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找到“幸福密码”
- T大
原标题:毕淑敏:找到“幸福密码”
毕淑敏说:“我属于不怎么会虚构的作家,经历为我的创作涂上了浓厚的背景。”图为毕淑敏和父母弟妹在一起。
毕淑敏夫妇在湖北赤壁采风。
余玮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孝女、贤妻、良母,是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的家庭角色。她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同时她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她写作的视角、流露的情感,也有着深厚的女性关怀的意味。
采访的主题是“亲情教育”。叙谈中,看到的是一个本色毕淑敏和她那可敬可亲可学的母亲,原来毕淑敏不是在用笔书写自己,而是在用心说话,用生命用爱全市着人生的幸福密码。
早年的“幸福记忆”被唤醒
有一年,毕淑敏自敦煌归来,兴奋地同母亲谈起戈壁的黄沙、祁连的雪峰。一直安静听她“喋喋不休”的母亲,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
毕淑敏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讲过这段往事。母亲笑了笑,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母亲讲着讲着,眼圈儿不觉得泛红了。
静静地倾听母亲的描述,毕淑敏这才知道自己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当年的感动源远流长。她无法想像当年母亲是如何抱着自己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的。
毕淑敏突然意识到,在自己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毕淑敏说:“我们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我们失败与成功每一次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们的人。我们何时长第一颗牙?我们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们何时跌倒了不再哭泣?我们何时骄傲地昂起了头颅?往事像长久不曾加洗的旧底片,虽然暗淡却清晰地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
从此,毕淑敏爱听母亲讲起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她说,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晚年的母亲尽管白发满头,但头脑清醒,也很健谈,讲起过去的事情如数家珍。看着慈祥的母亲,听着她讲“那过去的事情”,毕淑敏的心一次一次被打动着。母亲曾对毕淑敏讲,当年怀上女儿的时候,自己完全吃不下寻常的食品,闻什么都吐。体重锐减,医生说再不补充营养,大人孩子都有危险。可是,她的父亲要率领骑兵到远方,于是他把照顾母亲的担子交给一个名叫“小胖子”的警卫员。母亲曾多次向女儿叨唠:没有那个老兵,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我和你了。
原来,母亲当时惟一有食欲的是野鸽子汤。为此,小胖子变着法儿打野鸽子,烹煮好后给她喝。母亲说起:“怀你10月,我只吃了不到10斤的大米和一点野菜。剩下的营养,全靠野鸽子汤支撑。”毕淑敏一追问,才知当年母亲吃了数千只野鸽子,便愤愤地说:“你也太能吃了。要是绿色组织知道了,会抗议你没完。”母亲有些不服气,纠正说:“不是我能吃,是你能吃。一旦生下你,我就再也不吃野鸽子了。”这时,毕淑敏怜悯起那些野鸽子来,“不管怎么说,这数字也大得可怕,承受不起。”这成了她心底里的“大罪孽”,一直耿耿于怀。
毕淑敏出生后,“母亲抱着我,住在古老的俄式木屋。夜里我爱哭,母亲就彻夜抱着我。母亲胆小,不敢点灯,就在漆黑的夜里,守我到天明”。母亲无数次的讲述历史之后,毕淑敏对母亲说,咱们回一趟新疆吧?去看那木房子和野鸽子。
到1997年夏,毕淑敏和母亲回归新疆之旅终于成行。然而,她的出生地伊宁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从母亲茫然的眼神里,我发现她记忆中的伊宁,仿佛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地方,同这方土地不搭界。”毕淑敏看到母亲低声自语,愤愤不平,似乎要同历史讨说法。这时,毕淑敏决定放弃寻找,安慰母亲说:“不是您记性不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渐渐长大,毕淑敏懂得了做母亲的辛苦,开始帮母亲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毕淑敏的妹妹毕宁宁曾这样回忆小时候的姐姐:“当时妈妈的工作单位离我们家骑车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中午不能回来,于是姐姐就带着我和弟弟在食堂吃饭。也正是从那时起,小小年纪的姐姐就开始为母亲分忧了。”毕宁宁记得,那时晚上放学后,自己总要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才回到家。而此时,“总是见到姐姐静静地坐在煤炉边,炉子上熬着一大锅米粥,她的腿上总是放着课本,伴着飘溢的粥香,津津有味地边读书边等着妈妈回家。”
晚年,母亲牙掉了好几颗,身子也有些伛偻了,但她还是那么乐观,心态好,梦想还在。在女儿看来,母亲的故事半是讲给子女听,半是自言自语,她一定在回味自己无悔的一生,然后走好自己以后幸福的路程。随着母亲的讲述,毕淑敏早年的记忆被唤醒,开始清晰起来,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
生活的咸淡里体味无价的幸福
毕淑敏尽管出生在新疆伊宁,但籍贯是山东文登。她没有在山东生活过,只是小时候随父母回老家探亲时待过短暂的几天。前些年,毕淑敏利用自己在山东讲学的机会,特地去了一趟文登。
到了老家门口,毕淑敏看到一口机井,这是母亲故事里的井。她想到这家乡的水一定是母亲的最爱,就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子灌了满满一瓶。她试着喝了一口,清清凉凉,顿觉心旷神怡,疲劳尽散。她巴不得把家乡清新的空气也打包带回北京给母亲,可惜这是做不到的。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回到北京,母亲看到女儿自文登带来的大葱与井水,有些激动。大葱飘出的香味让母亲回味着儿时的生活,纯净透彻而甘甜可口的井水让老人不禁忆及老家的人与事,割舍不断的对故里的依恋。
这些年来,毕淑敏写过的数百万字作品中,有关父母的文字并不很多。“不是不想写,而是因为特别尊崇他们。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以及他们那一代人,包括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年代。”这不是一种个人的谦逊,而是一种对长辈的敬畏!
好吃不过饺子。有一年,母亲亲手做好一盒饺子托人从石家庄带到身在北京的毕淑敏那里。那人叫毕淑敏马上尝尝,因为毕妈妈曾一会儿怕咸了,一会儿怕淡了,念叨不停。毕淑敏就吃了一口,但“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只觉得喉咙口很热,像有块炭卡在那里,其他感觉都抵不过那热……”毕淑敏吃在嘴里,感动在心底。
包裹着温情的饺子,像根心弦,无意间触及,撩拨出的是一曲悠长的旋律。毕淑敏记得,早年受生活条件限制,吃饺子只能捱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地包上一顿饺子,就成了全家人的节日。她记得小时候妈妈和完面后,会把面团搓成长条,然后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放在撒了薄面的面板上,自己用小手抢着要擀饺子皮……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历历在目。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饺子自然不再是稀罕食物了。然而,母亲在晚年依旧在一些年节包饺子,给子女送饺子,在母亲的眼里,饺子象征意味极浓,圆满、团圆、和睦、和谐、合家欢乐。那一个个精巧的饺子里浸满浓浓的母爱,浸满浓浓的亲情。品尝着鲜美的饺子,毕淑敏俨然看到母亲爬满皱纹的额头和那稀疏的白发,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当今文坛上,毕淑敏是一位始终以自己的创作关注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作家,她以她冷静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画面。她的母亲喜欢由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改编成的电视剧。其中,《血玲珑》将母爱、恋情、伦理、高科技等诸多现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一对对复杂的矛盾,流露出毕淑敏那浓得化不开的母爱情怀。母亲看了很受感染,沉浸在女儿文字塑造的角色中,一集不落,每天早早守在电视机前几乎是噙泪水看完。有时母亲看到某处悬念,着急地问毕淑敏结果如何时,原作者的她只得一笑,说我也不知道啊——因为编剧不是自己,有些故事情节改动很大。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会念“婆媳经”的毕淑敏说,婆婆也是母亲,是先生的母亲,也是自己的母亲。“婆婆对我帮助很大,我的儿子是她一手带大的。尽管她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我们沟通、交流没有什么障碍。”毕淑敏的儿子从出生30天后,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毕淑敏经常与婆婆交流一些老人高兴的事,听老人讲那过去的事情,老人开心自己也开心。婆婆平时没有华丽的语言,可是她的一些言行举止令毕淑敏倍加感动,深受启发。渐渐地,毕淑敏也从婆婆身上学到了一些处事原则。不过,作为儿媳,毕淑敏曾有过一次非常强硬的坚持,那就是在工作安定下来以后,她通过家里各种关系去做婆婆的工作,以便把年幼的儿子接回身边自己带。“自己带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一定要自己带,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童年对于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所以无论工作多么忙碌,我也一定要陪着儿子一起成长。”最终,婆婆十分满意地妥协了。
读毕淑敏的作品,亦在读毕淑敏。在散文《孝心无价》里,毕淑敏用平凡的题材提醒天下的儿女:抓住机会在父母健在之时,奉上一份真诚的爱心,无论丰厚还是微薄,只要献上就好。
幸福着离开——父母留给她最宝贵的遗嘱
毕淑敏当医生的岁月,碰到过很多次死亡。毕淑敏说她原来是个“幸福盲”,而让她彻底转变的是父母的去世,他们都是含笑而去的。“笑着,幸福着离开——这是父母留给我最宝贵的遗嘱。一个人的生命,即使在遭受无比痛苦的折磨,即使是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依然可以感知人间的温暖与幸福。”
罹患癌症,病人及其家属或多或少经历过悲伤和痛苦的过程,甚者出现了抑郁症等严重精神疾病,忧心忡忡,寝食难安。毕淑敏的母亲是因肝癌而离世的,然而家人并没因此精神颓丧,而是坦然、积极地面对。
2001年,在母亲被诊断为肝癌后的第一时间,毕淑敏实情相告母亲,没有像一般家庭那样隐瞒,说些善良的诺言。“没有什么比坦诚更有力量。人对自己的生命有知情权,有权知道,有权做决定。”当过医生的女儿知道,母亲很聪明,很敏感,就是隐瞒也拖不了多长的时间,一旦她知道得了肝癌后会更加地痛苦,导致病情治疗越来越不理想。
当时,毕淑敏不断搜集各种权威信息,从上海买来《实用肝癌学》等专业书籍。“看完后,手脚冰凉,知道妈妈的病没救了。我把书扔了。但这是作为支持者的亲属应该做的事情,搞清楚后才能有助你的判断。”她开始向母亲有分寸地简明扼要地阐述病情、盼母亲配合治疗、尽量提高余生的生活质量。
镇静的毕淑敏将了解的所有方案向母亲全盘托出,并尊重母亲的选择,譬如老人拒绝化疗,抵触有创伤的进一步治疗。接下来要了解老人的恐惧,满足她的愿望。毕淑敏问过母亲最怕什么?回答:疼。毕淑敏告诉母亲,医学可以有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老人宽慰了许多。
毕淑敏努力调动母亲的康复潜力,增强免疫力。母亲经过一段心理调整之后,开始接受并勇敢地面对这一事实,日常做好营养保健的护理与饮食调理,积极地配合肝癌治疗。母亲期望亲人能一直陪伴左右,毕淑敏便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母亲。最后一次去青岛,医生惟恐坐飞机会导致脏器大出血,母女俩还是无所畏惧地快乐出门了。
起初就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母亲,后来有了3年零8个月的生命奇迹。这或许是上帝为毕淑敏的诚心所感动。2005年1月,母亲临终时,很清楚地对儿女们说道:“我非常幸福,这辈子很满足……”
毕淑敏动情地说:“我父母弥留之际都非常安详,跟我说他们很幸福,这就是幸福的力量,让万物包括死亡都为之匍匐。很多东西,都会因为岁月流转渐渐地褪去它们生动的颜色,惟有我们对幸福的追求,让我们体验到人生的意义,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庄严。幸福是他们给我的遗言。”
母亲走了,走得无牵无挂。在亲身陪伴支持母亲的过程中,毕淑敏想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让母亲在生命最后阶段达到从未有过的生命质量。母亲能够平稳面对死亡,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帮助她作判断,听从她的决定,知道她的渴望,尽可能满足她。让她觉得生命有价值,我们都很珍惜她,彼此留下美好的印象。
“清政府”里笔耕不辍的幸福“煮”妇
在生活中,毕淑敏和自己的孩子更像朋友。约访的时候,毕淑敏提出不谈自己的儿子——因为她曾与儿子有个约定,他长大了,作为母亲不宜公开属于他的信息。毕淑敏听了儿子的话,很欣慰,表示尊重他的意愿。是的,孩子长大了,已是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应该拥有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表示理解,并有些感动——她是一位明智而懂得尊重的母亲。
每有人言及自己的先生,毕淑敏总是一脸的幸福:“我父母觉得他是个好同志,我也觉得不错,是个好同志,就在一起了。我们谈了5年的恋爱。我家庭生活挺幸福的,我跟我先生世界观基本一致,重大问题、待人处事上没有什么分歧,有点小分歧也是在买什么东西、刷个碗上。我儿子小时候总说我是‘清政府’,因为‘清政府’总是没原则,总签订不平等条约。我觉得那些小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不需要搞得剑拔弩张。”她的先生也曾说过:“要说我们夫妻间最大的矛盾,我还真有点为难。我们之间从没有大的矛盾,大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剩下小的风波就转瞬即忘了。”
成家后,先生称她是“对家庭很负责很敬业的那种主妇”,并特地强调了“敬业”这个词。她先生说:“我们一起外出,她常常被人认出来,照相或签名时,我就站在一旁,也觉得很自然。夫妻嘛,只要是真的相亲相爱,没有什么名声和金钱的差异会阻碍情感。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这么多年,已经慢慢地变老了,我们还会继续携着手,继续变老。”曾有人问起毕淑敏,她与先生是不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毕笑言是“手和脚”的关系,“两人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一家人聚首,吃顿家常饭,是幸福的。毕淑敏喜欢烹饪,最拿手的是做家常菜。她手下功夫不错,菜刀在砧板上奏起美妙的音乐,瓢勺在铁锅里烹制出诱人的美食。作为家庭“煮”妇的她调和着各种食材,搭配着生活的色彩,用美食表达对家人与生活的热爱。她把生活的味道调得有滋有味。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毕淑敏喜爱旅游,让心情在山水之中放飞。自父母过世之后,每逢到美好的地方去,就会带上他们的照片,“希望他们和我一道,看到美丽的风光,见识更多的人和事。”
“这里埋葬着一个女儿、妻子、母亲,一个医生、作家、心理咨询师。”墓志铭原本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埋葬死者时,刻在石上,埋于坟前。毕淑敏说自己如果某一天不在人世,如果要为自己死后写几句话作为墓志铭的话,她就会如此写。文字很简约,很有概括力,不过似乎没有新意,但是,她说“以上都是我所热爱的职业或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要用一生的时间在这个世界上一一扮演。角色的难易不在于数量多寡,而在于完成的质量,在于你是否真诚勇敢地迎接这个角色对你的挑战。”其情溢于字里行间,昭示了她的生死观、生活观与幸福观。
这就是毕淑敏,一个本色毕淑敏、一个温情毕淑敏、一个幸福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