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忘的窑洞往事

2017-04-17 22:46 西安晚报
  • T大

原标题:一段难忘的窑洞往事

保存完好的会议旧址

新闻背景

1947年3月26日至28日,毛泽东和中央前委、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期间,在清涧县枣林则沟居住过两天。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中央书记处紧急会议,史称“枣林则沟会议”。会议决定毛主席继续留在陕北。

2017年3月20日,记者来到了清涧县石咀驿镇枣林则沟村的会议旧址。旧址地处210国道以东约2公里的山沟中,这里因枣树多而得名。枣林则沟会议旧址是一排坐北朝南的窑洞,由于其历史意义非凡,当地政府聘用窑主的后人来维护。

不寻常的窑洞

71岁的吴子俊,就是窑主的后人,他居住在枣林则沟会议旧址靠东的窑洞内。采访团一行来到老人家中时,他正和老伴做早饭,见到记者,老两口也顾不上吃饭,热情地带领记者参观会议旧址,并熟练地当起了讲解员。

吴子俊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对毛主席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尤其是枣林则沟会议这段史实了解得非常多。吴子俊说:“毛主席率领部队来的时候是1947年3月26日,主席和警卫员住进窑洞后,我们家的人就在邻居家借宿。”

在整洁的院落里有一棵大榆树,院子里还有当年用过的石碾和磨盘,当时会议就在左起第二孔窑洞内召开,右起第二孔窑洞是毛主席所住的窑洞,炕头上用蜡像还原了毛主席接见当时清涧县委书记郝登洲的场景,其他窑洞陈列着一些老照片,以及用蜡像表现的枣林则沟会议场景。

惟妙惟肖的讲解

“这次会议后,为保密工作需要,毛泽东化名‘李德胜’,周恩来化名‘胡必成’,任弼时化名‘史林’,陆定一化名‘郑位’,对外宣称‘三支队’。”吴子俊边走边说。

“在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离开子长进入清涧以后,任弼时批评了当时的清涧县委书记郝登洲,说他太麻痹了,赶紧回县城进行战斗准备。郝登洲带着鸡毛信,步行30余里来到了枣林则沟村,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主席和颜悦色地问郝登洲‘任弼时同志批评你了吧?’郝登洲难为情地说‘批评得对,我们确实麻痹大意。’毛泽东精辟地分析形势,告诉郝登洲,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要看到光明,鼓起勇气,组织全县人民去战斗,战胜敌人。”吴子俊老人说。他惟妙惟肖的讲解十分形象,仿佛事情刚刚发生一般。

吴子俊说:“父亲在世的时候告诉我,主席在枣林则沟住的时候,窑洞后方的山顶上遭到敌机的轰炸。 会议结束后,敌机还在后山顶进行过轰炸。毛主席离开枣林则沟村以后,村里的人才知道住了两天的首长就是毛主席。” 本版文/图 记者许森枷 杨永存 李长江 实习生雷丰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