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环境里,松材线虫4天完成一个世代

2016-04-19 03:22 新快报
  • T大

原标题:在30℃环境里,松材线虫4天完成一个世代

日期:[2016-04-19] 版次:[A16] 版名:[发现广州] 字体:【大中小】

●天牛成虫诱捕器。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松针精油,混合无水乙醇调配成定位型引诱剂,在松墨天牛羽化高峰期使用,平均50亩松林挂放一个诱捕器。

●天牛成虫诱捕器。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松针精油,混合无水乙醇调配成定位型引诱剂,在松墨天牛羽化高峰期使用,平均50亩松林挂放一个诱捕器。

●由于树的有效营养成分、产卵时间等因素制约,天牛从卵孵化出幼虫需十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

●由于树的有效营养成分、产卵时间等因素制约,天牛从卵孵化出幼虫需十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

●打孔注药也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一种方法,正是这样陈纪文才挽救了这棵古松的性命。

●打孔注药也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一种方法,正是这样陈纪文才挽救了这棵古松的性命。

天牛成虫从蛹内飞出来之后急需补充营养,它们喜欢食用健康的一年生松枝的韧皮部,此时线虫就爬出天牛的气孔,从树皮的伤口处爬进去,马上进食。”

——生物工程师 陈纪文

4月中旬的一个雨天,记者随同生物工程师陈纪文来到从化流溪河森林公园,由于塌方我们未能上山,所以我们只在山脚下查访了那几棵古松。沿着车道往上走大约100米拐到一条小路上,一株褐黑色的松树赫然而立,很显然,它已经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不远处,是另一棵约300年的古松,树干上布满了土黄色的针孔,依然枝繁叶茂,这是陈纪文从病中救活的其中一棵。这些松树早年都得了“癌症”,致癌物质是一种外来物种——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上世纪入侵中国

松材线虫原产地是北美洲,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200万年前伴随着寄主和传媒的进化一起进化,如今该地区达到了自然的平衡状态。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情况却不容乐观。亚洲地区发现松材线虫的最早记录是1905年在日本长崎,后不断扩展、蔓延,1979年致损失松木243万立方米。

其实,松材线虫并非我们视野里的常客,因为它的成虫虫体长只有1毫米左右,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见到它的真实面目,此外,它的生活方式也很隐蔽;但是它对松树造成的伤害却曾经大面积地占据我们的视野。

我国是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256棵松树染上了松材线虫病,以后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几乎毁灭了在香港广泛分布的马尾松林。广东地区是1989年在深圳首次发现,广州市是2006年在流溪河林场发现,当年发生松材线虫病范围1302亩,至2008年扩大到13236亩,两年时间扩大到10倍。

1998年-2000年,国家级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项目落户广东,陈纪文作为一名病虫害防治专家参与其中。

“当时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挑战性”,陈纪文回忆当时情况时,首先说了这么一句。今年74岁的他,早年从广外病虫害防治专业毕业,一生都在跟各种各样的害虫打交道。当时,松材线虫病被视为“我国有史以来森林最危险的一种生物灾害”。

调查纠正对天牛的错误认识

“在南方,松材线虫主要是依靠松墨天牛成虫来进行传播的,主要是在天牛补充营养和产卵期间,从而造成松树染病。”陈纪文说,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引发他对松材线虫的思考,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进行防治。当时对于天牛也有不少错误的表述,比如有人认为天牛在松树的树根上产卵,每年孵化2-3代,一次可以飞行一公里以上……

生态学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到生物本身,以及它们食用的原材料和营养物质。因此,研究松材线虫的防治方法,其传播媒介天牛是不可绕开的一环。“当年,也就是1997年左右,施工队伍上山去清理枯死松木,我也跟着上山,去做调查”,陈纪文说,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摸清了天牛的生态位,“推翻了当时的一些错误的表述,我用调查法得出了一些事实,天牛是在树冠上产卵而非树根,一次飞行不超过200米,此外一年孵化一代为主。”

那么,松材线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如何通过天牛传播的呢?每年秋天,10月份左右,松材线虫在枯死的松树上发育成分散型幼虫,其中一部分虫体体壁变厚,首尾呈现胶体状,变成耐久型幼虫,准备过冬。这些能够过冬的只占到1%左右,99%以上的幼虫全部死亡。“耐久型幼虫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低温的特性,它们可以爬到天牛的身上,”陈纪文说,“每年4-9月份,天牛会陆续到生长不正常(染病、火烧、雷劈、人为等)的松树上产卵,由于树的有效营养成分、产卵时间等因素制约,从卵到幼虫需十几天到几个月的时间。羽化之前,蛹内CO2的浓度远远大于树体,这就相当于释放了一个信号,松材线虫纷纷聚集到周围,俟机爬到天牛的气孔里,每只天牛都可携带成千上万条线虫,最高的纪录是日本发现的一只天牛携带了27万条。我自己观察记录的结果最多的是一次从天牛气孔里分离出了3.8万条线虫。”

“天牛成虫从蛹内飞出来之后急需补充营养,它们喜欢食用健康的一年生松枝的韧皮部,此时线虫就爬出天牛的气孔,从树皮的伤口处爬进去,马上进食,”陈纪文接着说,“如果温度超过28℃,线虫幼虫很快就会变成成虫,然后雌雄交尾、产卵,在30℃的温度环境里,它们4天就能完成一个世代。线虫属于卵胎生,生出来的时候就是一龄幼虫,正常寿命通常是不到一年。产卵期集中在4-9月份,温度低于25℃就会停止产卵。虽然它们的繁殖速度快,但是成活率不高,死亡率超过98%,这也是低等生物的一个特性。”

清理枯死松木技术性很强

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输送营养成分的筛管中,大量繁殖后可以遍及整棵树,造成筛管堵塞,蒸腾作用降低,植株失水,“表现特征首先是失绿,接着变黄直至红褐色,导致松树死亡。”

病树干枯死亡后,针叶却并不脱落,此时树体上一般有多种害虫栖居,所以这也是松材线虫病防治过程一个重要的步骤:枯死木处理。

“在防治松材线虫病的过程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对天牛错误表述外,施工技术也缺乏针对性,清理枯死松木也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很多人只是当做赚钱的活儿,并未认真对待。导致带有线虫和天牛的枝条遗留下来,”陈纪文无奈地说道,“松材线虫病中心发生区的所有松树枯死木都属于清除的对象,枯死16个月以上的统称为朽木,仅进行伐除,不用作其他处理。”

其余的怎么处理呢?为此,陈纪文发明了套袋熏蒸法,“伐下来的枯木去皮,纵向连砍数刀,间歇喷洒虫线清乳油,树干锯成100-150厘米长,放进薄膜袋里,用磷化铝熏蒸,可以熏杀传媒昆虫和松材线虫。”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