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 上海70岁以上老人乘公交地铁不再免费了

新民晚报 2016年06月26日 10:39:46

图说:今天有些老人因忘了带钱、仍刷老年卡乘车时,驾驶员除了告知老人敬老卡已停止使用外,还是让老人再次乘车到目的地。新民晚报种楠摄

原标题:今起沪70岁以上老人乘公交和地铁要买票了

【新民晚报·新民网】从今天0时起,本市所有原持社会保障卡副卡(敬老服务专用)享受免费乘车优惠的70周岁以上沪籍老年人乘坐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均需买票或投币上车。

记者昨天在一些轨交和公交站点看到,地铁和公交运营公司已开始张贴较为醒目的“公告”或“友情提示”;上午在人民广场、静安寺等轨交站点内,不少现场管理人员不时对一些老年乘客耐心地做好告知、解释和沟通工作。公交巴士公司一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平在现场告诉记者,敬老卡免费乘车停止执行后,老年人的乘车方式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根据老年人的乘车心态、不同区域和时间,公司将会及时做好运能配置和结构调整,以适应老年人乘车方式的改变。同时公司已要求各线路驾驶员当老年人仍持卡上车时,车上的POS机发出“不能使用”时不要冷眼相对,应当热情地向老人说明敬老卡已停止使用,并告知以后乘公交车时别再使用,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新民晚报记者张欣平)

地铁闸机已无法识别敬老卡

早上6:30,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在地铁六号线洲海路站探访,在站口电梯旁的一个玻璃橱窗内就发现了敬老卡“停用”公告。

当记者问及站务员,如果有老人不清楚继续要使用“敬老卡”怎么办时,工作人员表示,站内的验票闸机已经全面升级,今天0点起,敬老卡就无法再识别了,取而代之的是开通了保通卡通道,如果老人误闯闸机,他们也会尽力做好公告宣传和解释工作,并陪同老人办理好购票。

8:00,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在南京西路12号地铁站随机采访后发现,截止到8:00还没有发现有误闯闸机、使用“敬老卡”的老人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这都是前期宣传工作做得到位,老人们绝大多数都知道这个政策。

工作人员告诉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昨天傍晚还有老人笑着拿着敬老卡来地铁站说,这是最后一次享受免费坐车了。

保通卡闸机已提前“上岗”

没有敬老卡,老人乘车还能有优惠吗?事实上,从7月1日起,购买了“保通卡”的老人,亦可以享受相关乘车优惠。

“保通卡”,为“保险交通卡”简称,是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的一款纯商业行为的保险产品。据介绍,购买“保通卡”的本市户籍老年人可在工作日非高峰时段和节假日全天免费乘坐本市除行驶高速公路线路、机场线、旅游线及磁浮线外的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该产品目前受到众多老年人关注,许多老人表示,购买后或替代“敬老卡”使用。据悉,“保通卡”针对上海市户籍70岁以上的老年人,7月1日起启用。

在洲海路地铁站内闸机口,记者看到,一共三台入站闸机,有两台开通了“保通卡”入站功能,并张贴了明显的标示。

市民李阿姨一早准备在五洲大道站乘6号线去巨峰路买菜,她告诉记者,“我很早就知道今天要停用“敬老卡”了,所以说早早的准备好了公交卡!”不仅如此,李阿姨告诉记者,她已经办理了“保通卡”但是还没有发下来,她个人觉得这张卡还是比较划算的。

“保通卡”性价比颇具吸引力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在这里也替老年人们算了笔账:上海老年综合津贴分档安排为:70至79周岁,每月150元;80至89周岁,每月180元。而“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交通意外综合险”保费也是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为两档,即:70至79周岁,每月保费150元;80至89周岁,每月保费139元。

也就是说,70至79周岁的老年人领取政府发放的老年综合津贴后办理“保险交通卡”,完全收支平衡,80周岁以上老年人,还略有盈余。

“这个保险性价比蛮高的,可以免费乘公交,还可以有一定人身保障。”采访中,不少老人这样告诉记者。记者也注意到,家住在上海外环线以外的老人对保通卡的需求更强烈。

市民李阿姨告诉记者,她家住在嘉定,每个月总少不了要来市区配点药,去女儿家看看外孙,而进城一趟的地铁成本单趟至少10元,而每个月车费150元肯定不够。

但也有老人提出,保通卡出行服务不包括高速公路线、机场线、旅游线以及磁悬浮等,还是让人有些遗憾,“还有一年一次性缴费的方式,能不能更灵活一些?”(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李欣见习记者俞金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