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心网记者探访乌鲁木齐市一中和实验小学联办的126中
- T大
原标题:亚心网记者探访乌鲁木齐市一中和实验小学联办的126中
市一中和实验小学联办的126中什么样?招生满一月记者前往探访
教室走廊更开阔折叠看台真叫绝
亚心网讯(记者方舟)126中从招生到报名、开学,再到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刚刚满一个月。这所系出名门的学校从数年“孕育”到今朝“满月”,一直备受关注。近日,记者探访了由乌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和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经开区(头屯河区)校区联合办学的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
9日,记者来到乌市第126中,校区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慈湖路,紧邻大绿谷,学校的南面是妇联幼儿园分园。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这里形成了强强联合的教育办学高地。
走进校园,右手边是L形教学楼,教学楼对面是食堂和室内运动场。教学楼内楼道宽敞,教室明亮。据初中部校长陈国萍介绍,学校将教室和走廊设计得更宽更大,是为了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每个教室按照国家规定最大面积建设,达到78平方米,而现有首府学校教室面积一般为71平方米。
在教室中,每个学生有一个独立的书柜。学生可以把备用练习册、书本等放入书柜,不用背回家,减轻了书包的重量。
食堂的设计考虑到一年级到九年级学生身高问题,对打饭窗口、洗碗池都做了人性化处理。
室内运动场是一个大的篮球场馆,同时可作为4个羽毛球场使用。球场内设计了可折叠的看台,平时收起来节省空间,需要时拉出来,看台可容纳300多名学生。校园最高处海拔864米,最低处海拔853米,落差11米。
不仅硬件设施如此“高大上”,学校的安保措施也达到全市所有学校顶配。在学校大门(上图)的设计上,一侧是值班室,另一侧是校园警务室。门前设置液压升降柱,可以防车辆撞击。学校围墙高2.8米。教学楼内还配备升降式卷帘门,可以有效预防火灾蔓延。
今年9月,学校初中部共招收了8个教学班,学生320余名;小学部共招收6个教学班,学生近300名。在初中部教学楼建成前,小学部与初中部共用一幢教学楼。
下午第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据介绍,这里硬件设施比本部更完善,铃声、广播、学生校服包括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都与实验小学本部完全一致,学生在这里将获得与本部同样的教学体验。
□头题链接
新老师第一个教师节“很骄傲也很有压力”
刚刚研究生毕业,带着一股新鲜劲儿,26岁的李美溧从学生身份转变为老师,教初一年级语文课程。10日,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教师节。
“过教师节让我觉得特别神圣,也很激动,很骄傲。”李美溧说,新学校里硬件设施优越,工作环境很好,学校新、老教师“师徒配对”的青蓝计划更是让年轻教师很快适应了新学校的环境,增长了教学经验。
在这所新学校里工作,李美溧心里既觉得有雄厚师资的依靠,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压力,“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我很荣幸在这里工作,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教学上能做出成绩”。
和李美溧一样,还有十几名新老师也在这里度过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
学校初中部校长陈国萍告诉记者,初中部目前共有教师43名,由一中本部教师、兄弟学校骨干教师和应届新教师组成,其中有近一半是新教师,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1岁。10日,所有新老师们一起参加在一中本部举行的教师表彰大会。
小学部现有老师十多名,另有本部派遣的多名老师在两个校区间交叉上课。当然,新入职的老师也被安排在本部上课,学习本部的教学理念、接受本部优秀老师的“传帮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