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和乔丹各有多强:那些衡量球员表现的奇特发明

果壳网 2015/12/0923:32 显示图片

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要退役了。

在2015-2016赛季的洛杉矶湖人经历了几场并不光鲜的失利之后,科比在《球员论坛》上发表了退役声明,正式宣布自己将在本赛季结束之后退役。“我不得不面对接受一个现实,我不想再这样打下去了。”科比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除了随之而来的惋惜和鼓励,在科比即将退役之际,大家也免不了又要将这位现役的传奇与NBA历史上的超级巨星作比。

和谁比?人们似乎不用在这个问题上花太多时间——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

谁最早知道科比要退役的想法?科比在退役发布会上说,迈克尔·乔丹是其中之一。图片来源:NBA.com

他们同为得分后卫,有相似的身材体格,对比赛持有着同样的坚持和执着,甚至有着一系列相似的比赛场景。在总冠军数上,乔丹拥有6枚总冠军戒指,而科比拥有5枚。

有人说他甚至超过了乔丹——在伤患缠身的情况下,他打出了超越乔丹的生涯总得分和单场最高得分的成绩,入选过NBA最佳阵容的次数也比乔丹多。也有人说他离乔丹还远——科比的最有价值球员数比乔丹少得多,成为得分王的次数更望尘莫及。按湖人队的另一个传奇“魔术师”约翰逊的说法:“科比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接近迈克尔·乔丹的人,他也许会是史上第二伟大的得分后卫。”

谁对?说不准。这样的争论可以永无休止地继续下去。但比一比总是可以的。

“你听听,又要拿我俩说事儿啦。”(设计对白)图片来源:slamonline.com

不过,既然是要比了,就好好比。那些零敲碎打的高光时刻和主观判断需要先行退散——要正经对比,我们还得前往统计学的主场,拿出进阶数据。

由统计学家纳特·西尔弗(Nate Silver)作为主编的数据网站FiveThirtyEight比较了两人的多项进阶数据,试图一窥他们在攻防两端的表现差异。

当然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比什么时候的他们?

用某一场比赛、某一赛季乃至整个职业生涯来对比显然都是有问题的。科比18岁进入NBA,本赛季结束后退役时他将是38岁,NBA生涯横贯20年。而乔丹虽然在篮球场上从21岁打到了39岁,却经历过退役复出。要怎么比?按年龄似乎更加公平。研究者决定,选择两人相同的在役年龄段(21-34岁)作为对比时间段。

接下来,主宰比赛的将是统计数据:

进攻

数据分析人员会使用哪些指标衡量球员的进攻表现?图片来源:ballislife.com

进攻效率(Offensive rating/efficiency)

无论是巨星还是菜鸟,球员只会用3种方式结束进攻——出手、罚球或者失误。球员每100回合所产生的分数被称为“进攻效率”[1],这项指标不受比赛速度影响,也可以排除球员每场比赛上场时间等因素的干扰:

进攻效率=100×球员产生的得分/(出手次数+0.44×罚球次数+失误数)

由于一次进攻可能产生1次至3次的罚球次数,将这三个数据简单相加并不能得到球员的进攻次数。大量研究提示,系数0.44是目前估算进攻次数的最合理数字。但同时,这项数据指标也偏向于高投篮命中率的球员。

NBA球员的平均进攻效率是怎样的?将1976年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整个联盟的平均进攻效率为106。以此为基准,被比较的两人超群不只是一点点:科比在21岁-34岁的进攻效率高达112.4。而同年龄段的乔丹,进攻效率更达到118.4——对于像他俩这样的顶级得分手来说,每100回合多产生6分意味着在一个赛季中多出4场胜利。

真实命中率(True shooting percentage)

那么,抛开年代背景不谈,21-34岁的科比和乔丹,在面对各自的对手时,谁出手比较更准?要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问题的答案你们肯定都已经知道了),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听起来很厉害的指标——真·命中率,噢不对,是“真实命中率”[1]:

真实命中率=得分/(2×出手次数+0.44×罚球次数)

为什么不是用命中数除以出手数就完事儿?因为这样太粗糙——事实上,三分球和罚球是进攻中最有效的两种方式,但传统的命中率却既不把罚球计入其中,也不区分三分球与两分球的差异。这可不行,做下研究,拟个系数吧——目前而言,真实命中率是衡量命中能力的最佳方法。

不过,真实命中率对于三分球的特殊考量在比较外线球员时更加实用。这似乎有一点向科比倾斜?但现实是,21岁-34岁的乔丹的真实命中率为0.580,而同年龄科比的数据是0.556。这表明,对于在进攻上承担几乎相同的工作量的两人(在场上时,乔丹掌握公牛队31.9%的球权,科比掌握湖人队31.6%的球权),乔丹在将球权转化为得分的效率的确还要更高些。

失误率(Turnover percentage)

进攻的第三个结局比较尴尬——将球权拱手相让的失误。统计学家利用球员每100次进攻出现的失误来衡量球员的“失误率”[1]:

失误率=100×失误数/(出手次数+0.44×罚球次数+失误数)

很好,你大概已经习惯这个0.44了。同理,失误率也是一项不受比赛节奏和速度影响的数据,但它只关注球员持球进攻时的结果,而没有记入传球失误,因此仍然还有缺陷。

从这项指标来看,乔丹的护球能力强于科比:21岁到34岁的乔丹,失误率只有9.3,在同样大量出手的球员中是第一低的,而科比对于球的处理并不能说不够仔细,不过他在同样年龄段的失误率是11.3。在进攻端,“81分先生”(注:2006年1月22日,科比在湖人对猛龙的比赛中一人拿下81分)似乎的确没能超过“篮球之神”。

防守

21岁到34岁,科比和乔丹谁的防守数据更优异?图片来源:jjsportstalk.wordpress.com

防守效率(Defensive Rating)

防守端又怎么样呢?与进攻效率相对应,防守效率[2]是衡量球员在防守端表现的一大进阶指标。在21岁-34岁的区间,科比的防守效率是105.4,而乔丹则为101.1。

只不过,防守效率代表的是每一百回合,球员让对手得到的分数——换言之,更低的数值表示更好的防守:

防守效率=球队防守效率+0.2×(100×每回合防守得分×(1-终止值%)-球队防守效率)

(这个数据设定复杂多了,其中球队防守效率和终止值的算法见这里。)

也就是说,在每百回合内,那个岁数的乔丹平均让对手得到的分数,比同年龄的科比让对手得到的分数少4.3分。

不过,从计算公式中也可以看出,个人的防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球队防守效率”的影响。当年的湖人和更加当年的公牛,你怎么看?

除了防守效率,抢断率、封盖率以及防守篮板率这三项进阶数据也是最为通用的统计数据。在这三个方面,同样曾9次入选NBA最佳防守阵容一队的科比和乔丹,谁更加卓越呢?

抢断率(Steals Percentage)

抢断率=100×(抢断数×(球队比赛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对手进攻次数)

抢断率[2]计算了在球员上场时,对方进攻被该球员抢断并实现攻防转换的百分数。

封盖率(Blocks Percentage)

封盖率=100×(封盖数×(球队比赛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对手出手次数-对手三分球出手次数))

封盖率[2]计算了在球员上场时,对方在两分球出手时被该球员封盖的百分数。是的,对三分的封盖没有被纳入统计。

防守篮板率(Defensive Rebounding Percentage)

防守篮板率=100×(防守篮板数×(球队比赛时间/5))/(球员上场时间×(球队进攻篮板+对手防守篮板))

顾名思义,防守篮板率[2]指的是当球员在场上时,球员所抢到的篮板球的百分数。

乔丹的抢断率、封盖率以及防守篮板率分别为3.3、1.5以及13.7,而科比对应的三项数据则为2.1、0.9以及12.9。在21-34岁,乔丹在防守上也稍稍优于科比。

综合

传奇与传奇的较量是看完了,但没有一个参照物,你也许还不太好理解他们跟一般球员比起来有多强。这个时候,就轮到最后一项统计指标出场了——

技术统计正负值(Box Plus/Minus=BPM)

这是一项能体现一个球星有多“鹤立鸡群”的数据。技术统计正负值基于技术统计数据以及球队的平均表现,来估计球员相对于联盟平均水平的表现:0.0表示联盟平均水平;+5意味着这名球员在每百回合高于联盟平均水平5分(属于NBA最佳阵容级别的水平);-2是替补球员的水平;而-5则表明这位球员非常糟糕了。

记住了,如果你的BPM值是零分,你就已经达到联盟平均水平了。而21岁-34岁的科比,进攻正负值是顶尖级别的5.0,而同年龄的乔丹更是达到了吓死人的7.3。

而在防守方面,乔丹的防守正负值为0.9,而科比则仅为-0.5(低于平均水平的防守者)。看来约翰逊又说对了——从这个数据上看,科比还是没能从乔丹手中夺过头名。

综合上述,纳特·西尔弗的团队给出了这样一张图[3]:

21-34岁的各项数据,乔丹都稍稍优胜。图片来源:fivethirtyeight.com

数据当然是冰冷的,它只负责将一段时光凝练成一个数字,向人们提供参考。而给球迷以激情、悲痛、感动与知足的,恰恰是球员在每一段时光中经历的每一次绝杀,每一次伤病,每一次东山再起和每一次笑对胜负。

“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篮球。”科比在退役信中写道。毫无疑问,这个经历了1298场比赛、47338分钟、拿过32774分、6874个篮板、6181次助攻、1902次抢断的老将,已经赋予这个世界一整代人对篮球的纯粹热爱。

(编辑:Calo)

参考资料: Understanding the NBA: Explaining Advanced Offensive Stats and Metrics. bleacherreport.com Understanding the NBA: Explaining Advanced Defensive Stats and Metrics.bleacherreport.com; Once And For All: Michael Jordan Was Way Better Than Kobe Bryant. fivethirtyeight.com; 文章题图:nbaoffseason.com

本文来源于果壳网(微信公众号:Guokr42),这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泛科技主题网站,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科技主题内容,欢迎关注,亦可使用果壳精选APP阅读更多有趣有料的科技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media@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