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置换助瘫痪者正常行走
- T大
原标题:膝关节置换助瘫痪者正常行走
类风湿性关节炎困扰半生,女子50岁瘫痪,靠轮椅生活已10年。今年8月,她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接受关节置换手术,很快恢复了正常行走。专家称,关节损坏不可逆转,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尽早考虑手术。
女士患类风湿中年瘫痪
王女士家住武昌,30多岁患上类风湿疾病,由于当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到了50岁就瘫痪了,至今坐轮椅已经10年。
想到母亲还很年轻,王女士的儿子多次劝她手术,但老人早已对生活失去信心,一再拒绝。8月初,儿子以陪母亲散步为由,把她推到了武警湖北总队医院骨一科(武警部队膝关节诊疗中心),看到其他病友的恢复情况,王女士这才松口。
该科主任蒋从斌介绍,患者入院时,膝关节像生锈的机器动弹不得,手指畸形,只能做很简单的动作。
他说,正常情况下大小腿骨之间,有一层乳白色半透明的关节软骨,在活动时起润滑和缓冲保护作用。在疾病、外力和老化等因素作用下,这层软骨渐渐磨损,大小腿骨的关节面“硬碰硬”,就会剧烈疼痛。王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她的膝关节严重变形,关节面坑坑洼洼。
人工关节接替膝关节“上岗”
8月11日,武警湖北总队医院骨一科对王女士进行手术治疗,在她的腿部开了一个12—15厘米的切口,切除病变的骨表面,套上金属假体来代替切除的部分受力。人工关节中间有一个高分子材料垫片,代替关节软骨起缓冲保护作用。蒋从斌主任说,人工膝关节部件安装的要求很高,角度和松紧度匹配良好会更接近患者自身的正常关节,达到最佳恢复效果。
术后,王女士很快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康复训练。蒋从斌主任说,康复训练是病人的一道坎儿,术后尽早开始力所能及的活动,可防止肌肉和组织粘连,帮助人工关节尽快进入“角色”。不过,这一过程疼痛难忍,需靠患者的毅力克服。一般来说,术后2—3周内,患者应做到屈膝90度,否则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上周,王女士的儿子专程送来锦旗,感谢医生帮母亲重新站起来。他告诉蒋从斌主任,多年来母亲卧病在床,总是缺席大家的团圆宴。今年中秋宴,母亲10年来第一次和大家一起度过,虽然她手指不灵活,吃饭要靠人喂,但至少可以和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
爬楼梯打太极最伤膝
蒋从斌主任介绍,风湿和类风湿都有关节疼痛的表现,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风湿是外感风寒所致,和个人体质、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表现为膝关节和肘关节的疼痛,不会造成严重的骨质破坏,多数可以治愈。类风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造成破坏性后果,除了大关节以外,患者手指、脚趾小关节也会肿胀变形。类风湿无法治愈,只能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有膝关节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爬楼梯、打太极拳等对抗性运动。他说,这些运动项目包含大量屈膝动作,而在屈膝状态下,大小腿关节卡的很紧,反复的磨擦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
记者武叶 通讯员王娟 黄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