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袋低温烫伤怎么办? 医师:勿用酱油或牙膏涂抹烫伤处

中国江苏网 2016/02/1617:36 显示图片

原标题:热水袋低温烫伤怎么办? 医师:勿用酱油或牙膏涂抹烫伤处

中国江苏网2月16日讯(记者 郭蓓 通讯员崔玉艳)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传出消息,最近一个月连续收治了10多例因热水袋而导致低温烫伤的病人,其中两例患者烫伤较严重,需住院治疗。该院烧伤整形科张珏主治医师提醒市民,尤其患糖尿病、长期卧床的老人要慎用热水袋。

男子醉酒回家 热水袋取暖被烫伤

过年期间,35岁的刘某和同学小聚,多喝几杯酒,到家了浑浑噩噩倒头就睡。由于天气寒冷,家人担心刘某脚冷,为其充了热水袋放被窝。刘某由于酒精作用睡得很香,直到第二天起床后才发现脚上被烫出个水泡。

“一夜醒来,左脚脚踝外侧被烫出一个泡。”刘某表示自己当时没重视,第二天继续工作。没想到三四天后,他发现烫出水泡的地方疼痛不已,伤口已被感染红肿,不得不到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检查。“水泡看起来虽然面积不大,但已属三度烫伤了。”张珏介绍,“本来只是部分皮肤坏死,现在是全层皮肤坏死,又合并感染,如果更加严重就需要植皮了。”

热水袋摸摸不烫 为何烫伤人

天气变冷,很多人睡觉会在被窝里放热水袋。深度睡眠后,由于皮肤对温度不敏感,长期“粘”在热水袋上不变换位置,醒来后就发现水泡,张珏介绍,这样的烫伤就是“低温烫伤”。

专家介绍,被低温烫伤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觉较沉的人或感觉迟钝的人。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不严重,烫伤出现的水泡开始不疼,但实际已“三度烫伤”,这种烫伤比急性烫伤更难恢复。如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有些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热水袋摸摸不烫为何会烫伤人?专家解释,长时间接触40℃—50℃的热源就可能导致低温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也就是说,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烫伤就越严重。除了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暖风机都会造成低温烫伤。

专家提醒:有些人要慎用热水袋

入冬以来,许多人晚上习惯用热水袋取暖,尤其是老人、女性及小孩。一旦发生“低温烫伤”,该怎么做?张珏介绍,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牙膏涂抹烫伤处,易引起烫伤处感染。

专家提醒,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一定要把盖拧紧,热水袋外面最好套防护套,防止水流出来烫伤。注意水温不要太热,时间不要太长,热水袋应放置于脚旁10厘米处。最好睡觉前放在被子里,睡觉时取出来。患糖尿病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其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