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土耳其
- T大
原标题:迷失土耳其
圣索菲亚大教堂前游人如织。
图说
①卡帕多奇亚独特的岩洞式建筑。
②安塔利亚有着迷人的地中海风光。
③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精美的壁画。
④正宗土耳其烤肉。
⑤蓝色清真寺庄严肃穆。
文/摄京华时报记者田虎
若没有马尔马拉海,黑海只是一个大湖,当达达尼尔海峡与博斯布鲁斯海峡上空吹来清新的海风时,一只只鸥鸟也翱翔在往来于欧亚的驼队与商船之间,而土耳其就身处在这个连接欧亚两大洲的十字街头。
记者近日受土耳其国家旅游局的邀请踏上这片充满历史遗迹的土地后,也曾试图漫步在伊斯坦布尔的老城、钻入卡帕多奇亚的岩洞、顶着安塔利亚强烈的日光一脚踩进地中海温暖的海水,本以为能找寻到当年奥斯曼帝国的恢弘之气,却渐渐迷失在多元文化交织出的土耳其文明的感伤中。
谁的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他的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对西方人来说,1453年5月29日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对东方人来说则是伊斯坦布尔的征服。当我清早降落在伊斯坦布尔后,我却只是被街面上熙攘的各色人种、一座座频繁出现的清真寺以及景色壮美的博斯布鲁斯海峡所吸引,并没有过多想起拜占庭帝国与奥斯曼人当年的争斗。向导是个在土耳其生活了20多年的维吾尔族大叔,名叫卡德尔,他长着一副尖下巴,闪着亮光的双眼透出一股精明劲儿。“伊斯坦布尔地震频发,每三十年就有一次大地震,上次是1999年,所以你们别担心,还有15年的安全期。”在车上,卡德尔滔滔不绝介绍伊斯坦布尔历史之余还不忘和我们开个玩笑。
你很难想象,希腊人、罗马人、埃及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都在这座城市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托普卡帕宫收藏了先知穆罕默德的斗篷还有摩西之杖;考古博物馆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艺术的杰作;当然,排队最长的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有近1500年历史,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的建筑在烈日下显得更加庄严。不过,自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敬拜安拉的清真寺。如今,这里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阿索菲亚博物馆。这时,你再置身金色穹顶之下,看着拜占庭式镶嵌画,脑中却浮现出当年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在七十门大炮连续轰击八个礼拜下崩倒,1.5万名土耳其火枪兵随即攻入城门的场景,你更会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到唏嘘不已。
穿越博斯普鲁斯
“在伊斯坦布尔大多数人都是白天在欧洲上班,晚上回亚洲睡觉。”卡德尔这句大话在伊斯坦布尔这座跨越欧、亚两大洲的城市显得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普通。走海底隧道、驾车飞驰在欧亚大陆桥,这些都是轻松穿越欧亚的途径,不过只有当你坐船横行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才能真正感受欧亚之间以及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交融。
我们包下的船并不大,迎着风浪从港口启程,虽然船顶的座椅上方没有什么遮挡,但我还是愿意走出船舱顶着烈日站在船顶,这时双目所及之处逐渐宽阔起来,亚洲一侧明显是新盖的大片住宅区,而欧岸则能看到由仓库改建的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馆,同时还有多尔玛巴赫切宫,它建于19世纪中叶,因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珀宫类似,所以被称为新宫,宫殿建筑顺着海峡绵延600米,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
行驶过程中,海鸥不断在头顶盘旋,偶尔经过一艘私人小艇,上面的欧美游客悠闲地晒着日光浴,即使遇到大船,船上也会有人向你招手微笑。回到港口时正是夕阳西下,伫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岸边,对岸的窗户在落日余晖映照下射出点点橘红,桥上站满了甩着海杆儿的钓鱼者,仿佛只要来到博斯普鲁斯,这座城市的沉重记忆变得不再重要,一切都很轻松惬意。
每天被晨礼歌声叫醒
想在伊斯坦布尔睡个懒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晨礼的歌声会在每天早上4点多变成你准时的“闹铃”。卡德尔告诉我们,在伊斯坦布尔有3300多座清真寺,而伊斯兰教中的礼拜一天必须行五次,其中晨礼时间正好是日出前的一个小时左右。这起初令我很不习惯,以为自己是在梦境,后来却有些身处异域的莫名兴奋,躺在酒店房间中,盯着两侧窗帘间透出的微弱光芒,仔细聆听穆斯林信徒们所吟诵出的《古兰经》经文,虽然没有乐器伴奏,但音调听起来倒是抑扬顿挫、纯朴清雅。后来到了地处荒原的卡帕多奇亚和地中海边的小城安塔利亚,还会因早上听不到晨礼歌声而略感失落。
清真寺永远都和礼拜联系在一起,当我问到蓝色清真寺时,卡德尔打断了我,“只有你们这些游客管它叫蓝色清真寺,土耳其人都称它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不管如何,这座17世纪初建造,因清真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的建筑就矗立在圣索菲亚大教堂对面,寺院的四周有六根传音塔,寺的顶端是一个大圆顶,人们要脱鞋进入殿堂,女士们则会收到一条头巾,把自己的头发包裹好后才能进入。殿堂内铺满了伊索匹亚朝贡的地毯,墙壁瓷砖泛着隐隐蓝光,窗子上有五颜六色的玻璃镶嵌图案,穆斯林们在这里伏地祷告,气氛庄严肃穆,我顿时觉得自己手里拎着装鞋的塑料袋,肩上还斜挎着相机的样子,真是和这里既温暖又神秘的意境格格不入。
大巴扎里迷路很正常
作为地中海地区最著名的集市,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实在令人惊叹,在典型的土耳其式拱顶覆盖下,这里有超过四千家小商店、有数公里长的通道,还有清真寺、银行、警察局、餐馆和手工作坊等等。整个集市纵横跨越七八个街区,每个入口门上都有编号,“1461”则标志着集市悠久的历史。
我从1号门进入,金银首饰、皮毛、地毯、食物、香料、各色手绘工艺瓷盘、瓷花瓶看得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想挨家逛过还讨价还价的话,不仅要和精明的土耳其大叔斗法还要确保自己有充沛的体力。在大巴扎迷路很正常,因此记住自己是从几号门进来的,问路时也可按此索骥。
逛累了不妨找家咖啡馆坐下来,观察形形色色的游客与爱开玩笑的店主如何交流,有些店铺生意冷清,伙计们也会自娱自乐,端着小巧又有“腰身”的杯子来上一杯加了方糖的土耳其红茶,或者干脆抽几口水烟,有时眼神相遇,他们还会用蹩脚的中文发音朝你喊“兄弟”,招你进店详谈。
在卡帕多奇亚每天都进洞
从伊斯坦布尔乘飞机约一个半小时就能深入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腹地——卡帕多奇亚地区。从略显简陋的内夫谢希尔机场出来,一路上仿佛月球表面的奇岩地貌让我贪婪地望着车窗的外面。这种地貌的形成起源于几百万年前Erciyes、 Hasandag 和Golludag三座火山的喷发,大量岩浆冷却、钙化,凝固成的风化岩层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由此形成了阴森瑰丽的景象。
早期的基督教徒有人居住在卡帕多奇亚,传播教义的同时也在风蚀后的岩洞内留下了精美的壁画。如果体能充足,徒步穿越繁多的峡谷是探寻这些壮观岩窟教堂的最好方式。其中最有名的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所包罗的数十座中世纪岩窟教堂,其中有苹果教堂、拖鞋教堂、黑暗教堂、蛇教堂等,里面的壁画可以反映出早期基督教徒虔诚的信仰以及拜占庭帝国在历史上遭受的苦难。
进洞仿佛成了卡帕多奇亚每天游览的关键词。在小镇上的洞穴旅馆中我居然碰到了几个来自大连的背包客;神秘的地下城里甚至有教堂;想看到卡帕多奇亚的全貌,也需要穿过洞穴和通道爬到天然要塞乌希萨尔的顶处才行。当然,如果你能接受早上4点半集合,并拿出150欧元的话,乘热气球也能俯瞰卡帕多奇亚。
安塔利亚竟有品相极佳的罗马剧场
人们都说安塔利亚是土耳其最美的城市,地中海沿岸的这座海滨小城,背靠郁郁葱葱的托罗斯山脉,成行的棕榈树构成一条条林荫大道。度假酒店里满是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尤以俄罗斯人居多。不过说实话,仅从海滨休闲的角度讲,安塔利亚的沙滩并不够细腻柔软,海水也不算清澈透明,但是希腊人、罗马人、塞尔柱人等都曾统治过这里,破败的佩尔格古城遗迹和难得保存下来的罗马剧场让安塔利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车停在阿斯潘多斯剧场门口时,高大的外墙让这座有近2000年历史的罗马剧场显得格外神秘。而真正走进剧场后,有着精致雕刻的幕墙,超大的石阶观众席,气势恢宏的顶部拱形回廊实在让
人惊叹,虽然过道已被磨得锃亮,石柱上也长出了苔藓,斑驳的石墙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但它还是保存得太完好了,以至于现在每年这里还都会举办演出。
“Don'tmove!”我正在仰头环顾剧场四方时,一个“罗马角斗士”手持长剑逼住了我,刚反应过来他是一位驻场演员后,旁边已经有人为我们连拍了数张照片,以备出剧场后向我兜售,而你要是主动想合影,这些土耳其大哥也会欣然接受。临走时在剧场外发现了写有演出信息的海报,可惜时间不合适,不然坐在近两千年前的石阶上,不通过任何扩音设备欣赏一场歌剧那真称得上是一件幸事了。
交通
土耳其航空有北京直飞伊斯坦布尔的航班,作为星空联盟成员,你只需有一张国航的常旅客卡也能在乘坐土航时轻松积累历程。不过需要提醒的是,9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时间是在夜间,如果预算充足建议升级拥有更多腿部空间的舒享舱。
货币
在土耳其最常使用的是土耳其里拉,人民币在当地不方便直接兑换成里拉,建议带美元或欧元到当地找一家汇率合适的机构兑换里拉。
住宿
土耳其的酒店也分星级,但即使是5星级酒店跟国内4星酒店的豪华程度也没法比,但舒适度还不错,自由行的话可以找一些特色酒店入住,比如卡帕多奇亚地区的洞穴酒店,几百元就能体验一晚“洞穴人”的生活。
美食
土耳其绝大多数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因此牛肉、鸡肉、羊肉是主菜,做法以烧烤为主,但是不像国内爱放孜然、辣椒,更突出肉的原味。同时,土耳其虽然靠海,但是当地人对于海鲜的烹饪做法却比较单调。此外,土耳其的酸奶是咸的。
购物
纯手工的地毯是土耳其名产,但价值不菲,动辄几万元起。如果只是想买些纪念品,海泡石烟斗、用安纳托利亚高原羊毛织成的披肩、恶魔眼、装饰彩盘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