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英雄大墓”永镇“倭寇冢”

2015-09-03 01:22 武汉晚报
  • T大

原标题:芷江“英雄大墓”永镇“倭寇冢”

芷江受降纪念坊。

芷江受降纪念坊。

芷江受降典礼会场。

芷江受降典礼会场。

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阅看投降文书(资料图片)。

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阅看投降文书(资料图片)。

回访抗战终结地 见证最后一战

芷江“英雄大墓”永镇“倭寇冢”

文/本报特派记者汤华明 图/本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后方统筹 金文兵

“烽火八年起芦沟,受降一日落芷江”。

芷江,一个湘西小镇。夏日阳光下,安静,祥和。

武汉晚报抗战寻访小组,将寻访的最后一站,放在了这里。在这里,我们见证,70年前,这里炮火炙烈,中日双方的最后一轮搏杀,以日军全面失败而告终。我们见证,这里是日军签订投降书的地方。这里是八年抗战终止的地方。

日军是投降而不是“终战”

“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交出百万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并签字接受关于日本投降详细命令备忘录,芷江从此以‘胜利之城、英雄之城’而闻名中外。”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吴建宏馆长,把这句话至少说了一千遍。他在接受武汉晚报特派记者采访时,同样自豪地重复了一遍。

日本当年是投降还是终战?近些年来,有的媒体和网友质疑,我们的抗战不是胜利,而是结束;中国根本没有战胜日本;70年前签订的不是投降书,而是终战书等等。吴建宏气愤地说,极个别人不懂历史、又不愿深入了解历史,却人云亦云、或者胡编乱说。

他说,纪念馆收藏有一段20分钟的视频,是由当时见证日本洽降、并签下洽降备忘录的美国军人拍摄,它记录了芷江受降、日军代表签字的过程。

吴建宏将这段视频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他指着馆藏的一份中日双方签署的《降书》说,“你看,当时日本就是投降,没有‘终战’这一说。这里还有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美国当时报道日军投降的报刊,都能证明日方是投降的!至于在日本国内,他们的天皇颁发的‘终战诏书’,那是日本人自己的说法。”

因为,就算是日本天皇羞答答的所谓“终战诏书”,也提到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件”。而这个公告的全称是《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它是在法西斯德国5月8日无条件投降之后,日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屡遭失败、行将彻底崩溃的背景下产生的。公告共13条,其中规定: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受降地为何选在芷江

在中国版图上,芷江小得几乎无法找到。

是什么原因让中日双方选定芷江作为受降地?很多人颇为不解。可在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看来,选在芷江一点也不意外。

吴建宏说:“受降地选在芷江,主要原因首先是芷江拥有大型军用机场。1940年至1945年初,经过多次加固扩修,芷江机场占地近5000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东方的第二大军用机场。从1938年至1945年,先后有苏联志愿空军中队、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运输机队、中美空军混合团的轰炸机队,以及中国空军第二大队、第四大队等空军部队进驻。最多的时候,战机达300至400架。”

他认为:“受降地选在芷江的第二个原因,是芷江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1945年4月上旬,日军8万余兵力进攻湘西,合围芷江。这是日寇在中国发起的最后一场大规模进攻。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中国守军从各个方向奋起反击。4月10日起,从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战斗机、轰炸机轮番参战,配合地面部队攻击进犯之敌。经过两个月激战,6月7日,日军全线溃败,中国军队取得湘西会战的全面胜利。在哪儿败了,就在哪儿低头,历史上是有先例的。所以,日军在湘西芷江签订投降书也就很自然、很正常。”

“英雄大墓”永镇“倭寇冢”

“芷江保卫战”还有更深的战略背景。

1945年3月底开始,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和湘西会战,企图占领中国两大战略机场所在地——湖北老河口和湖南芷江。4月8日,日军攻陷老河口。4月9日凌晨,日军发起“芷江攻略战”(我军称“湘西会战”),中国军队利用雪峰山天险顽强阻击。

其中,龙潭战役,是湘西会战中最为关键的一战,是八年抗日的最后决胜战。这一仗,打了两个多月,共歼灭日军3000多人,我军阵亡1100多人。

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负责人陈贵生向武汉晚报特派记者介绍,这个陵园始建于1945年秋,由乡民募资、当时的政府拨款、部队施工完成。2002年5月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批准为湖南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比较特别的是,这座陵园的英雄大墓下方,还建有一处当地百姓称为“倭寇冢”(埋有日军尸骨)的小土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也寓示着“英雄大墓”要永远镇住“倭寇冢”。陈贵生说,“当时日本败退后,没有来得及收殓尸骨。中国军民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还是将他们收殓起来。但不可能给他们将坟墓做得多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让后人知道侵略者没有好下场!

鬼子兵饿着见阎王

溆浦县龙潭镇栗山凹村的吴克武,今年83岁,是龙潭战役的见证者之一。

老人说,那一年我13岁。农历三月初六那天(4月17日),日军两支队伍500多人翻山过河进了我们村。鬼子进村先是找粮食,抢耕牛、猪和鸡鸭,然后就是强奸妇女,我就亲眼看到他们几个轮奸一个60多岁的老妇。附近十几个村有450多人被轮奸。

也有特别让我们高兴的事。母亲给我炒了一袋熟玉米,让我到高山上躲避打仗,我一天也没有躲,哪里有枪炮声,就到哪里看热闹,子弹从头上“嗖嗖”地飞也不怕。4月24日早上,中国军队从四周围过来。住在我们村的400多鬼子兵,煮好的5大锅饭菜,一口都没来得及吃,就提枪慌忙应战去了。这个仗打了一天,400多日本兵饿着见了阎王。

另一位83岁的韩直承老人说,到现在,附近村民到山里挖药、采蘑菇、割猪草,还会发现当年的日军尸骨。因为关键战斗发生在鹰型山,战后,当地百姓取其谐音,将它改称为英雄山。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