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名人书信 重现隐藏历史

2016-01-15 14:55 法制晚报
  • T大

原标题:绝笔名人书信 重现隐藏历史

晚年陆久之

前文提要:

陆久之,其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蒋介石的女婿,他还有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从1927年起就在中共领导下,长期从事秘密工作。他还是国民党京沪卫戍区总司令汤恩伯上将的至交,是汤恩伯手下的少将参议,上海滩的“红人”。

陆久之买通戴笠手下特务,弄到了上海防御工事图

陆久之很详细地向我讲述的一件事,是策反汤恩伯。

在国共内战爆发之后,1946年7月汤恩伯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1947年3月,汤恩伯转往山东作战。5月,由于汤恩伯麾下以张灵甫为师长的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汤恩伯遭到降职查办。

1948年8月,汤恩伯出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这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百万雄师即将渡江,直取南京、上海。蒋介石重新起用汤恩伯,欲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决一死战。12月,汤恩伯再度担任京沪警备总司令。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

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汤恩伯率30万大军退守上海。这时,中共地下党把策反的目标瞄准了汤恩伯。在大军包围北平时,中共地下党成功地策反了傅作义,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之前,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部署策反汤恩伯的工作,并制订了策反计划。

策反汤恩伯的任务,落在了陆久之肩上。

此前,陆久之用金钱买通戴笠手下的一个特务,弄到了上海防御工事图,送到中共地下党员张登手中,迅速转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攻取上海起了很大的作用。陆久之说,张登就是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宣传部部长的沙文汉。

陆久之回忆说,1949年4月中旬,他忽然接到老朋友蔡叔厚的电话,请他立即到懿园一趟。陆久之知道,位于上海福履理路(今建国西路)的懿园是蔡叔厚公馆。陆久之乘坐私家轿车来到了懿园,蔡叔厚迎他入内,悄声告诉他:“稍候,老沙等一会儿就到。”

蔡叔厚所说的“老沙”,就是沙文汉。沙文汉当时除了担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宣传部部长之外,还兼任中共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副书记,这次就由沙文汉执行中共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策反汤恩伯的工作。但是,当时蔡叔厚和陆久之都不知道老沙为什么突然找他们。

蔡叔厚自1936年失去中共组织关系之后,积极寻找中共党组织。1942年他在重庆曾家岩面见周恩来、董必武,以为接上了党的关系,但是由于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共没有及时对蔡叔厚这批情报人员履行组织手续,以至于这位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一直游离于党外。即便这样,回到上海之后,蔡叔厚仍然积极在中共地下党刘少文(曾任中共中央南京局上海工委副书记)、沙文汉领导下从事方方面面的工作,多次掩护中共干部。这次,沙文汉也基于对蔡叔厚高度信任,请蔡叔厚出面给陆久之打电话。当然,沙文汉找蔡叔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蔡叔厚跟汤恩伯私交也不错:1923年蔡叔厚在留学日本时与汤恩伯相识。1926年汤恩伯回国之后,曾在绍敦电机公司里住过一段时间,蔡叔厚还给过汤恩伯经济接济。

在陆久之到达懿园不久,沙文汉来了。

沙文汉跟陆久之、蔡叔厚都是老朋友,所以他直截了当地对陆久之、蔡叔厚说:“奉党的命令,有重要任务交给你们。”

陆久之和蔡叔厚一听,当即表示,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沙文汉对陆久之说:“需要你去做汤恩伯的工作。希望他能像傅作义将军那样,明大义、识时局,举行起义!”

然后,沙文汉对蔡叔厚说:“老蔡配合久之,完成任务。”

策反汤恩伯,当然要比弄到上海防御工事图艰难得多。陆久之深知策反任务的艰巨性,也深感这一使命的重要性。

汤恩伯依然不对是否愿意成为“傅作义第二”表态

陆久之受命之后,前往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上的三井花园,那里原本是日本财阀三井集团上海总部所在地,有许多别墅。当时正值4月春浓,院子里樱花盛开,美不胜收。汤恩伯喜欢三井花园,把司令部设在那里。然而那时候汤恩伯很忙,总是在外巡视、奔波,司令部里难得见到这位司令官的身影。再说,司令部人进人出,人多眼杂,也不是合适的秘密谈话之处。于是,陆久之改为前往汤恩伯官邸蒲园。

蒲园里的佣人、厨师、司机都是陆久之帮汤恩伯寻荐的,所以陆久之对那里熟门熟路。汤恩伯夫人黄竞白也是陆久之的熟人,她告诉陆久之说,汤恩伯肩负重任,处于高度忙碌之中,很少回家,即便回家也是在深夜。

陆久之在“蒲园”客厅坐等汤恩伯,一直没有见到汤恩伯回家,心中万分焦急。他征得黄竞白同意,干脆在“蒲园”的客房住下来。三天之后,汤恩伯终于在深夜回到“蒲园”。虽然他满脸倦容,但是听太太黄竞白说,陆久之已经等候他多日,随即把陆久之请至二楼书房。

陆久之跟汤恩伯是老朋友,也就不绕圈子,直截了当对他说明来意:“司令官曾对我说过:上海是我从日本人手中接收过来的,我不会去毁坏它。但战端一开,炮火无眼,大上海将夷为废墟焦土,岂不有违司令官初衷?况身担祸国伤民的罪名,去打一场没有前途的战争,自己将今后的退路堵绝了,于仁于智,司令官都欠谋虑。”

汤恩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依你之见,该怎样?”

陆久之明确地说:“我看可走傅宜生(傅作义)将军的路。”

对于陆久之“亲共”,汤恩伯其实早已心知肚明。抗日战争初期,汤恩伯任第13军军长,要指派一位心腹担任驻南京代表。汤恩伯曾经考虑派陆久之去,但是遭到反对,最终派了别人。当时,汤恩伯指着桌子上的一个红包对陆久之说:“久之,你别让人家说你是这个颜色!”不过,毕竟陆久之跟他的情谊很深,汤恩伯从不加害于“亲共”的陆久之。

这一回,陆久之竟然成了中共劝降的说客。即便如此,汤恩伯对陆久之依然以老朋友相待,只说“容我考虑”。

汤恩伯向来反共,当年在江西,第一个攻下红都瑞金的就是他。正因为他坚决反共,所以蒋介石多次委以重任,直至这次在危急关头,任命他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也正因为这样,策反汤恩伯并不容易。

翌日清早,汤恩伯邀陆久之在蒲园散步,共进早餐。汤恩伯依然不对是否愿意成为“傅作义第二”表态,只是叮嘱陆久之在此多事之时好自为之。

“何不把蒋氏父子三个一起抓起来,立一大功!”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取南京之后,大军东进,直逼上海。策反汤恩伯的工作,更加显得紧迫,沙文汉要求陆久之抓紧策反汤恩伯。

陆久之对我说,4月26日晚上,他又一次前往蒲园——那是他最后一次与汤恩伯密谈。他记得,汤恩伯告诉他:“久之,你今后不能来了!委员长亲自到上海来了,我刚到复兴岛去接他们。”

那天下午1时,蒋介石从浙江乘坐“泰康”号军舰进入吴淞口,抵达上海黄浦江边的复兴岛,汤恩伯到码头迎接。当晚,蒋介石住在复兴岛上仅有的一幢西式洋楼里。据告,翌日要迁往汤恩伯司令部所在的金神父路。蒋介石手下特务众多,所以汤恩伯告诉陆久之,不能再来。

汤恩伯说,在复兴岛上,蒋委员长问他:“上海怎么办?”他回答三个字:“打到底!”蒋委员长说了一个字:“好!”

汤恩伯还说,蒋经国、蒋纬国随蒋介石一起来到上海。

陆久之对汤恩伯说道:“在上海,何不把蒋氏父子三个一起抓起来,立一大功!”

陆久之清楚记得,汤恩伯连声说道:“不许乱讲!不许乱讲!”

汤恩伯还说,上海难以坚守,国民党势必败退台湾。汤恩伯反过来劝陆久之随他前往台湾。陆久之连连摇头。

汤恩伯借口公务繁忙,当即把陆久之送走。

陆久之策反汤恩伯,至此画上失败的句号。

中共地下党考虑到陆久之多次出入汤恩伯司令部以及官邸蒲园,可能已经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虽然汤恩伯无意加害于陆久之,但是蒋介石手下的特务不会放过他。于是中共地下党决定让陆久之离开上海,前往日本。

到了日本,陆久之受命执行一项新的策反任务,即策反国民党当局派驻日本的军事使节团团长朱世明。就在朱世明犹豫之际,被国民党特务发觉,国民党当局免除了朱世明的驻日本的军事使节团团长之职。

汤恩伯无法抵挡中国人民解放军锐利攻势。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陆久之欢欣鼓舞,从日本返回上海,与蒋瑶光以及不愿去台湾的岳母陈洁如一起生活。

意想不到的是,1954年12月31日,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突然被捕,1955年的4月3日,中共地下工作的元老、当时担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潘汉年又突然被捕,由此爆发清查所谓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的运动。陆久之受到牵连,也被捕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1961年,陈洁如前往北京,向周恩来请求宽恕女婿陆久之。周恩来熟悉陆久之,指示假释陆久之。1962年陆久之出狱。1965年,陆久之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经周恩来特批,陈洁如于1962年获准移居香港。她到香港改名陈璐,隐居于铜锣湾百德新街。蒋介石获知陈洁如赴港,曾于1963年致函陈洁如,称:“曩昔风雨同舟,举案齐眉,所受照拂,未尝须臾去怀。”蒋介石的另一函称:“遗簪不弃。”赞扬陈洁如:“一向温良敦厚”,“不愧巾帼须眉”。可见蒋介石对陈洁如仍然颇有感情。蒋经国获知陈洁如赴港,用10万美元为这位“上海姆妈”在九龙窝打老道购买了一套豪华公寓,并通过戴安国(戴季陶之子),每月接济她500美元,使她生活无忧。

在“文革”中,陆久之被挂上“牛鬼蛇神”“狗特务”之类的牌子批斗,遭到一次次抄家,还被“勒令”在街道工厂劳动。后来,他受到中共统战部门保护,才算“隐蔽”起来。

1971年2月11日,陈洁如病逝于香港寓所。经周恩来批准,蒋瑶光赴港奔丧,从此定居香港。

“文革”之后,陆久之的冤案得以平反。1983年,蒋瑶光60岁诞辰,陆久之获准前往香港探亲,住香港九龙窝打老道公寓,生活优裕。很多人以为陆久之一去不复返,蒋瑶光也希望他能够在香港定居。然而,他在1983年11月返回上海。

《历史的绝笔》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叶永烈以与陈云夫人于若木、王稼祥夫人朱仲丽、毛泽东长媳刘松林、蒋介石女婿陆久之、陈独秀机要秘书郑超麟、“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直接交往中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图文并茂地重现了政坛人物、知名作家、艺术明星、科学大家的历史命运。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