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 | 21年前我们还接收日本气象卫星云图,如今……

2018-06-06 15:19
  • T大

原标题:骄傲 | 21年前我们还接收日本气象卫星云图,如今……

21年前因“风云”而误,今天因“风云”而酷……

▲2018年6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H星发射升空。 梁珂岩 摄

6月5日晚,我国自主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到了36000公里高的静止卫星轨道上。此次发射升空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该系列的H卫星,也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随着风云四系列的新一代气象卫星的登场,风云二号系列气象卫星将绽放出最后的光彩,光荣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众所周知,所有的风云二号系列气象卫星都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作为我国气象界自己的卫星,在发射场从事航天气象保障的气象人深感责任重大,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气象卫星的发射都会带动科技的巨大进步,都将促进气象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的飞速提升,还会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作为航天气象工作者,他们也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好各项气象保障工作,为风云二号卫星再次飞天而殚精竭虑。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但成功道路上并非坦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气象人都不会忘记21年前的6月5日,也就是1997年的6月5日,同样是在发射场坪上的二号发射塔架,同样是长征三号火箭,同样是风云二号卫星,但由于当时对发射窗口天气状况预报失败,直到最后时刻发射场也无法满足最低发射气象条件,导致发射任务终止,火箭低温燃料被迫泄回,任务在推迟5天后才又重新组织发射。

▲资料图片:1997年6月10日,搭载“风云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发)

此次保障失败的教训,不仅让当时每一位气象人刻骨铭心,也成为了后来每一位气象人必须知晓的典型“案例”。

▲老一辈气象团队正在分析气象数据。

作为西昌发射中心老一辈的气象工作者、气象专家,头发已经略显花白的江晓华高工对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记忆犹新。当时江晓华还是一名30出头的年轻预报员,亲身见证了由于预报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由于当时的各种条件所限,那时候的气象资料极为有限,预报员只能靠几张天气图,外加每天上午8点一张和下午14点一张的日本GMS气象卫星云图来预报天气,就这样还被日本人卡脖子,每到任务发射日,就接收不到云图资料。

江晓华高工一边回忆当时的工作场景一边说:“天气图上1厘米就代表100公里,还没有可靠及时的云图资料,而发射场区就方圆10公里,想要准确预报出局地生成的强对流天气,太难了!如果我们当时已经有自己的气象卫星的话,像1997年6月5日的预报失误是可以避免的。”

▲江晓华高工正在和同事讨论工作。

如今,江晓华高工又一次来到发射场为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保驾护航,不可谓不百感交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给1997年6月5日作一个完美的交代。

为了做好这次保障工作,他提前1个月就组织所有预报员分析历史天气,进行气象数据统计整理,深入研究6月初发射场的局部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发展规律。

由于长时间劳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在进驻场区前,江晓华的胸口出现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大家都劝他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但江晓华掷地有声地说:“这是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最后一次发射!一定要圆满成功!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希望,也是大家的希望!”

风云二号卫星已经发射成功,作为气象技术总体的江晓华心情很好,他说:“截至目前,风云二号系列气象卫星均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心的气象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定点气象预报能力在国内领先,‘风云’卫星非常酷。”

来源 | 装备科技(jfjbzzfs)

作者 | 韩阜业、王玉磊、梁珂岩

责任编辑人:凤凰号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