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上横档岛: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德式军事要塞

广州日报 2015/12/1205:32 显示图片

原标题:虎门上横档岛: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德式军事要塞

上横档炮台全景

《上横档各炮台图》

上横档炮台前一号池及仿炮

清光绪时期上横档炮台的官厅、厢房、阅兵台、练兵场遗址

专家成功解读神秘历史地图 虎门炮台关键信息得以还原

文/广州日报记者 卜松竹

图/黄利平

“这是今天能见到的唯一一幅能够解密的晚清西式虎门海防要塞图 ”,广州市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所长、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利平告诉记者,通过《上横档各炮台图》我们可以得知,今天的上横档岛,仍近乎完整地保存了约130年前的先进德式军事要塞的全貌,“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当今世界,这样完整的百余年前的大型德式军事要塞都是少见的,它代表着世界军事要塞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世界海防史上应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广州南沙和德国百余年前的军事合作的代表作。”

上横档岛:

虎门要塞的重要支撑点

很多对广州不熟悉的人,在中学历史书上学到虎门之战时,可能和记者一样将之简单理解为一座大炮台。实际上,“虎门炮台”更精确地应该称为虎门要塞,是由众多炮台、附属设施,以及由它们串起的纵横交错的交通线路和支援体系所组成的庞大的防御工事群。形象一点儿说,它有点类似一个在珠江口张开的口朝南、底朝北的袋子。这个袋状防御体系的袋口对出的是伶仃洋,大角、沙角炮台群一东一西扼守在此;袋子的中部,以威远炮台群为核心支撑;上、下横档岛则居于“袋底”位置,为最后一道关口。虎门要塞的建设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开始,在光绪时期达到了其历史上的顶峰,这时的要塞除了约六十门当时世界最先进、火力最为凶猛的德国克虏伯和英国阿姆斯特朗海岸大炮外,在航道上还布设有水雷阵。在飞机和潜艇出现之前,黄利平认为:“当时这样的全方位、立体防御不仅代表了清朝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海防要塞的最高水平。”

从码头乘坐冲锋舟走约两公里的海路,才能抵达上横档岛。这是一座山峦起伏的江心岛,是构筑防御堡垒的绝佳场所。鸦片战争时期,前山横档台、横档月台和江东岸的炮台紧扼虎门主航道的咽喉;后山永安台和江西岸的巩固台控制虎门辅航道的关键。它们共同构成了当时虎门主防线,也即第二道防线的中坚。

黄利平告诉记者,上横档岛在光绪十年(1884)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在七座炮台上各安装了德国著名军火公司克虏伯生产的一门大炮,同时修建了纵横交错的地下火药库、坑道式交通壕等,并且在岛上建造了官厅、兵房、水雷控制建筑等一系列完整的要塞设施。

黄利平指出,通过光绪年间的改造,虎门要塞和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此时要塞以世界上先进的西洋后膛大炮为主要火器,借助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海防观念为规划炮台的依据,按照西洋炮台规范设计各炮台。“原先因为距离航道远而仅能作为信号台的大角山,现在安置射程远的后膛大炮,既可直接打击敌舰又可避免敌舰载炮的攻击,再加上上、下横档岛像两个不沉的军舰一样”,这样,虎门炮台由近距离的主攻火炮和远距离的海防大炮构成的多层次火力网终于构筑起来,保证了在虎门海口阻截和消灭来犯之敌方海军的军事预案的实现。在要塞建成50年后的抗日战争中,这个预案得到了实践的证实。

《上横档各炮台图》:

一份多年无法释读的精确地图

12月9日,南沙大雨。在蒲洲炮台脚下的南沙区虎门炮台管理所里,黄利平为记者一点一点地梳理有关这张珍贵的地图以及上横档岛的种种细节。

黄利平介绍说:“这份图原藏于燕京大学,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地下库中,是目前少见的晚清海防要塞图。前几年由北京大学教授毛赞猷寻出,刊布在《东莞历代地图集》上。由于该图没有附解图的‘图说’,使人难以理解其中内容,也无法与现存遗址进行比较研究。”

上横档岛及其上之诸炮台是虎门炮台群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所以黄利平多年来一直在关注这张图。然而,虽然他留意从各方搜集相关史料,但由于图的信息太少,始终没有办法对之精确释读。

事情的转机往往来得很偶然。黄利平在不久前梳理史料时,看到清人萨承钰于光绪时撰成的《南北洋炮台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中相关上横档炮台资料,豁然开朗,认定其中第207~213页上的《上横档各炮台图说》正是这幅《上横档各炮台图》的图说。“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在《上横档各炮台图》与“图说”合璧的基础上,黄利平进而为这幅晚清海防要塞图上的炮台(池)及相关军事建筑进行标识。因而今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这幅清海防要塞图上各种图案的内涵和名称,并由此了解晚清海防要塞的设计结构和火力配置安排:

这时的上横档炮台是一座强大的火炮阵地,共安装有西式海防大炮7门和4座副炮。这7座海防大炮的炮台名字分别是:霹雳台、耀武台、定远台、镇边台、广隽台、靖逆台、鞠旅台。这些大炮和炮台的名字后来伴随着它们进入民国,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故1934年4月7日德国专家马德在《虎门要塞视察报告》中记载了这些大炮在民国时的情况:“上横档镇边炮(21生的口径,22倍长,炮管号码27。)炮膛内约在药包地位前一公尺,亦有炮弹管内爆裂之痕迹,但并无妨于实弹射击。上横档靖逆炮(21生的口径,22倍长,炮管号码13。)……”

黄利平说,在此基础上,进而将该图与百余年后今天的上横档炮台现存文物遗址进行比较,对号入座,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世界军事要塞史上

一个重要阶段的完美标本

黄利平指出,有了对《上横档各炮台图》的正确释读,我们对今天上横档炮台遗址有了全新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首先,在现存遗址中,尚保存有当年全部7座主力炮台及1座副炮台。由于原来不知道这些炮台的名字,管理单位只好将它们以1~8号数字来代表和区分。现在,这些炮台的名字已经清清楚楚。第二,现存的大火药库、官厅等相关建筑名称也由此得以确定。比如在后山脚下有两座建筑,原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用途,如今对照图上即可得知,它们是水雷所。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推断,当时珠江辅航道上,在需要时肯定也是布满了水雷。

第三,已消失的重要文物如原有贯通全岛的暗道、炮台东西两个门楼、围墙、水雷房、中台和西台门楼等建筑遗迹及其位置等因此得以揭示,大大提升了对炮台全貌以及清末军事要塞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由于今天炮台遗址主体和《上横档各炮台图》基本吻合,所以可以认定上横档炮台主要军事设施及结构在光绪十五年前就已经定型,在以后的岁月里再没有大的添建和改造。也因此可以确定,现存的上横档岛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完整的西式海防要塞,文物遗址整体再现了这个时期世界先进的德式要塞的全景,不要说在全国,就是在当今世界,这样完整的百余年前的德式军事要塞都是少见的,它代表着世界军事要塞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世界海防史上应占据重要的位置,是广州南沙和德国百余年前的军事合作的代表作。

“晚清在中国沿海地区曾建了大量的西式海防炮台,沧海桑田、时事变迁,昔日的海防要塞今时已成为一个个空荡荡的炮台(池),类似上横档炮台的问题在全国沿海的海防遗址普遍存在,”黄利平说,“因此,这幅晚清海防要塞图的解密不但解决了我区虎门要塞文物遗址中的一个难题,也使我们对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现存众多的这些晚清西式炮台有了理解认识的模板,相信对全国的海防遗址研究也有借鉴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