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现象学”
- T大
原标题:明治维新的“现象学”
《明治维新的国度》,宗泽亚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10月版,78 .00元。
贝叶文 编辑,广州
宗泽亚的《明治维新的国度》是继他的《清日战争》之后的又一部通俗历史著作,延续前作的风格,《明治维新的国度》一书收录了大量图片,包括当时的照片、艺术品、绘画等等,还制作了非常多的年表、图表,有助于初学者更直观地了解明治维新这段历史。从题材上说,该书着重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军事、社会、文化史,文字叙述占的分量很少,分析的深度也不够,只能得到一个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那样的一个认识。所以此书最大的价值还是图片,几乎就可以看成是一部“明治维新”史的图片集,可以帮助初学者了解明治维新的各方面“现象”,但如果你想了解明治维新历史背后本质性的东西就远远不够了。目前中国已经出版的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书非常多,但有价值的少之又少,多年前上海译文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四卷本的《日本政治史》(信夫清三郎著),我觉得这部书也许是大陆出版过的关于明治维新的历史最详细客观的一套书了,可惜已经绝版多年。今天的读者如果想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略有所知的话,应该读刚翻译成中文的《剑桥日本史》(第五卷),虽然此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所依据的史料也略显陈旧,但对于基本史实的叙述还是比较可靠的。
我们过去一直认为,日本人靠着自己勤奋学习的能力,通过明治维新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成功地使日本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证据就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就发动甲午战争打败了中国,再过十年“居然”打败了西方列强中的俄国。经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的慈禧也痛定思痛决心改革,但当时的国人对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却有颇多误解,认为日俄战争日本之所以能打败俄国是因为日本实行了立宪,而俄国没有。把立宪当成日本强大的原因,不仅误会了日本的所谓“立宪”,把立宪跟国家富强挂钩更是倒果为因,宪政其实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正义和长治久安,与富国强兵没有必然的联系。
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从上到下“西方化”的运动,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如此,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项制度,特别是以欧洲的普鲁士(德意志)为国家体制的蓝图。但今天的日本学者对于明治维新是西方化的观点有了不同的看法,日本学者与那霸润就认为,其实明治维新是披着“西洋化”外衣的“中国化”(《中国化的日本———中日“文明冲突”千年史》)。日本自古来在社会形态上就是一个类似西欧封建制度的国家,封建领主(大名)割据一方、武士效忠大名取得封地,职业世袭制,没有可以从中央贯通到地方的一元化权力结构,没有人才自由竞争和流通的机制。德川幕府时期,天皇只有名义上的最高权威没有实质的权力,实质的权力掌握在幕府大将军手里,而各地的大名虽然臣服于大将军,但依然保有各自独立的领土和行政、财政权力。因此,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都不具备一个现代国家的形态。为什么说明治维新是“中国化”?因为与那霸润认为近代化的形态不只有西洋化一种,还有宋代模式的近代化(依据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明治维新其实是建立在“倒幕运动”上面的,那是日本不得志的中下层武士发动的一场革命,口号是中国儒学的“尊王攘夷”,并通过武力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重新建立天皇的权威,实现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包括后来实施的“版籍奉还”“废藩置县”,虽然天皇的权威最高,但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少数长州、萨摩藩出身的“维新志士”手里,但毕竟借此建立了依据儒教道德的专制王权。从1890年颁布的《教育敕语》来看,明治维新立国的精神和意识形态绝对不是彻底西化,而是洋为中用,“和魂洋才”。明治维新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也大多局限在军事、科技等实用技术方面,明治维新颁布的所谓宪法是一部高度专制的宪法,拥有最高权力的是天皇,天皇要与内阁协商行使权力,其实内阁才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最高权力机构,但不可思议的是,在明治宪法里面居然没有内阁如何产生的任何规定!在实际操作层面,明治时期的内阁完全被少数胜利的“维新志士”把控,这些元老才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以在政治体制上是完全的寡头独裁制,这样的内阁倒确实与中国的宋代体制有类似的地方。所以说,明治维新的日本在社会体制上其实是“中国化”。福山也认为,世界上最早建立了现代国家体制的是中国,上层高度专制集权,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各行业自由竞争。日本的现代化正是依靠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极权来推动近代化各项措施,并鼓励私人创业和残酷的自由竞争。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历史上,只要有数十年的政治社会安定,经济就自然会崛起,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此。中国晚清为什么没有能迅速实现西化并不是因为太专制集权,而是因为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以来,中央的权威不断弱化,地方势力抬头,而清政府中央又缺乏推动现代化的有力权威。一个瓦解中的清帝国,遇到一个刚刚走上大一统的专制而有组织能力的日本,安能不败?如果单纯为了富国强兵,其实专制体制才是最快最有力的。
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明治维新的本质?与那霸润认为明治维新的日本跟今天的中国在社会形态上非常相似,“如果不知道明治时期的日本,那你就看看今天的中国”,“当你看到中国沿海地区取得惊人的经济成长的同时,也经常看到媒体提及城市最低层和农民工的悲惨生活状况”。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也是通过民间主导的惨烈的成本削减竞争,提高了明治日本丝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明治时代日本的所谓“殖产兴业”就是“国家对胜利果实的篡夺”,“是狼你就好好干,是猪你就去死亡!”——— 这就是“殖产兴业”的真相。但是农民工也依然继续进城寻找工作的机会,“明治时期的劳动社会在增加客死异乡的危险性的同时,也打开了出人头地的光明之门”,那种类似无政府状态的“自由”的两面性是明治维新的日本能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如果没有理解明治维新的本质,也就无法理解后来的日本为什么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明治时期日本是一种寡头独裁制才引发了大规模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时代还培养了许多有政府背景的大财阀,日本民众对元老独裁制和财阀的不满也导致了军部的屡次政变,并走上了民粹主义和军国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