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 东汉政治家邓太后

2014-06-14 02:53 河南商报
  • T大

原标题:美人心计 东汉政治家邓太后

邓绥画像

有网友发帖:“如果吕雉、邓绥、武则天、慈禧生在同一个朝代,一起入后宫,结果会是怎样?”

当然,面对这种关公战秦琼的问题,显然无法回答。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四个皇后的职业简历上,都有亲自上阵主持朝政的经历。

后宫之争

以退为进 从贵人到皇后

邓绥是东汉开国元勋邓禹的孙女,她从小熟读经书,长大后身材修长、面容出众,深得汉和帝的宠爱,16岁时就晋升为贵人。

既然进了后宫,生活中除了伺候皇上,等皇上翻牌之外,自然不能少了《甄嬛传》中后宫争斗的桥段。

话说,邓绥进宫之时,当朝皇后是比邓绥早进宫三年的阴皇后。二人都是貌美如花,但在性格上却截然不同。史书记载,邓绥温柔贤淑,和善谦让,而阴皇后飞扬跋扈,专横多忌。

虽说刚进宫之时,汉和帝秉承着喜新不厌旧的原则,左拥右抱,好不快活。但阴皇后却觉得忽然来了这么一个小妖精要“分享”自己的男人,就想将其除掉。

这时候,温柔谦让的邓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坚决不与阴皇后争风吃醋。比如,阴皇后在的地方,邓绥坚决避开;阴皇后见皇上时浓妆艳抹,邓绥则素面朝天;阴皇后为皇上能翻自己的牌绞尽脑汁,邓绥常常称疾拒绝,还主动向皇上推荐不错的宫女。

久而久之,汉和帝渐渐对阴皇后有疏冷之意,而对邓绥越来越敬重宠爱。

在公元100年,汉和帝以阴皇后“私为巫蛊,诅咒皇帝”为名,废掉阴皇后。三个月之后,邓绥被立为皇后。

临朝称制

“谦恭”开道 善用人才

就在邓绥做皇后的第五个年头,汉和帝驾崩,因太子年幼,邓绥开始代理朝政。由此,东汉开启了一段为期16年的邓皇后主政史。

俗话说,一个好汉还需三个能人帮呢,更何况楚楚动人的邓绥。而辅佐邓绥宫斗以及执政的不是别人,正是班昭与蔡伦。

先说班昭,这人的来历可不一般。她是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女,就是班固的妹妹。汉和帝当政期间,班昭本着续写《汉书》的使命入宫,奈何后宫争斗不断,汉和帝有点hold不住了,就让写下《女诫》一书的班昭给后宫众嫔妃开一个“素质教育突击补习班”。

在这里,班昭发现邓绥这个姑娘与众不同,不与人争且学富五车,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话说,邓绥的“以退为进”策略正是班昭指点的。

再说蔡伦,就是那个发明造纸术的宦官,可是你别小瞧这个宦官,能从一个小宦官逆袭到位列九卿,凭的可绝不仅仅是一个个小发明,善于站队是蔡伦的一大特长。

举个例子,在邓绥未做皇后之时,蔡伦已经深得汉和帝喜爱,年薪拿到了两千石。但是蔡伦觉得,汉和帝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并且看起来汉和帝对阴皇后越来越烦,于是果断站在邓绥这一边。

邓绥喜欢舞文弄墨,为了投其所好,蔡伦主动降薪到六百石,担任负责宫廷创造发明的尚方令。对发明有着天赋的蔡伦很快就在西汉造纸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发明了现代我们使用的纸张,受到邓绥信任。

一代明后 恩施天下

邓绥主政之后,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用人方面,都很快地展现了她的才能。

史书记载,就在邓绥刚执政的几个月里,针对当时国力不足,以及社会各阶层浪费奢侈现象,邓绥果断出手予以打压,厉行勤俭节约。

邓绥一边施行廉政,安抚百姓,一边对上层建筑示恩施惠。她不仅大赦天下,并且提倡教化,重祭祀、兴学府,并重修五经、诸史。

在用人方面,邓绥与各朝明君相比也不遑多让。邓绥对自己严格,对别人要求也甚高。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邓绥的侄子邓凤因收取了别人几匹马,吓得邓绥的哥哥亲自将儿子邓凤的头发剃光,以此向邓绥请罪。

邓绥临朝称制达16年之久,她于121年病逝。在后代史学家看来,邓绥执政期间,外戚宦官均不能为祸,她日夜操劳,增收节支,减轻赋税,救济灾民,终使百姓安居乐业。邓绥死后,东汉王朝开始走向没落。

身后之事

后人著书 为其追思

在后世有史学家认为,无论是主政还是做人,邓绥都比一代女皇武则天高明得多,但显然武则天的名头更为响亮。

在邓绥逝世近两千年之后,由邓姓后人邓青玲出资、靳玉明主笔的《一代名后》已经付梓印刷。

据介绍,《一代名后》分《应诏进宫》《双凤情仇》和《母仪天下》三部。小说采用章回结构,描写了邓绥短暂、精彩、辉煌的一生。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为该书作序时说:“这一鸿篇巨制既是对东汉和熹皇后邓绥所处那段历史的回顾,也是弘扬邓州、邓姓文化的一部独特力作。作者历时七载,六易其稿,以三部曲的形式呈现于世,其诚可敬,其功可贺。”

作为该书的总策划,邓青玲表示:“作为邓绥的后人,我有责任尽微薄之力,将先人的事迹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皇后。”

2013年公安部公布的姓氏统计,百家姓排名中,尹姓为第95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6%。尹姓属于“同姓异源”一类已是共识,且“源于地名”和“源于官名”是两种主流观点。更多报道,请继续关注《河南商报》大型根亲文化系列报道《我从哪里来》。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