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里有哪些活性成分和抗肿瘤有关?一种研究方向把焦点锁定在多醣体;另一种则企图寻找“多醣+三萜”的黄金比例,期望能以低剂量发挥良好的抗肿瘤功效。
由于化学属性的关系,天然环境里的多醣和蛋白原本就你侬我侬地紧密相黏,因此一般从零至萃取到的多醣都含有蛋白成分,也就是所谓的“多糖肽”。它们已普遍被证实有助提升免疫系统抗肿瘤的能力,但其中有哪些作用是有多醣体贡献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发表了“灵芝GLIS的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探讨的重点。
张劲松表示,中药的功效过去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多种成分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如果能把其中的单一成分拿出来证明它确有其效,会比较符合西方科学家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对中药功效的认同。这是他为什么要把灵芝里的多醣体单独拿出来讨论的原因。
再经过多道分离纯化手续取得的GLIS,是一个只含0.5%蛋白的多醣体(看吧!蛋白和多醣真的很难分开,不管怎么用力都还是有微量的蛋白去不掉)。而根据张劲松与其团队成员的研究发现,此灵芝多醣确实有很显著的免疫活性。
因为它可以直接活化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手细胞,大幅提升这些免疫大军对付病菌和肿瘤细胞的能力与战斗力,甚至还能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lgG抗体,增加后勤部队的军援和武器。可是GLIS对于免疫军团里负责指挥调度的T细胞,却没有促进增殖和活化的作用。此结果和2004年底台湾中研院翁啟惠的研究团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非常近似,他们的研究也证实,从灵芝子实体分离出来的“纯多醣”,可活化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手细胞和树突细胞,但对T细胞的活性却有抑制作用。这两篇结果相同、却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研究报告,再次印证了林志彬教授所言:“灵芝的作用机制是可以被重复检验的。”
张劲松的研究还让我们看到灵芝多醣体的几个特点:它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不过它的促进效果会虽多醣体的使用剂量(10~1000µg/ml)呈现出一条钟形曲线(弧线),也就是效果最好的剂量是落在中地计量(200µg/ml)而非最高剂量,“这表示灵芝多醣体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反而会使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下降。”张劲松表示。
另外,实验还发现,灵芝多醣体对于正常和肿瘤小鼠的免疫细胞,有不同的刺激作用。在张劲松的实验里,受GLIS刺激的正常小鼠B细胞,lgG抗体的分泌量只会微幅增加;但是受GLIS刺激的肿瘤小鼠B细胞,lgG抗体的分泌却是大幅增加。
同样的,以GLIS分别刺激正常和肿瘤小鼠的巨噬细胞,不论在活性提升的幅度,还是促进IL1β(介白质1β)、NO(一氧化氮)和TNF-γ(肿瘤坏死因子)分泌,也是肿瘤小鼠的巨噬细胞反应较强。
显然,对于面对肿瘤威胁的免疫细胞,灵芝多醣体会给予较多的拉抬作用,好让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侮;对于正常的免疫细胞,灵芝多醣体只是把警戒层级拉高一点,不致引起过度激烈的发炎反应。
GLIS是透过哪个“受体”影响免疫细胞,还有待理清,目前只知这整个过程,和调节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无关,而与细胞内PKC蛋白的活化有关。但不管GLIS启动免疫反应的路径究竟如何,最重要的是它进到长有肉瘤的小鼠体内,确实可发挥60%的肿瘤抑制效果。
光多醣体这个部分独立运作就能抑制六成的肿瘤,如果再加上“肽”的部分,以及三萜类、免疫调节蛋白等其它也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其综合效果就不止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