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 Domain2.0和运营商的转型

2016-01-28 00:13 科技杂谈
  • T大

【摘要】我们可以回顾一下AT&T变化所处的环境和进程,借以观察AT&T转型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 科 技 | 杂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云晴

作者邮箱:hkyunqing@hotmail.com

作者微信号:作者微信号:hkyunqing

欢迎投稿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AT&T于2013年开始启动Domain2.0项目。

一种偏向于技术性对该项目的理解是:Domain2.0项目是一个通过SDN/NFV技术将网络基础设施从以硬件为中心向以软件为中心转变,实现基于云架构的开放网络。

但从运营商所面临的行业态势变化情况来看,这一项目的意义和目的已经超越了单纯基础网络架构变革,它更多意味着运营商在当前"云化"、"开放式架构"、"运营商快速提供服务"、"引入第三方应用能力"等环境下,从生态设计角度考虑的变化。

总体而言,实施Domain2.0项目体现了AT&T对未来运营商的发展方向的判断:"通过对网络的软件化实现公司向'软件化'公司的转变"。

 AT&T也在2014年展示了公司转型的愿景:到2020年将彻底完成网络转型,届时整个网络75%由软件组成,整个公司将变成一个"软件公司"。对大多数人来说,体量如此之大、具备大量重资产的运营商变成软件公司确实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个变化所处的环境和进程,借以观察AT&T转型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云化

首先我们要讨论一下"云化",因为Domain2.0项目中网络系统架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云架构。所谓的"云化"指的是整个信息行业中的角色都在进行云架构的调整。

从传统IT及互联网市场的实践观察可以观察到,"云化"趋势使得能够提供云服务的角色(或是能够将资源集中整合后,将能力销售给客户的角色)成为了新的信息行业发展中最大的受益者。传统的层次模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的价值链参与者需要重新在游戏规则中寻求利益点,而不仅将眼光关注于利益的竞争分配。如果原先的角色不做改变就会面临生意全盘丧失的可能。而具备云服务基础架构服务提供者(包括类似Amazon、Google、阿里云等互联网企业)、云服务软件产品提供商等则获得了大量的新增商业机会。

与之相反,电信运营商会因为云架构的部署丧失传统层次结构中的战略主导地位。电信运营商目前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多数需要依赖云平台提供商(EMC下的VM ware、Red Hat、Oracle、Sun、IBM、Cisco等)和云系统集成商(IBM、HP、Google以及极少部分的运营商包括AT&T、Verizon等),自身则以提供传输管道和管理服务为主,市场掌控能力也在下降。但如果电信运营商能够将云架构与转型战略做好结合,实现汇聚更多优质资源,做好平台层面和应用聚合层面的工作,并向云集成服务方面努力渗透,或许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AT&T很早就和IBM一起开展了云服务合作。2012年10月,IBM当和AT&T结盟向专用网络消费者提供安全共享的云服务。2014年,双方AT&T在大数据方面开展合作,致力于帮助城市和大中型公用事业机构进行大数据分析。2015年底,IBM接管AT&T公司云网络、应用程序和托管服务,双方合作进一步密切--运营商和IT企业两种角色都在朝着云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努力转型。具体到Domain 2.0项目来看,"网络云"的理念得到了加深和巩固,并统一到AT&T 的AIC云(AT&T Integrated Cloud)框架之下。Domain 2.0用AIC来强调建立共享标准网络云平台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打造一个云端网络环境。

与AT&T相类似,Verizon也在云系统集成方面开展了诸多努力:2009年,Verizon推出了云计算业务,允许大型企业向其外包技术基础设施。Verizon利用自己的网络和数据中心为用户提供并管理IT服务。2011年,Verizon收购了云计算服务商Terremark和云计算软件创业公司CloudSwitch。这两起收购迅速将Verizon在价值链中提升到云系统集成商的地位。支持云计算业务发展的机构(2006年成立的Verizon Business也于2012年更名为Verizon Enterprise Solutions)。目前Verizon Enterprise Solutions 在22个国家拥有超过200个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云服务提供和云系统集成公司之一。

AT&T、Verizon 为运营商在行业层次模型发生变化时的应对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何建设"软件企业"所需要的"云",两家公司也给出了各自的理解和实践。

SDN/NFV

要实现网络由硬件为主导向以软件为主导的转型,AT&T在Domain2.0项目中需要两项关键技术: NFV和SDN。NFV意为网络功能虚拟化。这项技术负责将传统网络硬件功能复制到软件部分,并将这些虚拟化的功能通过目录的形式存放。通过NFV,运营商屏蔽了多样的硬件设备、各类复杂的专用端口、复杂的业务和服务开通流程,呈现出来的是置于"云"中的传统网络硬件功能。在这里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通用化",也就是说专有、多样、非统一的网络能力被统一标准化了。SDN意为软件定义网络。这项技术实现的是提供给应用层软件调用的"控制器"。这一"控制器"实现调用虚拟化的网络功能,并提供给上一层次的应用。通过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数据平面的控制被从专有设备上提取出来,并且标准化,使得网络和应用的革新无需网络设备硬件升级。业务开通的速度、可靠性、灵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两项技术的实施中,运营商实现了将粗笨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灵活的软件控制部分的分离,并将资源逐步转移到更高价值的软件部分--这就是Domain2.0项目推动AT&T转化成为软件公司的逻辑。然而这个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传统的设备厂商朝向开放网络的方向(标准规范的演进和确定是一个问题)努力,而IT厂商/互联网厂商则朝向更为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方向(例如如何解决集中控制带来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努力。

另一方面,这一技术架构实施中所遇到更大的困难恐怕还是非技术性问题:目前电信运营商对现有网络的管理是分层的,各个层级的角色各司其职。而SDN网络将实现集中、跨层、跨域的控制,这与现有的网络分层、分域的管理模式截然相反。这将对运营商的组织结构、运营模式、体制机制等提出巨大的挑战。AT&T所提出的向"软件公司"转型,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也是这一方面的转变。

因此"通用"、"打破藩篱"、"集约运营"、"组织创新"这样一些关键词会在这一过程中被触及并需要得到解决。

开放式网络

AT&T的John Donovan在AT&T开发者峰会上表示AT&T计划提升现有开源软件所占比例,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从5%提升到50%。 

这一愿景指出了Domain2.0项目另外一个核心问题--开放式网络及第三方能力获取。

事实上,一些运营商很早就开始模仿互联网企业应用商店的方式,探讨通过开放网络能力拓展自身应用的可行性。例如BT的Ribbit 支持可通过 Flex/Flash、REST 和 PHP 编程环境、可访问的语音Mashup平台,用于为 PSTN/VoIP/Web 实现呼叫控制、消息传递、鉴权、路由和联系人列表等功能的API; 又例如Verizon通过联合创新实验室(JIL)提供开发商支持、SDK 和测试计划,以及 Web 2.0 Widget 的应用商店等。

在云架构逐步成为主流以后,运营商通过提供PaaS的方式实现能力平台开放。这里头又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模式:例如为开发者提供开发环境,开发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开发、部署、调试;或是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些基础的服务能力,由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客户化或是二次开发形成应用等。

然而,对运营商而言,网络能力开放并不仅仅意味着简单地将网络能力通过API、SDK等接口开放出去。更重要的是在能力开放平台之上吸引大量的认同业务开发理念、共享业务拓展成果的紧密的第三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也就是说开发者是这一模式价值链的重要环节。Domain2.0项目之所以如此重视开放式网络和开源软件,重要的原因在此。

在2013年发布的Domain2.0白皮书中,AT&T指出:"这一个项目涉及到内部、外部,帮助AT&T网络服务和网络基础架构向云化演进,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成为'未来运营商'的转化"。如今看来,AT&T正在这条路上一步步坚实的行进。很难预测AT&T是否能够最终如同计划那样转型成为"软件公司"。但"云化"、SDN/NFV以及开放式网络的演进,将成为这个项目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也将给全球运营商树立一个在当前开放、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快速业务响应需求环境中的范本。

科技杂谈已经开通文章评论

点击下方“评论”表达我的态度

【昨日文章索引】

运营商如何卡位“信息消费”

2016年的十大技术趋势

【杂谈快报】招商银行投资滴滴出行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 “科技杂谈菁英会”。

2013年度最佳IT原创自媒体

2014年度最佳新媒体人

2014年度最受企业关注自媒体

国资委微公益行动联合发起人

| 新科技 | 睿思想 |

已入驻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网易阅读

犀牛财经自媒体联盟(xinews)成员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sophie0306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