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肆虐,吃果蝠惹的祸?
- T大
原标题:埃博拉肆虐,吃果蝠惹的祸?
果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左图),果蝠汤据说有淡奶味(上图)。
当埃博拉疫情在西非三国肆虐时,一些科学家开始探究这种病毒的自然界源头究竟为何物,为阻断其传播寻找可行办法。
源头:果蝠或是宿主
1976年,比利时科学家彼得·皮奥特和同事首次发现这种病毒,并用疫情发生地刚果(金)的埃博拉河给它命名。迄今为止,埃博拉疫情在非洲已经暴发20余次,科学家尚未锁定它的真正源头。
科学家认为,每次埃博拉疫情暴发之初,都涉及人类食用或处理受感染动物。他们猜测,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而在非洲一些地方,蝙蝠是种美味。
只是,蝙蝠尚未“被定罪”。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黑猩猩、大猩猩、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也有可能是病毒传播的主要载体。
埃默里大学传染病专家、供职美国疾控中心20余年的罗伯特·盖恩斯说:“还不清楚这种动物是什么,将做多种测试。”
经验:找到源头很重要
纵观历史,一些重大传染病疫情之所以得到控制,一方面由于人与人传播的途径被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病源得以锁定并被阻止再次“祸害人间”。
美联社报道,如今瘟疫之所以鲜有肆虐,是其“元凶”——生活在黑鼠身上的跳蚤被锁定;科学家认定,果子狸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播的主要载体;活禽市场是禽流感暴发的最大潜在危险;沙特阿拉伯政府今年5月发布警告,骆驼很可能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病毒)的动物宿主。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杰弗里·柯普兰说,控制病源对一些传染病疫情的缓解十分必要。
2003年,当科学家发现野生动物市场上的一些果子狸携带SARS病毒后,中国对这些市场加以管控,对限制疫情进一步蔓延起到帮助。
难题:不知潜伏了多久
以往,埃博拉疫情发生在非洲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这次暴发的地点是西非。这种病毒究竟在西非“潜伏”了多久是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难题。
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埃博拉病例以往可能被误认作其他疾病对待。
美国和塞拉利昂的科学家不久前重新审视2006年至2008年送去塞拉利昂东部一所实验室的数百份血样。这些血样当时被送去那里是为化验是否有人患上西非的常见病拉沙热。重新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将近9%的血样实际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