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之 丁陶遗址
- T大
原标题: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之 丁陶遗址
人民网临汾9月13日电(张婷婷)追溯人类起源,探索民俗风情 ,领略丁陶文化,探秘最早“中国”。9月11日下午,第十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团来到山西临汾,参观走访了丁村博物馆、丁村民俗和陶寺遗址。
丁村遗址在山西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1953年发现,1954年作重点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由贾兰坡主持进行发掘,材料由裴文中等编写成《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出土有属早期智人阶段的丁村人牙齿化石三枚(发现于54:100地点) ,旧石器二千零五件,哺乳动物化石──梅氏犀、披毛犀、野马、纳玛象、斑鹿、方氏鼢鼠、原始牛等二十八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在54:100地点又发现一块小孩的右顶骨化石。因发现于丁村, 故名丁村人。
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相近而与白种人相差较远。石器原料主要为角页岩,属石片石器系统,石器较粗壮,以直接丁击支打制。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三棱大尖状器有显著特点,故命名为丁村文化。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以陶寺文化遗存为主的史前遗址,遗址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1978年--1987年主要是对陶寺遗址的普通居住址和早期大贵族墓地进行大规模发掘,从而确立了陶寺文化。1998年,陶寺遗址新一轮发掘工作启动。2002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正式启动,陶寺遗址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考古队员相继发现了城址、王墓、观象台、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等等。这些发现更是把陶寺遗址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人们不得不将它与古代史籍中记载的“尧都平阳”结合起来。无论从存在时间上,还是历史地望上,陶寺遗址都与“古平阳城”相一致,因此,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
陶寺遗址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就是城址的面世。陶寺不仅有城,而且有中国史前最大的城。这座都城的总面积280万平方米,是由一座大城和一座小城两个城组成的。陶寺的都城内有许多的功能区,有墓葬区、宫殿区、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业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