儿团专家张雅莲建议:“兴趣班不是不能报,但不要给孩子报得过多,因为兴趣班本身从某种层面上讲它就是在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专注。”

小编作为这档节目的忠实观众,看完节目以后也做了一些育儿经的整理:

0-6岁的学龄前孩子,应以玩为主,在玩乐中学习和成长

国家教育部现在也在专门严厉抓幼儿园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有调研机构专门做过一个相关调研。“凡是上小学一年级之前,把所有该学的东西都学完了的孩子,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就会觉得我什么都会了,所以没必要听老师讲课了。所以他干嘛呢?东张西望、搞小动作。”对呀,孩子该学的东西在小时候早就已经学会了,那他上学就没事干了当然就自己开小差在旁边自顾自的玩了呀。回想一下过去我们的童年,其实这种孩子的童年是比较悲哀的,想想看,在该玩耍的年龄却被弄到各种班学习,在该学习的时候因为自己又都会了而上课时无所事事。

会玩的孩子更会学。

“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成年人的我们对这句话肯定不陌生,但这句话放到教育孩子上,大多数父母的行动就实在不敢恭维了。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除了是吃好、睡好健康成长以外,就应该是玩了。玩是孩子的天性。

研究表明,获得父母更多陪伴的孩子,不仅亲子关系紧密,而且更加自信和有学习的欲望。父母陪伴孩子,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培养他在观察研究“新事物”方面的专注力。

0-6岁是孩子成长关键期,孩子的专注力需要被保护。

孩子因为年龄太小,他不会像大人一样会抱着功利心有目的性的去做事情。学龄前孩子的专注力本就弱,很容易被打断和影响。因此父母要尽可能为他创造专注的环境。比如不要随意换着玩具给他玩,给玩具配电池要选择电力持久,越耐用越好(我家里通常就用南孚电池),避免更换电池打断孩子。让孩子玩得尽兴,玩得专注。

尽管有的时候,孩子的探索会显得有点"无理",但这个时候正恰恰是他最专注的时候,如果宝贵的专注力和探索欲居然因为玩具突然没电了而被强行打消,孩子以后就特别容易三分钟热度,并且一旦遇到点困难便习惯性想放弃,等他成年以后就会演变成我们常说的"拖延症"。

所以不要随意去破坏他的这种专注,要是达尔文小时候看蚂蚁搬家时被强行叫走了想必他后来也不会成为一个生物学家了吧。你想想作为成年人的自己,假如在工作中被人突然打断了思路,是不是也很痛苦,如果可以的话甚至想扔一边不做了?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