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政治认同 聚力民族复兴

2018-08-07 03:30 吉林日报
  • T大

原标题:深化政治认同 聚力民族复兴

制度无法复制,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的,但是历史进步的方向却是相同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而党的“本质属性”“根本宗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政治学的角度,十九大报告中上述这两段话,是当今中国构建和深化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

所谓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简言之就是人们对所属国家、所属政治生活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近代以来,民族国家是人类政治共同体的最主要组织形态。中国经历了上百年的积贫积弱,遭受列强欺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富起来,中国的国家实力逐步增强。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在国内发展中的表现受到国际社会的赞叹。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既是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心理共同体,也是融合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集合体,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在世界面前建立起大国自信,更在国人心中产生充分的政治认同。

从人类近代以来历史考察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一个最重要的节点就是,1648年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的西荷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解决国际争端的主权原则,使成为一体的居民群体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并逐渐发展为形成于欧洲王朝国家内部的新的具有文化、语言、地域和经济特征,凝聚了民族情感,形成了对国家的归属认同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了民族国家。世界各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发展而不是开疆拓土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首要任务。确立不同于王朝统治的新的政治原则与政治体系,以适应新的国家与成员间关系以及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成为民族国家成立之后的目标。民族国家在演化中逐渐脱离了原先的地域、血缘及语言等限制,从原生的民族主义转换到以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国家。或者说,现代民族国家是以政治认同,而不是民族情感来提供统治合法性进而号召社会的。

国家中的认同问题涉及的不仅是一种心理归属,而且是一种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界定。民族国家中的认同,是首先作为国家主体的公民之间确立的平等合作的关系,公民对国家之间不再是臣属关系,而是平等个体组成的共同体的群体成员关系;其次,组成王朝统治和民族国家的可以是同一群人,但是他们的组织结构改变了,也就是说权力运行方式与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他们就是不同的共同体。在民族国家中,国民与国家是同一体的,国民具有主体性,他们对民族国家这个不同于封建等级制下的平等公民的共同体组织具有强烈的归属感;第三,民族国家中的认同也包含有支持、认可与期待,是具备现代政治权利与平等地位的公民个体对按照现代政治原则建立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权组织、政治秩序的支持与认可,是对作为民族国家的代表的政府所创造的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做的规划与努力的期待与合作。因为,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国家的繁荣依靠的是国王或皇帝个人的英明与智慧,而现代民族国家中,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不仅依靠政府的作为、政权设置原则的合理性与政治秩序的稳定,现代国家治理是一个综合的多方位体系合作的过程,而是必须对全社会进行动员,团结合作实现社会整体实力的增强。这个发展过程,没有公民对国家政治系统的认同,无法实现。

政治力量的鼎力合作带来国家的强盛,纵观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各民族国家的崛起,无不是民众对自己国家的政权系统、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成员身份充满自信和政治认同巩固的结果。现代政治体系的设计体现了近代理性精神的原则,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离不开政府的能力、权力运行的合理高效、优良的政治秩序,以及社会整体发展观念;一届政府重视民生的执政表现有助于赢得民众的认可、合作与支持。同时,认同既是理性认知,也是一种心理情感,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产生感情。除了国籍所属,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而言,国家是“自己的”,这种强烈的归属感与主体意识是公民个体愿意为自己的共同体国家的强盛付出自己努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政治忠诚的根本原因。

坚定“四个自信”,本质上就是要构建和深化我们的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确保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在保持统一和稳定的基础上展现出整体的民族凝聚力,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带给人民的尊严与“获得感”而催生出的“四个自信”,是当今中国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最根本的来源和最重要的内涵。强化政治认同,在当前的选择,就是要通过继续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拓展“四个自信”的基础:“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更成熟的制度、更有质量的发展、更有水平的治理、更大的民生获得感,必然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幸福,让中华民族赢得更大的骄傲,让各族人民对国家产生更大的忠诚,为中国的复兴之路铺就更坚定的心理基础、构建出更深厚的政治认同。

(作者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暨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人:凤凰号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