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五头大熊猫从中国非法走私到了英国,其中四头被伦敦动物园购买。图片中是当时给大熊猫拍照的摄影师Bert Hardy的儿子被大熊猫拍照的场景。
这组照片中的主角是四头熊猫中,被起名为“明(Ming)”的。二战期间这组照片被用来鼓舞英国人抗德的士气,配上的文字是“虽然在纳粹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之下,英国民众的士气依旧高昂”。
1946年带着熊猫玩偶去动物园看真熊猫的小女孩。
20年之后,在1958年英国人又迎来了一头名叫琦琦(chi-chi)的母熊猫。当时正值冷战,这头熊猫是一个奥地利人用一批非洲动物跟北京动物园交换所得的,本来是要运到华盛顿动物园的,但因为美国当时全面封锁跟红色中国的一切贸易往来,琦琦也被禁止入境。最终落户到了伦敦动物园。
琦琦很快就成为了伦敦动物园的明星,而且直到她去世都一直是最受游客喜爱的动物。作为当时西方世界唯一的一头大熊猫,琦琦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标志上那头大熊猫的原型。
因为太受欢迎了,琦琦可谓是锦衣玉食。不仅有新鲜的竹子供她随时吃,还总有游客带巧克力给她。
英国伦敦动物协会本来已经决定不再捕捉、圈养野生动物了,但还是在私人企业的捐赠下收了琦琦,他们的理由是琦琦本来就已经被抓了,不能放归自然。
60年代后期,琦琦跟莫斯科动物园的公熊猫安安的婚事成了英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常常登上头版。但交配后琦琦并没有怀孕,当时让很多人很是失望。
1966年,在莫斯科配种不成功的琦琦坐上集装箱回到了英国。1972年7月,琦琦去世,众多英国人来到动物园悼念她。
1974年,当时的英国首相访华,给伦敦动物园带回来两头新熊猫:佳佳和晶晶。这种被称为“熊猫外交”的行为确实让英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有所改观。
虽然伦敦动物园一直都希望佳佳和晶晶能伦敦生下小熊猫,但晶晶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直到她1988年去世都没能怀孕。
佳佳死后,1988年晶晶被墨西哥城市动物园租借去配种,结果很成功。但英国也就这样没了熊猫。
1991年秋天,母熊猫明明来到英国。随后柏林动物园的共熊猫宝宝也来到了伦敦动物园,希望能让明明受孕。但宝宝非常不喜欢明明,两只熊猫一见面就打架。这让英国人想看到小熊猫出生的梦想再次落空。后来明明在1994年回到中国,落户于广州动物园,宝宝则回到了柏林。英国于是就再也没熊猫了,直到17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