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2018-03-11 03:00
  • T大

原标题:“抢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过去,少数民族因为不会讲普通话而着急,现在,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讲普通话,而本民族的东西却在慢慢丢失。应尽快、及时、实质性地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加以保护,如果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全国两会上,来自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大代表图门语音急迫。

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不仅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方便本民族交流的工具。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族语言文字正面临着传承危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图门代表用了“抢救”一词。

“以前郭县为例,目前,在西部蒙古族聚居乡镇中,会说本民族语言的群众已经不到30%,蒙古族青少年学生中更是不到20%。”图门代表忧心地说,经济社会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核心区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身能力较弱,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经验可循。

为了促进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保护,2017年,前郭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对纯蒙语授课的学生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全程免费教育,并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210万元,给每名学生每年补助6000元,用于鼓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教育。可喜的是,这项政策实施当年,全县蒙古族学生入学率就提高了14%,一些在前郭县以外上学的学生也出现了“回流”。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抢救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还是杯水车薪。”图门代表说,目前,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学习汉语和本民族两种语言,而在国家招录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只考汉语,一方面影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也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的积极性。因此,图门建议,应实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特殊性,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列入计划,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安置。

责任编辑人:凤凰号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