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唯一理发义工:陈光标是我学习的榜样
- T大
听听理发义工谢志刚的故事
原标题:鲁甸唯一理发义工:“陈光标是我学习的榜样”
文|姚璐 采访|姚璐 雷斐然
“8.03地震”第三天,42岁的谢志刚从广东赶到鲁甸,他带来了自己已经倒闭的服装店的一批衣服,自己理发店的剪刀、梳子和电推子。
谢志刚在广东打拼多年,干过理发师、保险推销员,在东莞的义乌小商品城租铺位,从四个店变成两个店,又从两个店变成一个店。他买企业家传记、企业管理的书来看,一买就花上千元,说起恒大集团负债率高达80%非常佩服,说起宗庆后事必躬亲的管理风格也条条是道,可是自己就是无法成功。
到了鲁甸县城的头两天,他先去搬了一下物资,之后决定到震中龙头山来,左思右想自己的本事就是理发,而且“山区的条件都是比较差的,几个月剪一次”。
他在龙泉村的灰街子社安置点的一顶帐篷前挂起了“免费理发”的牌子,震后理发店都关门了,所有义工点只有他一个在理发,有村民也有电工过来理,一天能有30多个,这里条件简陋,理发前让人去安置点的水龙头自己打湿一下头发,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个电推子,咔擦咔擦几下,5分钟就能理好。
在城市里很难遇到这么不挑剔的顾客了,谢志刚年纪不小了,现在去发廊找工作都不容易,“他们喜欢年轻的发型师”。
他看到很多人做慈善,“我是受社会上成功人士的影响,我们也学习一下,然后自己的事业才会走向成功嘛”,“陈光标反正就是我学习的榜样,高调做善事,多做善事,多赚钱,他的善事做得越多,他赚得钱越多”。
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立一个慈善会,他还把自己想成立的16个公司列好了表格,这其中包括创业商机银团信贷公司、华夏美容美发公馆、金手指投资公司、江山美景写真工作室等等,他做了招聘表格,希望灾区有人能跟着他一起去打拼,有公司光是业务员就需要招聘100位。他想象着像马云的创业伙伴一样,工资都发不出来都没人离开的那种团队。
当然他承认,“这上面就是我的一些梦想,都没怎么实现”。也没有人来找他应聘,“可能他们还没有从灾难中走出来”。话说回来,他也没有钱,在这边帮助人心情好,可是信用卡账单在催着他。
自己的未来呢?他不知道在哪里。两年前,他写好了入党申请书,“我哥哥笑我,我就没有把介绍信交上去”,来做义工,“人家给我发了一个党员党徽,我觉得很珍惜”。
这是他第一次到震区。6年前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在成都准备转车去新疆,当时看了一篇文章写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听说那里的塔吉克少女特别漂亮,“是中国唯一的白种人,那时候爱情至上,跑过去,想目睹一下芳容”。
可是家里人操心的是他老大不小还没结婚,他的姐姐作为护士被派往汶川,谢志刚提出,要不自己也去汶川看一下。姐姐说:“你来,这里死了很多人,很多寡妇,你要不要(娶)?”谢志刚一下懵了,“那我还是去新疆”。
现在的谢志刚仍然孑然一人,他称自己是事业至上。“谁不想找个高富帅,谁不想找个百万富翁,谁都想钓个金龟,我又不是很靓仔,你要去找白富美也不行啊。我找个白富美的话,帮着我,我的事业能走向辉煌,能够走向多做善事,那才是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