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国棉变迁记忆

中国青年报 2015/11/2405:01 显示图片

原标题:郑州国棉变迁记忆

摄影写文/延婧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24日 08 版)

在郑州国棉五厂车工房,陈女士认真工作着,偌大的车间只剩下她一名工人。第二年,工作了30多年的她从这里退休。(摄于2011年6月2日)

郑州国棉五厂老厂房。(摄于2011年)

废弃的工厂车间。

四厂老厂区被拆迁,传达室窗台。

即将消失的老厂浴池。

俯瞰受让国棉四厂的房地产楼盘。

年轻的摇滚音乐迷。

在建设路老国棉厂区所在地开发的新住宅小区。

11月21日,国棉四厂门前两位“老棉纺”相遇。陶老先生原是江苏常州人,黄老太是上海人,1953年他俩都响应国家“北上支援中原建设”的号召只身来到郑棉四厂,如今都已儿孙满堂。

老工人田老先生在家中。他1958年进入三厂工作,在机动车间当车工,1992年退休。全家14口人中有6人都曾经在三厂工作过,转型改制后其子女分别都离开工厂从事不同的职业。

在国棉五厂老厂房,设备处冯处长整理退下来的老设备。

国棉三厂老工人姚淑敏在家中休息。她1958年进入国棉三厂筒拈车间工作,由于年轻时纱厂车间温度高,冬天也有20多摄氏度,老人习惯穿单裤工作,在外作业也如此,年头多了就患上了老寒腿。

在第二棉织厂,精梳工序挡车工新女工在车间忙碌。国棉厂改制,给她提供了工作岗位。这些80后的年轻人率真、自我。

景瑞福,75岁,国棉三厂劳模,1958年进厂,1994年退休。退休后老人做过装修,建过大桥,这个纪念建厂40周年的杯子一直陪伴着他。

11月21日,郑州国棉四厂门前,两位“老棉纺”相遇。陶老先生原是江苏常州人,黄老太是上海人,1953年他俩响应国家“北上支援中原建设”的号召只身来到郑棉四厂,从此二人命运就和国棉厂连接在一起。在郑州工作生活的63年,他们目睹了郑州国棉的兴衰变迁,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的他们,回首国棉往事和自己的人生,感慨万千。

纺织工业在郑州的城市工业发展史上举足轻重,郑州六大老国棉厂可谓老郑州的城市名片,那里也承载着很多人的生活记忆。郑州建设路上在新地产鳞次栉比的商业街区,依旧可以看到几大国棉厂的老厂门。

在棉纺路老国棉厂厂区原址,昔日厂房已不见。改制后的新厂纷纷外迁新郑龙湖、须水和白沙镇等地,取而代之的是集办公、餐饮、服务和住宿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和居民社区,满眼是充满商业气息、消费色彩的现代景观。国棉改制后,受让郑州六大棉纺厂资产的民营集团公司正响应郑州市政府,“在老棉纺区再造一个类似郑东新区的CBD”。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投入巨资扶持,6家国营全能大型棉纺织厂相继崛起,郑州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当时受国家统一调配,几千名江南“织女”北上中原,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纺织事业。

上世纪80年代,郑州浩浩荡荡的10万纺织大军,创下了每家企业“每年为国家贡献一个纺织厂”的惊人业绩,纺织业成为郑州市第一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曾是国棉三厂劳模的老工人景瑞福,回忆起那时的红火日子仍很激动。他说,上世纪80年代,三厂是全国纺织企业的标杆,在生产上创下全国100多项先进。老人清晰地记得经常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代表团来厂参观,当时工人都以自己是三厂人而自豪。

时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国营企业“一统天下”的工业格局被打破。在与个体私营企业激烈竞争中,在市场经济冲击下,计划经济下的棉纺厂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失去了国家统一调配资金和生产任务的优惠条件后,由于资金匮乏、设备更新缓慢、生产效率低下,棉纺厂一步步走向衰落。  

2006年,国棉厂络经工序的纺织女工焦书霞成为第一批下岗工人。当时车间有三分之一的工人都面临下岗,工厂给他们每人补助15000元,并延发两年下岗工资,让大家自主择业。对于17岁就进厂工作、一干就是17年的焦书霞,她原以为自己的世界只是三点一线繁忙的纱厂工作,这下她心里彻底发了慌。在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后,她最终成为一名超市导购。与纱厂工作相比,如今的工作轻松很多,不用总是加夜班。但老厂区所在地每天发生的变化也让她唏嘘不已,她知道,自己与很多姐妹的人生命运正同厂子一样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郑州国棉每况愈下。出口受阻,生产成本加大,集团所属企业每月亏损300万元,大批职工下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郑州市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国有资产逐年流失,整个国棉企业面临整体破产的可能。最终一棉、二棉、三棉、四棉等分别被4家民营企业集团收购。至此,郑州市的棉纺业完成了由国有国营向私有民营的革命性转型。

进入外迁的龙湖、须水和白沙镇等地的郑州一棉、二棉、三棉等新厂区,已见不到人头攒动的情形。在二厂前纺精梳工序工作的王彦红说,现在机器完全电脑操控,提高了环境洁净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工人数量和劳动强度。1998年破产时,长期与机器打交道的生活节奏已经完全统治了她。企业破产让她突然感觉自己没了家,没了依托,还流过不少眼泪。后来一起的姐妹有些做了月嫂,有些做了家政,有些做实业发了家,但最终王彦红还是回到新厂工作。她说自己还是对熟悉的工作环境无法割舍,她觉得自己就像棉纺厂的一颗螺丝钉,个体的命运与工厂的起伏兴衰紧密相连。

三棉厂长谢新梅,1975年进入国棉三厂,1989年成为老厂第一位女厂长。从1989年到2005年的国棉改制中,她负责新厂建设。在她看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老厂从体制、设备到人员配置都无法适应新环境,改制、转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面对转型经受的阵痛、焦虑乃至挫折,大家心怀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和求生的信念,走到今天企业和个体都找寻到新生……

谢厂长说,虽然棉纺厂在市区已经见不到,但是人们没有忘记它。国棉三厂的一排老办公楼依旧矗立在众多拔地而起的新地产中,保留老楼的目的就是给后来人留存一点历史的精神记忆,尤其老工人那种“视岗为家,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片景观已经成为郑州这座棉纺城改革转型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