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它们都诞生于共和国的“一五”期间,其建设模式基本克隆前苏联的工业规划布局,厂区、家属区及职工医院、食堂、学校、幼儿园连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区域,我们把它们统称之为老“国企大院”。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昔日热闹非凡的国企大院,连同它昔日的辉煌一起渐渐消失,直至被时代湮没……主编摄影:史玉琨 实习摄影:刘嘉炜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南昌洪都集团前身为南昌洪都机械厂,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就诞生于此。在抗美援朝时期,洪都机械厂也是志愿军空军军工维修企业。图中的米格15,就是志愿军军机在洪都机械厂维修的场景。而现在,洪都大院也是在南昌市区仅存的两个国企大院之一。

  • 最后的国企大院

    洪都大院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第一批住宅楼及厂区、家属区规划全部由苏联专家提供的图纸进行建设。统一规划成当时社会主义国家通用的大院风格。尖顶青砖的房屋,透着一股浓浓的前苏联风格。

  • 最后的国企大院

    由于现在的洪都集团属于军工企业,担负着许多国防工业制造的任务,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成立的那批国企中,属于效益还不错的企业。那种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服,下班时一起涌出工厂大门的场景,如今也只能在洪都大院见到了。

  • 最后的国企大院

    走在洪都大院老区里,仿佛时光穿越一般回到了五六十年代。在苏式的国企大院里,体育场是必备配套设施,现在还保留的标语和主席台让人仿佛看到这里当年的风貌。

  • 最后的国企大院

    除了体育场、国企大院里还有属于自己企业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甚至公园。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的幼儿园和学校已经融入地方,医院也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只有洪都公园依然是静静地矗立在大院的角落里,和以往相比这里落寞无比。要知道在以前,这些地方,有单位工作证才能进入,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在现在的洪都大院里,计划经济时代的生活方式早已一去不复返,只剩下那些标志性建筑——苏式住宅楼。这些老房子,如今可能有些阴暗、潮湿、破旧,居住在此的大都是第一批入厂的老职工。他们是国企大院里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载体,他们和这些房子一样都承载了一段段的记忆。

  • 最后的国企大院

    82岁的胡爷爷和老伴,就住在洪都大院里第一批建成的苏式楼里。老人家20岁不到就来到了当时刚刚成立的洪都机械厂工作。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了仓库的组长。当时志愿军的拉9、拉10、米格15等战机都经过他的双手得以修复。

  • 最后的国企大院

    胡爷爷说,这些房屋在建厂之初用于苏联专家和中国工人居住,当时规划了6个区。每栋房子都是由青砖砌墙,木头作地板。苏联人带来的图纸,由武汉第一建筑公司负责施工。60多年风吹雨打,墙体都没有发过裂,只是木头地板需要缝缝补补。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在建筑的外观上和细节上,也随处可见当年苏联老大哥的审美风格。后来,苏联专家撤走,中国工人也开始使用自己设计的建筑图纸,这一批苏式建筑成为了宝贵的“孤本”。

  • 最后的国企大院

    住在隔壁一栋楼的王奶奶,在60年代和老伴结婚从此成为了洪都家属,在苏式楼住了50多年。王奶奶说,这种苏式楼厨房厕所是和卧室分开的,每户都要穿过走廊才能到厨房做饭或上厕所。

  • 最后的国企大院

    所以直到现在,许多住在这里的老居民还保留着用痰盂马桶的习惯。而在这里长大的年轻人,因为受不了这里环境,大多数都搬出去了。

  • 最后的国企大院

    末了,王奶奶对凤见摄影师说:“孩子们都叫我们搬出去,但最舍不得的还是这些老邻居。在大院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同事,大家有什么事都好照应。”如今,随着南昌航空城的建设,洪都集团已经开始陆续搬迁至城外,这些苏式老住宅也总有一天只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在计划经济时代,南昌人的婚姻观是“女嫁洪都,男找江纺”,意思是洪都机械厂里男多女少,江纺则是女多男少。江纺始建于1953年,1954年4月正式投产,最初名为江西棉纺织印染厂。顶盛时期,有近万名女工在厂区生活和工作,她们心灵手巧、勤快能干,是很多男青年择偶的最佳对象。

  • 最后的国企大院

    一晃眼,时光冉冉,60多年过去,当年的纺织巨头已经被市场经济冲得七零八落。当年,许多男青年守着等姑娘的大铁栅栏,都已经锈迹斑斑,杂草丛生。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只有厂区内的青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有无数的职工骑着自行车,从这里上班下班,度过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 最后的国企大院

    “那时候啊,我们才20出头,常常和洪都搞联谊会,他们男同志多,我们女同志多,许多同事都嫁到洪都去了。”住在江纺大院里的曾奶奶,看着自己住了50多年的老房,回忆起年轻时候的美好时光。

  • 最后的国企大院

    “你看这房上,还有当年毛主席语录的痕迹。和洪都一样,我们这的房子也是苏联同志来援建的。最早的一批是三层楼的,每层5家,我们叫这种房子叫‘15家’,江纺现在还有10栋。”曾奶奶对凤见摄影师说。

  • 最后的国企大院

    “以前,吃饭有单位食堂,洗澡有单位澡堂。所以住宅楼里,厨房和卫生间都统一盖在了楼房的一角,也是和卧室分离的。并且面积特别小,厕所也是公用的。”曾奶奶一边做饭,一边向我们介绍她的厨房。

  • 最后的国企大院

    除了苏式楼之外,在江纺大院里,还有三栋红砖盖起的老楼子。它们和苏式楼一样,也诞生于建厂初期的50年代。这就是当年给单身职工居住的单身宿舍楼。

  • 最后的国企大院

    今年六十多岁的李阿姨一边站在走廊上做饭,一边告诉凤见摄影师:“这里之前都是给厂里单身的职工居住的,后来厂里住房紧张,像我这样的住房困难户就搬到了这里。因为单身宿舍没有厨房,所以我们只能在走廊上做饭。

  • 最后的国企大院

    楼下锈迹斑斑的电铃,仿佛还在诉说那个年代独有的集体生活。这里和学生宿舍一样,每天上班前,值班室会打铃喊大家起床,值班人员还会监督大家的作息时间。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这里的生活类似于大学。

  • 最后的国企大院

    继续走在江纺大院里,一栋栋老式的建筑在提醒你这里当年的辉煌。而在市场经济下,国企福利房的终结,象征着全民福利制度的国企大院也渐渐离我们远去,随之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 最后的国企大院

    在经济高速腾飞的今天,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大都自由选择商品房,散落在这城市的各个区域。而记忆中的国企大院则更多的代表着一代人如亲人家族般的群居,代表着青春、童年、以及邻居、同事之间的那份感情。对于新一代人来说,它更是一种让人仰望的记忆。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