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学院:读鲍勃·迪伦的诗,像读荷马和萨福

2016-10-14 03:37 武汉晚报
  • T大

原标题:瑞典文学院:读鲍勃·迪伦的诗,像读荷马和萨福

其实昨晚7点,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不少人以为是进错了页面,网上介绍的鲍勃·迪伦的第一身份是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身份排在其次。

在确定不是音乐奖后,相信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炸了锅:“歌手都得了文学奖,看来村上春树是时候拿下格莱美了”“看来跑步不行,得唱歌”……

那么,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答案,是不是真的如迪伦的成名曲《答案在风中飘》那样,从风中飘来一般不好捉摸?为何会颁发给一个音乐人?其实从迪伦的知名度上来说,这次诺奖的颁发不算冷门。放到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迪伦在大众中的影响力都名列前茅。

看看诺奖评委会的颁奖词,就知道迪伦是以诗人身份获奖的。有人说他是凭借《像一块滚石》自传获奖的,其实也是误解,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表彰特定作品,而是对获奖人文学成就的肯定。

那如何理解他的诗人身份呢?

其实迪伦迷恋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于是干脆将本名改为了如今这个传遍世界的名字。迪伦的成名曲《答案在风中飘》曾在“反越战运动”中席卷美国,这首歌曲也多次出现在《阿甘正传》等影视作品中,可以说这首歌曲被那个年代的人奉为精神上的“国歌”。其后,迪伦的不少作品都成为了美国民谣史上的里程碑。

迪伦还曾将自己的创作进行归纳,出版了一本《歌词:1962—2011》,既表明了他诗人的那一面,也是他创作持久的证明。

诗人艾伦·金斯伯格也曾以“迪伦是最棒的诗人”来评价他,“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普利策奖称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歌词创作中有非凡的诗性力量”。

为了表彰迪伦为音乐史做出的突出贡献,权威音乐杂志《滚石》将他列为“史上最伟大的100名词作者”榜单首位。他1965年发表的单曲《像一块滚石》也被列为“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第一名。

他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出版就受到热捧,这本书被评论家与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相提并论。

在回答“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上认为是文学的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的提问时,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的答案是:“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的时候,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记者钟磬如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