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蔡慎坤PK楼继伟:缓解经济衰退和危机,应当减税还是降薪?

2016-02-22 20:03 大案

今日大案:

【头条】动向 | 法院系统五高官相继落马 周强:严惩诉讼掮客,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二条】汪庆华:盛世谣言背后的历史、法律与社会

【三条】争鸣|蔡慎坤PK楼继伟:缓解经济衰退和危机,应当减税还是降薪?

【四条】媒体观察|告诉你谁是“朝阳群众”!揭秘北京四大“民间组织”

财政部长为何不开减税药方?

作者:蔡慎坤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每经智库专家

来源:蔡慎坤 (cskun1989) 2月20日

2月19日,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上,财政部长楼继伟称,工资过快增长降低投资意愿。楼继伟表示,劳动合同法有问题,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损害了我国经济。下一步应该调整劳动合同法,体现劳资双方平衡。(详见后文《财政部长楼继伟批劳动合同法:工资过快增长降低投资意愿》)

中囯经济很不景气,企业普遍很困难,财政部长开出的药方是抑制工资增长!前不久,这位财政部长针对医保开支过大,开出的药方居然是要退休人员自缴医保费!实际上,中囯劳动者的收入和普通退休人员的收入都很微薄,与高速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相比,是完全脱节的。

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而国民收入年均仅增长13%。在同一时期,美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6%,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95%;韩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6%,而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4%。

中国的GDP数字非常奇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是30%,而老百姓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只有25%左右。两者相加只有55%,构不成一块完整的蛋糕。其中缺失的部分,也就是45%,不知去了哪里?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也是逐年下降,从1991年的15%降低到2005年的11%;而发达国家囯民的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一般在50~65%之间,加上政府财政收入占40%左右,两者相加差不多是100%。而中囯缺失的部分蛋糕,很可能是腐败成本,或被各种名目繁多的隐形税费吞噬了。

日本在战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很快赶上并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韩国也是如此,韩国6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不过90美元,1995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2007年进一步突破了2万美元。而中囯,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016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这意味着,中囯人均收入越来越接近各种公开和隐形的税费。

中国的税负之重是有目共睹的,近日,连“中国石油”这样的垄断企在也在发牢骚,坦承中国一箱油半箱税!“中国石油”透露囯内油价高主要是税收高,油价中包含了48%的税费。以5.67元/升的92号汽油为例,如果刨去税款,每升价格应为2.95元,与美国多数加油站价格持平。

以房地产税收为例,中国涉及房地产的的税费多达180多种,房地产大佬任志强也曾透露:房价里70%是税费,堪称世界之最!中囯的房价只涨不跌而且越涨越高,就在于房地产己经成为政府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或者说是“摇钱树”,根本不是什么民生产业。

中囯市场上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合资车,价格都远远高于囯外同类车型,究其原因,除了垄断经营,主要还是高税收所致,中囯对进口车征收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10%的购置税以及依照排量征收高额消费税,使得进口车在中囯价格翻倍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世界银行曾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类型提出过一个划分标准:人均GDP低于78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宏观税负的平均值一般为13.07%;人均GDP786—3125美元的国家为中下等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平均值一般为18.59%;人均GDP3126—9655美元的国家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平均值一般为21.59%;人均GDP大于9656美元的国家为高收入国家,宏观税负平均值一般为28.90%。

按照这个标准衡量,中国目前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而宏观税负水平,却已经超过高收入国家28.90%的水平。目前我国共有19项税种,除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烟草税、关税、车船税等等,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意味着,纳税人需要缴纳的很多税,是看不到的流转税,并没有反映在个人收入的税单上。

中国税制与国外税制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除税收之外,还有一个几乎可以与之并驾齐驱的收入主体:包括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等。只有把这些统统加起来与GDP相比较,才是真正的“宏观税负”。如果再把制度“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还有形形色色的腐败贿赂支出以及因通货膨胀而提高的实际税率,那就更说不清楚到底是多少了。

中国人每每从海外回来,都是大包小包满载而归,里面塞满了自已中意的商品,或者是朋友嘱托捎带的商品,大到名贵手表,小到蒸锅炖锅以及品牌服饰、奢侈皮具,奶粉香水、红酒餐具甚至是马桶盖垫都是应有尽有。按说“中国制造”早己风靡全球,出国旅行大可不必如此辛劳疯狂购物。但现实又迫使中国人乐此不疲加入到汹涌的海淘大军中,因为在国内,同类商品要么价格奇高,要么就是假冒伪劣,让众多消费者舍近求远疯狂抢购。

除了关税,中国还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加征消费税,很多奢侈品或者是一些日用商品,都是消费税重点照顾的对象。需要缴纳消费税的商品包括烟、酒、鞭炮、化妆品、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摩托车、小汽车等。共有13个档次的税率,最低3%,最高56%。

经济很不景气企业很困难,政府当务之急是减税,而不是减少老百姓的收入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减税不仅对企业要减税,对个人更要减税,个税起征点至少提高到月收入1000美元以上(即6500元人民币以上),而不是现在的3500元。以下就不应该再征税。拥拥15万亿财政收入和其他隐形收入的政府,完全有能力制定一系减税惠民计划,只是看政府愿不愿意下决心。

著名金融学教授佩蒂斯曾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提醒中国政府,应把财富从国家转移到普通大众手中,利益集团必须停止掠夺大众财富。佩蒂斯解释,中国持续的快速增长是由越来越浪费的投资带动的,是由不可持续的债务增加带动的,这显然牺牲了普通大众的利益。政府为了保持高增长,让普通大众付出了巨大代价,结果,个人购买力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下降到危险的低水平,消费水平也下降到危险水平。为了将经济重新平衡转向消费,中国必须通过大幅减少投资和贷款,来消除全民未来的负担。

财政部长楼继伟批劳动合同法:工资过快增长降低投资意愿

作者:周潇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19日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2月1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作了《关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主题发言。

  楼继伟表示,当前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保护不足,诸如签订长期合同等规定,不适应我国外向型、代工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僵化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而工资刚性增长等规定,使得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率的增长,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削弱了我国竞争力——凡此种种,最终伤害的是劳动者的利益。

  后续改革,应该着眼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平衡好对劳动者和企业的保护。另外,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解决一些职工落户等问题,这些都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为发言实录:

  题目和我不太搭,因为全要素讲到土地、生产率和劳动力市场等,要讲这部分可能要一个小时,所以我就讲讲前面“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话题

  经济增长来自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亚洲生产力组织,APO的测算1980-2012,中日美韩,40%、34%、43%和35%。我们和日本是比较高的,这是改革开放越来,经济增长比较高的时候,来自于要素的增长和生产率的提高。

  近年来,有点变化。我们看到,国际上,有些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有些国家,我们认为他们不太行,但他们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得还挺快,如日本。 1995-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这三个阶段里,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分别30%、66%和70%。我们说日本停滞了20年,其实他们全要素生产率在提高。不然日本人口减少,经济增速会更低。

  我们在新常态之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得比较慢。

  我国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严重不足,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都有体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而且现在越看越明显,倒霉的是劳动者。

  首先是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最近十年,特别是最近八年,工资超过劳动生产率两三个百分点,使得我们竞争力越来越不足。

  另外,我国劳动合同法,是标准工时制。我国大量外向型、代工制的企业,不可能签订长期的合同。法律造成的扭曲,使得相当这方面的用工制度,使得这方面生产力增长很慢。大量类似这样的规定,使得企业遵从成本很高,必须签订长期合同。如果没有订单了,让你们回家,再把你们召回来,能否签订临时合同呢?不行。法律遵从成本非常高。

  第三点,法律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职位的保护,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僵化。

  第四点,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本投入的力量。企业要支付大量成本,来提高工人职业技能。但下你在企业不愿意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因为职工可以以任何原因就可以走人。企业把员工培养好了,员工就可以走了。企业如果要让他们走,要支付大量费用。

  第五个,学生失学率上升,工人不愿意放弃当前收入,所以出来了劳动派遣工的制度。企业内部应该推行工资集体谈判。

  我们一直说要提高工资收入,但推得太早了。怎么办呢?我认为下一步应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劳动合同法需要保护劳动者,但也要平衡好两者关系,既要保护劳动者,也要保护企业。

  再有一方面,不能说现在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就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比如,人没有落户的可能性,企业不愿意培训、不愿意长期投入等,是很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些都是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昨日大案:

【头条】马勇:今天该如何反思文革

【二条】聂树斌案复查再延期|学者呼吁:没有发现真相也要实现正义

【三条】时评 | 吕良彪、李贤政:“奇葩博士”于迎丽们的恐怖言论,源于奇葩的教育

【四条】关注|腾讯微信域名之争,香港仲裁胜诉后转战海淀法院

促进

法治推动

公益洞悉

法律品读

大案大案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哟~!

主编:李轩

主办: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

投稿合作:mycasegao@163.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近期热文《锐评 | 马铃:难以回避的社会撕裂和焦虑

分享到
热点新闻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