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就是琵琶|混乱博物馆

2017-05-22 23:23 大象公会
  • T大

你有没有发现琵琶和吉他在形状上有些类似?都是一个共鸣箱带一个长柄,琴弦固定在长柄和共鸣箱之间。

现在的南管琵琶和日本琵琶,都是横抱伴奏,用拨子弹,像极了吉他。

这种类似并不是偶然,它们都是同一种乐器的后代,属于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家族。


   以下为视频文字稿:

你有没有觉得“琵琶”和“吉他”这两个词发音很像,这两种乐器在形状上也有点儿类似,都是一个共鸣箱带一个长柄,琴弦又固定在长柄和共鸣箱之间。

其实它们的发音没有直接关系,倒是形状比一般人想象的更加类似,现代北派琵琶通常独奏直抱,指甲轮弹,但是在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及现在的南管琵琶和日本琵琶,都是横抱伴奏,用拨子弹,像极了吉他。

这种类似并不是偶然,它们都是同一种乐器的后代,属于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家族。

关于琵琶的起源,汉语文献常常说琵琶自汉代传入中国,并引用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说琵琶是以这种乐器的技法命了名——其实这是刘熙的附会,“琵琶”是个外来语,音译了它在波斯的祖先,“بربط‎‎”。

“برب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中亚的大夏地区,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两河流域,一种脖子更长的拨弦乐器,它在古典时代也流传到了希腊,被称为“Pandura”(πανδοῦρα),至今仍流行于爱琴海沿岸。

波斯帝国后来被阿拉伯征服,那时的阿拉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阿拉伯,这种欢快的伴奏乐器在8世纪以后就成为阿拉伯音乐中的乌德琴(عود),随着阿拉伯人踏上了漫长的西征之路,流传于整个西亚和北非,在当代阿拉伯音乐中仍占据着核心地位。

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之后,伊比利亚半岛成为乌德琴的制作中心,这种乐器强烈影响了法国的吟游诗人,在中世纪晚期顺利传入欧洲,发展为鲁特琴(Lute)。这种乐器形状像个杏仁,横抱弹拨,是欧洲近代民俗音乐的重要乐器。在不同的地区发展出了许多变体,大量出现在文艺复兴以来的民俗绘画中,直到今天仍然经常演奏。

吉他是这个家族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最晚在12世纪的西班牙已经有了两种称为吉他的乐器,一种是摩尔人改良过的摩尔吉他‎‎,以阿拉伯语称为“قيثارة”,一种是它从西西里传入意大利发展来的变体,称为“cithara”,这两种琴在基督教的收复失地运动中融合起来,到14世纪就统称为吉他(guitar),而且拥有了那种标志性的葫芦形共鸣箱。

这种乐器简单易学,从巴洛克时代流行于整个欧洲,与欧洲的鲁特琴交流融合,最终有了种类丰富的现代吉他,包括江泽民主席在大学时代就已精通的夏威夷吉他。

“混乱博物馆”由大象公会的主笔刘大可老师创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混乱博物馆”订阅号。

责任编辑人:智能抓取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