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无望
- T大
原标题:说服无望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皇宫,哪一座不是正南正北的?《礼记》中早有规定,天子负斧依,南向而立。所谓斧依,就是一面绣着斧形图案的屏风。天子背靠屏风,面南而立,也就是说,天子必须面对正南。他不明白,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中轴线果真那么重要吗?皇上一旦知道了真相,怪罪下来,被砍头的就不止阮安一人,所有参与设计营造的大臣都要受到牵连。洪武年间兴建临濠宫城,工匠们受人蛊惑,在宫殿下偷埋咒符,谓之“厌镇法”,试图以此诅咒大明,洪武帝闻之大怒,诛杀了数千名工匠。这条偏了的中轴线,比那些“厌镇法”更能让人联想到不祥之兆。寻常百姓将房子建偏了,心里都会别扭,更何况是皇家营造宫殿。
他试图说服阮安,舍弃那条中轴线,营造一座端端正正的皇宫。阮安是个不善言辞之人,能不说就不说,非说不可了,也就是几句话,言简意赅。他肚子里有学问,但却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蔡思诚几次三番地劝说,把他逼急了,竟然像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出了一直憋在心中的话:“师弟精通木艺,对建筑了解甚少。其实,中轴线古已有之。唐宋两代的皇宫之前,都有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唐长安城皇宫从承天门到朱雀门的御街以至直通明德门的大道,已初现中轴线之雏形。至于宋汴梁的中心大道,则从宫城宣德门经过内城南面的朱雀门直达外城南面的南薰门,长达二百多步。至元大都,中轴线已形神兼备:丽正门内千步廊长七百步,从棂星门至崇天门为二百二十步,共计九百二十步,折成里数,则长达三里。皇宫之后,由厚载门往北直通中心台也是一条大道,与宫前大道相对延伸。
刘秉忠的设计,不能不令人惊叹!这条中轴线,巍峨起伏,气势万千,南北笔直,一气贯通。“师弟呀,这正是历代梓人所梦寐以求的,怎能舍弃这条中轴线而另起炉灶呢?”这番话,犹如一座大山,横亘在蔡思诚面前。蔡思诚本与阮安为一师之徒,自认为对他极为了解。如今,阮安的这番话,才叫蔡思诚真正认识了阮安。阮安的学识之深,境界之高,就像站在泰山之顶,令蔡思诚望尘莫及。见蔡思诚陷入沉思,阮安长长地叹息一声,又说道:“师弟,我手中的这支笔,重如千斤呀!每画一笔,就画出去千万两银子,就画出去多少百姓的血汗呀!”
蔡思诚知道说服阮安无望,虽然觉得阮安说得在理,但那些“理”与性命比起来,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可是,阮安后面说的这一句话,又叫蔡思诚颇不服气:“师兄,你为何至今仍如此迂腐!历朝历代,皇家营造百工,何时计算过工本?就拿烧制官窑瓷器来说,一窑瓷器出窑,稍有瑕疵就要当场摔毁,毁掉的瓷器不计其数。皇上用的器物,必然是完美无瑕的,何况是皇宫。师兄要在营造皇宫上为皇上省银子,你不觉得可笑吗?”(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