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解码】应重视针对中国的网络攻击
- T大
美国联邦检察官近日起诉了中国商人苏斌,指控他通过黑客手段入侵了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公司的网络,窃取了包括F-22、F-35战斗机和C-17运输机图纸在内的65G的资料。
此前,2014年5月19日,美国司法部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起诉中国军官,挑起新一轮中美网络舆论战,而此时距斯诺登曝光美国“棱镜门”丑闻仅仅一年时间。据斯诺登曝光的文件显示,早在2007年,美国国安局就开始针对中国的华为公司展开网络攻击行动,并成功侵入华为公司总部服务器,窃取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通讯记录等信息。
在制造舆论方面,美国喜欢先发制人,善于“作秀”。
之所以说美国在“作秀”,是因为美国对网络安全的注重程度以及美国对全球互联网的控制能力目前依然是全球第一。
美国控制了全球互联网的大部分设施。例如,全球互联网13台根域名服务器中,有10台在美国;微软操作系统在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思科核心交换机、路由器遍布全球网络节点;英特尔的CPU占据全球计算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谷歌在全球搜索市场份额高达68%,高通和苹果的芯片占据了60%的智能手机市场。如果美国愿意,它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网络和信息系统立刻瘫痪。
中国网络面临着严峻挑战。因为中国对美国的科技产品过于信赖,对于美国科技企业没有任何防备。有资料显示,过去十几年间,与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被美国拒之门外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大量科技公司在中国却能长驱直入,而且,这些公司的产品都被用在了中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渗透到了中国网络的每一个环节;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每一个部门几乎都有美国科技巨头的影子。
比如思科占据了中国电信163骨干网络约73%的份额,把持了163骨干网所有的超级核心节点和绝大部分普通核心节点。
而实际上,思科在自家网络产品中预留大量存在的后门,已经是业界的常识了。而恰恰是这个拥有大量后门并且随时可供美国政府监听的思科,却占有中国金融行业70%以上的份额,中国四大银行及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全部采用思科设备;在海关、公安、武警、工商、教育等政府机构,思科的份额超过了50%;在民航,空中管制的骨干网络全部为思科设备;在机场、码头和港口,思科占有超过60%以上的份额……
除了硬件之外,美国网络科技公司所存储的数据也完全在美国的国安局控制之下,美国政府想要哪个用户的个人资料,这些科技公司都会积极提供。例如谷歌提供的《透明度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政府2012年下半年共向谷歌提出了8438次数据要求,涉及账户14791个,88%的要求被执行了。这些数据还仅仅是美国法庭指令相关的信息索求,不包括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名义索取的用户数据信息数量。
可以说,中国在网络上面临的威胁比美国大得多,假若发生战争,中国的网络很容易受到攻击,最需要防范好外来网络攻击的正是中国。
面对网络强国咄咄逼人的战略攻势,中国面临的网络威胁日益严重,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全球网络战背景下,中国该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新话题。要做到网络安全,首先就是硬件安全,美国在保持技术优势的情况下,还要禁止华为中兴进入美国市场,中国更应该学习美国,立刻改变重要信息基础和信息系统大量使用美国生产的设备、技术和服务这个现状,优先使用国产设备和技术。
中国对于美国的网络攻击知之甚少,大部分内容都来自美国自己(斯诺登)的爆料,根本无法控制和定位美方的攻击,有时候可能还不清楚自己受到了美国的攻击。因此,中国也应该资助或投资第三方专业的网络安全公司,专门监控国外针对中国的网络攻击。
例如,美国的安全公司曼迪昂特(Mandiant)可以追踪到具体某个部队的哪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实施了攻击,甚至攻击者的电子邮箱都被该公司破解,其专业程度可想而知,而中国恰恰就缺少这样的专业网络安全公司。
而在软件方面,我国软件领域的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很高,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存在隐患,要想谋求真正的网络安全,必须实现技术自主,壮大民族软件产业。目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不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盗版严重。因此,中国应该充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民族软件企业,让民族软件企业能够赚到钱。只有软件企业能盈利,才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适合中国企业使用的软件。
中国政府应该大力推动通过联合国管理互联网的活动,目前的国际互联网基本是在美国人管理之下,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单独管理互联网的安全隐患,就应该推动将互联网纳入联合国下属机构管辖的工作。
点击阅读战略解码更多内容
网络编辑:小碧责任编辑:姚忆江 助理编辑 刘雨桦 实习生 解天 龚宇喆
中国企业巨人 遭遇美国顶级监控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窃取情报。当华为被NSA监控的消息曝光后,美...
美国以网络间谍罪起诉5名中国军人
美国司法部5月19日宣布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对此,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从“棱镜门”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国际安全
民众与国家的对立,超越国界的民众与国家集团的对立问题必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新课题。无论此事最终...
隐忧:香港版“谍战风云”
百年来,除“东方之珠”的美誉之外,香港一直有着“间谍天堂”的绰号。作为东西方交流的枢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