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要塞的中国劳工:有一百二十万人死于非命

2015-08-19 10:51 凤凰卫视
  • T大

核心提示:后来的史学家统计,在一九三四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之前,整个工程一直在进行。整个投入中国的劳工是三百万人,其中一百二十万人死于非命。

遗址 资料图

大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节目《廖道》8月18日节目文字稿

永恒的建筑,背后的事,今天我们接着说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的累累白骨。在这个要塞博物馆通往地下坑道的途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展厅,从要塞博物馆出来下到地下,在这个位置上这个展厅是透过玻璃地板下面,摆着一层中国劳工的累累白骨,你仔细去看很多白骨的肩胛骨上就有钢筋穿透的窟窿,那么这个白骨是谁?

今天我们大家知道,这个白骨就是当年修河南台阵地的劳工尸骸。这个阵地因为要保密,最核心的部分首先用中国战俘。但是这么大一个规模,四千七百公里长的要塞,哪有那么多战俘,于是第二波用中国劳工,但是,这些劳工进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永远不能活着出去。因为要保守军事机密,劳工哪里知道。

那么这个白骨是怎么出来的?很多人在回忆,日本做这个坑道施工的时候,都有一个疑问。几十年了,只看到日本鬼子一瓦罐一瓦罐的劳工,一辆车上装几千人呼呼往里送。可是,这些人从来没见过从里面出来,只见人进未见人出。这些人上哪去了?大家纷纷猜测,一定是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尸骸在哪里?没有证据。

一九六三年的一天,海拉尔一个诉苦大会上,很多人又在说这件事情,这个时候市环卫处的工人一个,叫张玉甫的老人家站了起来,他说我知道这件事具体知道什么,我领着你们去挖白骨。在海拉尔河的北岸,敖包山阵地的下面,到了地方,张玉甫说:“挖!”大家七手八脚,挖开浮土,累累白骨就在三尺黄土之下。那么张玉甫怎么知道这件事?其实,张玉甫当年就在这个工地里。

一九三四年,张玉甫从河北到辽宁打工,然后从辽宁看到街上有这个满洲国的招工广告,说的天花乱坠:“我们欢迎华北劳工到满洲国,每天一块五大洋。”一块五大洋什么概念,在那个年代,能买十斤猪肉。那你丧失土地的农民,就剩下劳动力了,一天能买十斤猪肉的工钱,先给现钱,好,拿着现钱,上了火车,两天两夜到达了海拉尔。下了车情况就不一样了,打开闷罐车,日本宪兵就围上了,刺刀一亮,中国的工头就上来了。来来来,你们马上进工地了,先前给点订金全部收走,然后在刺刀的威逼之下,把眼睛蒙上就送上阵地。

张玉甫当时就做这个河南台主阵,到那去以后,哪有什么工钱,四百多个人住一个劳工棚,上下两层,海拉尔冬天得多冷,零下四十多度,没有御寒的衣服,穿什么?就穿这个水泥袋包装的纸,俗称叫:“洋灰袋子。“吃什么?就不要提了,发霉的高粱米那就是改善生活了。每天工作八小时,哪有那个好事,十四五个小时。在棍棒的威逼之下,稍有疏忽立刻狼狗就上来了。

这样转眼过了一年,张玉甫患了眼疾,被送到病号棚,病号棚啥意思?就是在那等死。但是,要死还没死的时候,你还得干活,病号棚的死人就由没死的人去抬。张玉甫当时就承担了天天往外抬死尸的工作。少则七八具,多则二三十具。这张玉甫一看,我早晚要死在这,就留了个心眼,一知道自己必死在这儿,第二顺着抬尸体的道路一来二去就把逃跑的路线就规划好了。三六年七月份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张玉甫抱着必死的决心,趁着岗哨打瞌睡的时候,一口气跑了出去,狼狗在后面叫。跑到第一道电线铁丝网,这个时候张玉甫横下一条心,无非是通了电,我死也死到这,来个痛快的吧!扑了上去,扒开铁网,那天晚上电网没通电,于是乎他就一层一层连翻七道电丝网,最后也分不清东南西北,顺着星星就一直向着,张玉甫就此下山,藏于茫茫人海当中,隐姓埋名成为了一个环保工人,这一隐姓就是三十年。

为什么这个巨大秘密,在张玉甫三十年没讲,精神压力太大了。后来他回忆说每每的晚上就会梦见当时这个人间魔窟的种种惨象,到了六三年,是我们人民当家做主了,他终于放下了这块石头,一口气把这个历史真相说出来了。张玉甫是整个海拉尔要塞,唯一活着出来的劳工。

后来的史学家统计,在一九三四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之前,整个工程一直在进行。整个投入中国的劳工是三百万人,其中一百二十万人死于非命。张玉甫老人当年拼死跑出了这个人间魔窟,最后安度了晚年,一九八九年子孙绕堂,在和谐的阳光中阖然离世,算是这个不幸的故事当中,唯一的一缕温暖。远藤三郎殚精竭虑设计的这样一个军事坑道,真的能挡住正义的洪流吗?

好,海拉尔要塞遗址今天就说到这,谢谢收看,我们下期再来讲舍身堵枪眼。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