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安岳人周于仁:澎湖首部志书编纂者

2017-04-29 05:44 华西都市报
  • T大

原标题:清朝安岳人周于仁:澎湖首部志书编纂者

清朝安岳人周于仁:澎湖首部志书编纂者

周于任画像。

台湾文史馆出版的《澎湖台湾纪略》。

他首次将钓鱼岛记入志书,证明该岛主权自古就属于中国

澎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台湾海峡紧要之地。澎地旧无志书。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统一台湾五十余年后,才由周于仁纂辑《澎湖志略》。虽然志中内容多有缺略,卷帙较少,但作为清代台湾第一部厅志,昭示了台湾府厅县三级行政建置均已修成志书,突显了清代自上而下普修志书的特点,对清代台湾方志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周于仁(1675-1736),又名周育仁,字纯哉,号仙山,又号龙溪,安岳县文居乡(今周礼镇)人。他对开发澎湖,建设海上重镇做出了重大贡献,编有《澎湖志略》《渡海屿记》《暮游集》等书。

其中《澎湖志略》,是最早记载台湾各岛屿的第一本史书,尤其是将钓鱼岛记入志中,证明该岛主权自古就属于中国。

安岳乐至两县衙吏

建书院修县志

周于仁自小聪颖,12岁考中秀才,经过数载苦读,文武兼攻,胆识过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考中举人。中举后,约在公元1710-1718年,任过安岳和乐至两县衙吏,主理县衙文书工作。

其间,周于仁往返于安岳乐至古道达八年之久。他在途中曾写有诗歌一十五首,其中直接题名《宿倒流镇》诗有四首。还写有与安岳社会有关的亲身亲历亲见之感触,所写的杂诗七十二首,共计八十七首诗歌长达八年之久。

在任两县衙吏期间,周于仁开始重视教化育人。他见当地文风不振,决定不急于外出作官,以“振兴学校”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并捐款募银。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安岳知县郑吉士在安岳县城凤凰山麓(今铁峰山)关帝庙右侧建凤山书院,“礼聘邑绅举人”周于仁为首任山长,招收四方生童48人入院攻读,诸生除学习“四书”“五经”外,还选修《四书解义》《四书讲义》《圣谕广训》《明史》等。周于仁常去书院讲学,为培养人才积极出力。县令郑吉士对周于仁倍加赏识。

周于仁不仅重视县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编史修志他也积极参加。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县令郑吉士主持编修《乐安县志》,聘请周于仁担任主纂。《安岳县志》(清·道光)记载:“搜罗采访皆以一人”,周于仁一人承担了采访任务。

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几年时间的调查访问,1723年,周于仁将搜集到的资料,编写出了明末清初历经战乱后的八十多年“史事纪要”,为后世留下了极为重要的文献。清初,安岳乐至两县房屋被兵火烧毁,城池荒废,人口很少,康熙十九年“奉旨以安岳归并乐至而设官,借道林寺〔今安岳姚市镇道林寺〕为公署,前后三十余年。”待两县衙复建衙门和街市后才迁居进县城。

澎湖边陲为通判

整饬吏治开发澎湖

清雍正元年(1723年),周于仁首次调任福建省永春县县令,开始外出做官。他不怕长途跋涉,从中国大西南赴大东南为官,实属不易。临行时他的故交好友为他饯行,并赠以“只应怜新妇,不须念故交”的诗句,壮其行色。

任职永春县后,周于仁仍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大力提倡兴办学校外,还将自己的薪俸献出“修梯云、扶雅、同文三馆,以造士,文风为之丕变”。

周于仁为官廉正,留心案件的清理,避免百姓受屈。一次,他在审阅案卷时,发现被拘禁的吴小妹案情矛盾,破绽百出。周于仁即时提审,始知是前任县令造成的冤案,而前任县令又是周于仁的至交。他不为友情去冤屈无辜,遂将吴小妹释放,百姓知道后,都称赞他清正廉明。史书记载其为政期间“历年听讼无冤民”。

不久,周于仁调任将乐县县令,仍不改其风,其惠政多如永春。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周于仁迁任台湾,任澎湖厅通判(州郡官的副职)直至乾隆元年(1736年)。

澎湖本是台湾的门户,地位极为重要。早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就在澎湖设巡检隶属台湾,以水师副将驻守。后因形势变化,澎湖地势日趋重要。

雍正五年(1727年)升升为厅,改巡检为通判,除主理民政事务外,兼管海防军务。澎湖虽是我国东南海上重镇,但由于这里开发迟,生产落后,加之海盗横行,驻守澎湖的卫兵又时常欺压百姓。因此,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周于仁到任后,首先整饬吏治军纪,对屡教不改的卫兵绳之以法,违法行为始得禁绝。

雍正十三年(1735年),周于仁奉令清丈澎湖土地。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他鼓励百姓垦荒并给予耕畜、种子、农具,让其自种自得,政府不征收赋税,使农民得到实惠。由于他采取了这些有效措施,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周于仁在职期中,号令森严,赏罚分明,致使海盗不敢侵犯,官吏不敢贪污,出现政简刑轻,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澎湖人民为了感激周于仁的德政,在其卸职时“民立祠以祀公”。

可见,周于仁无论在何处为官,均清廉公正,亦重视教育,为民所忧,因而深得百姓爱戴。

编纂《澎湖志略》

病逝在回乡路上

周于仁不仅在开发澎湖有着重大贡献,他还在公务之余搜集了澎湖各方面的资料,编写出《澎湖志略》《渡海屿记》《暮游集》等著作。

澎湖旧名“彭湖”,又称“平湖”,其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福建与台湾之间。我国最早经略澎湖始于“隋开皇中,尝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也”。澎湖旧无志书,自清统一台湾至乾隆元年(1736年),清朝于澎湖设治已有五十余年,但从未修过志书。周于仁在任期间,“承乏兹土,即欲集成一册,为一方考据”。胡格为之序时也说道:“澎湖,旧无志也。周子仙山(于仁)官斯土,辑成志略一卷,而地以人传焉”。

乾隆元年(1736年),周于仁编纂而成《澎湖志略》,是清代台湾地区第一部厅志和澎湖第一部专门志书。

《澎湖志略》约三万余字,共分二十篇,其中包括舆图、海道、沿革、疆域、城垣、里程、宫庙、户口钱粮、仓储、科名、物产、舟楫、泊岸、渔舟、风俗、文员、武员、烟墩炮台、诗、赋,卷首有胡格、周于仁和刘敬与的三篇序文。志中所载为继来者所征用,成为“澎湖修志之权舆”,在台湾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疆域”篇中,周于仁罗列出六十二澳屿的名称就包括了钓鱼岛,这从而证明了钓鱼岛的主权属中国的事实不容否认。

周于仁还将大陆地区方志的体例、内容移植到《澎湖志略》中,横排竖写,采用门目体,各篇互不统属。之所以采用门目体,与清廷颁布诏令密切相关。

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采纳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的建议,要求各省仿照贾汉复《顺治河南通志》的门目体编修通志,以备《大清一统志》采用,该体例遂被全国修志官员所采纳,成为“天下式”。雍正年间,大多数府州县志仍采用该体例。周于仁编修的《安岳县志》,也采用门目体,又被称为“天下式”的体例。《澎湖志略》不仅继承中国方志的传统,还开创了澎湖修志之风气,对研究清代台湾方志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遗憾的是,《澎湖志略》后失传。1958年台湾文献馆根据流失民间的版本整理出版了《澎湖纪略·台湾志略·澎湖志略》。

1736年,周于仁任满留澎湖作协办。乾隆四年(1739年)因病告休,回返原籍安岳,在途经陕西汉阴时因病去世。身后别无长物,仅有几套旧衣和数千册书籍。他一生的为人,由此可见。许永强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