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受阅飞机中有4架带炸弹
- T大
核心提示:这个时间点一直是绝密,典礼开始前5小时才对外公布。朱德、聂荣臻决定,安排4架受阅飞机带弹,一旦敌机来袭就立即拦击。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3月9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开国大典前1个月阅兵方案才出台》
我国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举行首次非国庆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4次国庆阅兵,作为蓝本的开国大典阅兵式,许多细节一直鲜为人知。
开国大典原本没计划阅兵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但并没有议到阅兵之事,因为中共没有太多这方面经验,而且当时解放军战事正紧。
举行阅兵的动议是1949年8月初才由聂荣臻和薄一波提出的。当时作为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检阅了北平卫戍区的部队,规模不大却把解放军威武雄壮的面貌展示出来了。这让聂荣臻想到,驻守北平的解放军部队在开国大典上也应该有所表现,而表现的最好方式就是阅兵。他立即找到华北军区政治委员薄一波商量,薄一波表示赞成。二人当即起草联名报告。
周恩来认为此议很好,但还只是局限于小规模阅兵上。经请示毛泽东,开国大典要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的方案9月2日终于出台。
阅兵地点有两套方案
当时阅兵指挥所正副主任杨成武与唐延杰受命主持起草了一个《阅兵典礼方案》。方案提供了两个地点供中央最后确定:一是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二是市郊西苑机场。
这两套方案各有优缺点。天安门地处北平市中心,受阅部队和参加庆典的群众容易集中,但当日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4小时;而且当时长安街不够宽阔,没有经过拓宽,阅兵方队的排面不能太宽。
与天安门相比较,西苑机场的优势在于它有宽阔的机场跑道,而且地形开阔,万一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袭击也便于疏散和隐蔽。但缺陷是,首先须另搭两三个看台,而且不如天安门城楼宏伟壮观;其次,数十万群众要参加大典,往返不方便。
周恩来权衡17天,认为阅兵地点以天安门前为好,最终中共中央采纳了他的意见。
受阅的飞机中安排4架带弹
当时的北平社会治安情况相当复杂,国民党留下了2万多特务分子,逃亡广州的国民党政府多次派飞机来轰炸。聂荣臻下令,将能调集的高炮部队都调集到北平周围。军委电信总局派出了一支无线电队配属阅兵指挥,如遇敌机轰炸致使有线电信中断便立即启用。聂荣臻提议,将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这是因为敌机长途奔袭,在这个时间从他们所占用的任何一个机场向北平飞行也难在天黑前返回,增加了其空袭的难度。这个时间点一直是绝密,典礼开始前5小时才对外公布。朱德、聂荣臻决定,安排4架受阅飞机带弹,一旦敌机来袭就立即拦击。
受阅前一天,聂荣臻还发出一道命令:遇空袭,要保持原队形,天上下刀子也不能动!(摘编自《北京日报》《解放军报》《党史纵横》)
建国前我军5次阅兵
新中国成立前,我军在戎马倥偬中也曾有过类似于阅兵的誓师活动,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次。
1
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城北6公里的叶坪村,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而“开国大典”的第一项程序就是阅兵仪式。这是我军最早的阅兵式。
2
1933年的“五一”节,中央苏区在瑞金组织了盛大庆祝会。红军第一军团正规部队列队接受了党、政府和苏区人民的检阅。
3
1933年8月1日,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同样在瑞金,项英、朱德检阅长达600多米的红军指战员队列。这次阅兵式是我军在红军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检阅。
4
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主力受命组成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简称“南下支队”)南征创建抗日根据地。1944年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出征。毛泽东、朱德在延安检阅了南下支队全体指战员。
5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来到北平。当天下午,在西苑机场,毛泽东乘美式吉普车检阅了入城部队。(摘编自《中国国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