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旅行的一个月,是我接受到的最美的教育
- T大
文丨梁珮红
每个假期我都会制定一个旅行计划,这次,两个月的寒假,我想去南半球过夏天!因为一种特别的旅行方式,我有幸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体验花钱买不来的体验。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多月,我跟澳洲家庭同吃同住同睡,上过山,下过海,潜了水,喂了鱼,看过考拉,吃了Tim Tam,更遇见了许多可爱的人,同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诉说着世界的不同与美好。
这次去澳洲属于“海外义工旅行”,Host family从世界各地的有机农场到普通家庭,从五星级酒店到海边的咖啡馆都有,他们提供免费食宿,旅行者每天只需工作2-5小时,就可体验和当地人同吃同住同睡的地道生活。
如果用两个词形容澳洲,那就是Pure & Friendly。爱上她,是因为这里的景不加修饰的美,这里的人毫无防备的好。
在澳洲,你可以过得很慢,这里就是有让你慢下来的魔力,这里的商店每天6点准时关门,你可以去和晚上跑进家里的负鼠say hi,去逗逗街上的小鸟,去逛逛皇家植物园,或坐在联邦广场看一场精彩的街头表演,然后心甘情愿地掏小费。
在澳洲,你可以不会英文,因为作为澳洲第二代移民的华人,早已在这片土地刻下了华人的印迹。随处可见的中文广告和中式餐馆,还有供你问路的华人面孔。
在澳洲,你可以感受到多国文化在此共存并交融,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这里就是个能包容各种文化的神奇国度,让你来了就不想走。
我第一个去的城市是墨尔本。下了飞机,呼吸着异国的气息,听着奇怪但亲切的澳洲英语,我感到莫名的兴奋和喜悦。第一个host在墨尔本的丹顿农山脉,奶奶Catherine和他的老公经营着一个会议小屋(conference lodge)。他们有2个孩子,4个孙子,一家子相亲相爱。他们是基督徒,来这里的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很幸运地参加了他们的family church,一家人聚在一起弹吉他唱歌聊家常。奶奶去探望她的好友,就顺便带我们去了附近的Frankton沙滩。海是一望无际的蓝,微风习习,我们就那样闲逛着,等奶奶回来我们就一起野餐。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就整理小房子的被单,晚上学做巧克力。
来之前我本来计划要去亚拉河谷Yarra Vally,但是在网上没找到攻略。没想到第二天,奶奶打印好了谷里的公车路线给我们,还开车送我们到Lilydale火车站坐公车。我们先去了Healesville Sanctuary,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接着去了Hearing Station——维多利亚州最著名的酒庄。虽然阴天看不到蓝天白云很可惜,但大片的葡萄园和山庄依然醉人。
在这里的10天几乎没怎么工作过,一来是因为奶奶人超好,而来刚好是淡季。每天的工作基本就是吃完饭洗一下碗(其实是把碗放进洗碗机然后拿出来抹干放好)。周末来了客人就帮忙准备食物,招待来开会客人。对了,我还做了一顿中国餐,虽然捣腾了一个下午挺辛苦的,但看着大家吃得开心我也觉得很开心。
悉尼也是一座自然环境与人文建筑共存的完美城市,让人流连忘返,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海滩控来说,很想以后就住在海边,然后每天去海滩遛小孩晒太阳冲浪游泳……
在悉尼招待我host住在市中心,我每天帮忙做做家务,剩下的工作就是陪两个超外向的小女孩玩。Host夫妇俩一个在悉尼大学教法律,一个是律师。他们是那种通过勤恳读书提升自己的社会阶级的人,有点像我们说的“北漂”,他们就漂来悉尼这个国际大都市,家人都在另外一个州。虽然他们的职业都很不错,但家里经济也没有很宽松,特别是两个小孩的开支很大,真切感受到养小孩的不易。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天到他们家的时候,他们都在上班,就直接在电话里告诉我钥匙在哪里,让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进他们家,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真真切切的。
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我在澳洲的最后一个host family。这里是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社区,在悉尼蓝山景区的卡通巴小镇中心。整个社区共同经营着一间著名的咖啡店,叫Yellow Deli。如果不是这里,我不会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来自世界各地,却有着共同信仰,大家毫无保留地互相关爱,分享所有的东西,爱别人家的孩子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不是这里,我不会知道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纯粹得这样美好,没有过多的欲望,只有努力工作,用心生活,唱歌跳舞是最简单又最快乐的娱乐方式;如果不是这里,我不会知道原来有你爱和爱你的人,这就是家。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他们这样的社区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最初起源在美国,如果这个社区是个小家庭,那么各国的社区就是一个大家族,有着相似的生活方式,会定期互相拜访交流。
第一天到Yellow Deli咖啡馆,我就已经强烈感受到我会很喜欢这里。我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他们一一跟我握手say hi,还特地给我留了晚饭,回到房间还看到他们给我写的欢迎卡和礼物,心里无比感动。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在咖啡馆里帮忙4个小时,其他时间尽情欣赏蓝山。我们的工作状态是这样的:边工作边吃东西边聊天,还不停有人问你要不要来杯新鲜的果汁或热巧克力,没有人会催你切菜切快点,洗碗速度点,他们只会护着你宠着你。这里每个人天生就有幽默细胞,我们常常聊得兴起就笑得前仆后继。最喜欢在烘焙室里学做蛋糕,互开玩笑互扔面粉。工作室里的人来自世界各地,除了社区本来的人,我们都有不同的信仰,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互相倾听分享。
每天早晨7点去house参加gathering,有人弹奏乐器,有人唱歌,有人跳舞,然后读圣经。跟其他helper不一样,我会主动加入他们跳舞的行列,也会拿出好朋友送我的圣经和笔记本,边读边记,互相分享读后感。晚餐前的gathering我也会尽量参加,去听大家一天的所思所想。
都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磁场,吸引不同的人。你的观念,你的信仰,你的呼吸,你的欲望等都会影响你的磁场或气场。磁场看不见,却力量巨大,可以把毫不相关的人吸在一起,而我刚好跟这个社区的磁场相互吸引。
我从来就不是个特别文艺的女生,更没勇气做浪迹天涯的背包客。我只是从小有个梦想,想当一位真正的好老师,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知识,更可以传授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一直觉得旅行,是最美的教育。
写那么多,除了想记录这段宝贵的经历,更想鼓励更多的人,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也许外面的世界不一定美好,但你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有更多的灵感和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