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长征路上红军真的吃皮带?高校实验证实

中国之声 2016-10-20 16:32:16

原标题:【山河作证】长征路上红军真的吃皮带? 

今天推出第四篇: 长征路上红军真的吃皮带?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长征时,战士们面临恶劣的环境、遥远的路途、粮食的短缺,不得不靠挖野菜、嚼草根、啃树皮来充饥,而“吃皮带”更折射出红军战士克服艰难困苦的决心和意志。然而,这段见证长征艰苦岁月的历史事实如今却屡遭诋毁或质疑。

谣言一: 皮带那么硬,红军怎么可能吃下去?

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称:据我所知,红军时期,官兵系的并不是皮带,而是布腰带,就算有个别人能系上皮带,皮带那么硬,又没有任何加工工具,怎么可能吃下去?

谣言二: 红军长征无需吃皮带、伙食其实不错

有网友在博客和论坛张贴中共高官李一氓的回忆文章,曝光关于“艰苦长征”的颠覆性内幕:红军长征“吃的特好”,途中路线大半是产米地区,每天每顿都是米饭;困难时有酥油,还有锅贴、水饺、火腿、羊肉吃。

这篇蛊惑人心的回忆文章在网上肆意传播,使许多网民也开始怀疑:红军长征时究竟有没有吃过皮带? 

尊重历史还原真相

驳斥谣言一:皮带是否能吃?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现实依据

实验一:@大连海洋大学微博协会曾发微博:皮带者行可提裤,饥可饱腹!

传统皮革制作中,动物皮肤一般经过极端的化学处理,包括碱性溶液脱毛、酸性溶液使胶原蛋白变性,还会用到单宁(tannin 或tannic acid),和胶原蛋白结合防止胶原蛋白水解。

虽然经过了这一系列化学反应,但本质上和你吃过的猪皮区别不是很大。

某种意义上说,皮革就是腌制过的动物皮。脂肪含量几乎为“0”,而胶原蛋白含量极高。在极端条件下,皮革可以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实验二:一位受过高等教育,获得博士学位的网友亲自升火操刀,烹调牛皮皮带。

因为胶原蛋白溶于盐水。经过高压锅浓盐水熬制,皮带中的胶原蛋白可以变性水解溶于盐水。由于胶原蛋白纤维是提供皮带强度的重要结构,胶原蛋白溶解后,剩余的皮带口感会极大地提高。

方案如下:

1.皮带切丝备用。

2.煮开水一锅,加入大量食盐和小苏打。

3.皮带下锅焯水(出去单宁和可溶性杂质)。

4.准备一锅新的盐苏打水,重复3-4若干次。

5.准备一锅不含小苏打的盐水,最后焯水一次。

6.捞起皮带,沥干备用。

7.高压锅内浓盐水煮开,视口味加入食醋或者柠檬或者盐酸,葱姜蒜花椒八角大料酱油料酒按口味添加。

8.下入事先焯水过的皮带,煮若干小时。

9.起锅,收汁。

此时锅内汤汁应该溶解了大量的明胶,冷却后会变得黏稠;皮带也会变得软糯可嚼。可以直接拌饭吃,也可以冷藏后制成水晶皮冻。

实验三:还有一位网友亲自操刀做了一道非常昂贵的“爆炒香干牛皮”。牛皮原料采用iPad2真皮皮套,外加豆腐干以及各种辅助材料爆炒而成。

据他说,那道菜看起来真是色香味俱全!上桌后还冒着腾腾热气。但谁能知道,摆在面前的美味,竟然会是曾经保护过ipad2的皮套。

↑ 先用清水泡牛皮,大概20来分钟吧,同时要消毒

↑ 各种清洁材料都要上场

↑ 污垢已去得差不多了,出来的水发黄......好恐怖!

↑ 切出来一根一根的牛皮条,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模像样? 

↑ 放到锅里水多煮几遍,直至没有脏水。生姜是必备的,用来去味道。  

↑ 将煮干净的牛皮先下锅,用油炸一会,然后再生姜大蒜加在一起,加大火力,爆炒! 

↑ 再加上香干, 青、红辣椒是增加色香味的很好的辅料。口味重的可以多放一点。 

事实胜于雄辩。网友们的亲身实验证明一个事实:看似很硬的皮制品,确实是可以吃的。

红军吃的皮带不是现在经过工业化加工制成的皮带,而是当年农牧民经过简单初加工的皮制品,以及原本就是准备在路上充饥的皮带。

理论依据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在牧区和农村所使用的皮带大多是没有经过工业化加工,即没有硝皮和缩革等工序,仅经过简单的初加工就使用的皮带。这样的皮带在迫不得已时可以煮了吃。

 

驳斥谣言二:长征伙食不错、无需吃皮带?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历史依据

图为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经过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地形图。(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提供)

图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在环境偏远贫瘠、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加上国民党军的封锁,红军无法筹到足够粮食,只能筹到什么就带什么。比如,筹到牛羊宰杀后,不能有一点浪费,除了把牛肉晒成干带上,还把牛皮剪成皮带状晒干后系在腰间,成为特殊的皮带,等粮食吃光了就拿出来吃。吃的方法也很简单,用水把皮带泡软后,放在锅里煮,有盐巴就放点,不管烂与不烂,能充饥就行。

现实依据

长征真实故事一:吃“煮牛肉”

任弼时与贺龙等人率部长征过草地时,许多战士因为饥饿昏倒。在找不到任何食物替代品的情况下,任弼时和警卫员将皮带切成若干段,放到锅里煮,每次每人只能分得3小块。虽然味道难闻、难以下咽,但他们却风趣地称为吃“煮牛肉”。

任弼时长征过草地时吃剩的皮带(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贵州盘县时送给徐福生的行军锅(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1938年,任弼时从太行山区返回延安时,将这半条皮带交给警卫员李少清保存。新中国成立后,李少清将其捐赠出来。在这半条皮带上,至今仍清晰地留有当年用刀切割的痕迹。(这条皮带目前在国家博物馆珍藏)

长征真实故事二:红军团的一件“传家宝”

红四方面军部分官兵曾三过草地,条件极为艰苦。战士周广才曾分得一条作为战利品的皮带。过草地时,6位战友的皮带相继吃完,为使战友活下来,他含泪将皮带拿出来。皮带被切成几段丢入滚烫的热水中,煮熟后每人夹起“一截”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当锅里还剩最后“一截”时他哭着说:“同志们,咱们留着它作个纪念吧,带到延安去见毛主席。” 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无限渴望,最终他们把这截皮带留了下来。

红四方面军战士周广才和战友们吃剩的半截牛皮带

周广才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延安。为缅怀牺牲的战友,纪念这段光辉岁月,他用烧红的铁钳在皮带上烙下“长征记”三个字,用红绸子包裹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长征真实故事三:吃掉朱德的皮带

草地行军,红军赵德仁成了朱德的警卫员。一天清晨醒来,朱德怎么也找不着自己的腰带,问赵德仁:“小鬼,我的腰带呢?”赵德仁不敢开腔,只是低着头。原来,朱德的牛皮腰带,头天晚上被他偷来跟几个警卫员一起吃掉了。赵德仁回忆说“味道还不错,烧起来有点香。只是嚼不烂,不好咽,嘴里全是黑水。”

朱德知道真相后没说话,只是从地上拣起一条草绳,往腰上一系,然后准备出发。赵德仁赶紧把马牵了过去,朱德一摆手,说“不骑了”。他以为朱德因腰带的事生气了,吓得直哆嗦。朱德似乎看出了赵德仁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说:“给后面的伤病员骑吧。”“以后的草地行军,朱总司令再也没骑过马。”赵德仁黯然神伤,眼角皱纹里溢满了泪水,说:“没过多久,他就把他那匹跛马杀了,几十人吃了7天。”

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用来充饥的皮鼓(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刘毅长征途经葛曲河畔时采的野菜(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长征真实故事四:皮带切丁煮着吃

现年106岁的彭焕生,于1910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1930年上井冈山参加赤卫队,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的通讯排排长,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据老人回忆,红军过草地时,食物极其匮乏,往往先头部队过去之后,能吃的草根都剩的不多了。“过雪山草地那是多少年前,冷得很,那时候我还年轻啊,没有粮食吃,吃草啊,吃花啊,皮带也吃过啊,煮着吃,也煮不烂,切得碎碎的。”

红军战士们还据此创作了一首《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红军过草地时穿过的蓑衣。图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红军翻越雪山时穿的鞋。带有脚码子(防滑用)的鞋是红军女战士穿的。图片由《解放军画报》资料室提供

读罢这些历史故事,我们可以做出肯定的判断:长征路上红军真的吃过皮带,而非“伙食不错”

长征虽然异常艰苦,但没有一个战士叫苦,因为他们不仅拥有乐观的心态,更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英雄已去,历史不忘,红军爬雪山时用于防滑的“脚马子”、过草地时穿过的蓑衣、饥饿时用来果腹的野菜、半截皮带……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见证着万里长征的艰苦卓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这绝非戏谑之语,而是一语道出伟大不朽的长征精神。

热门跟帖
去凤凰新闻看更多评论(0)
精彩推荐

去凤凰新闻看『浙江一嫌犯6分钟盗7.2公斤黄金』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