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每周只需工作15小时?
- T大
原标题:2030年,每周只需工作15小时?
书名:金钱与好的生活 作者:【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 译者: 阮东 黄延峰 出版者: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8月
赵青新
人们似乎一直都在忙,每天工作八小时之外,没有人愿意闲着,忙碌让人有安全感,闲着则让人恐慌。
“想象有这样一个世界:大部分人每周只工作15个小时。但是,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会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公平地加以分配,所以,他们的工资跟现在一样多,甚至更多。清醒的时候,人们更多是在休闲,而不是忙于工作……”这是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0年发表的文章《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中所做的展望。
凯恩斯说,100年后,也就是2030年,大概就可以实现这个设想了。但是,2016年即将过去,2030年就在眼前,凯恩斯的蓝图似乎遥遥无期。这是为什么呢?曾经以写作《凯恩斯传》闻名的英国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和他的搭档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共同撰写了《金钱与好的生活》,试图解析凯恩斯预言失败之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恩斯在伦敦附近的布鲁姆斯伯里加入了一个由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组成的朋友圈,他在其中感受到了艺术家和自由自在之人的自发的、愉快的生活态度。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很重要。他认为美好生活的愿景就是将这种生活状态扩散至整个社会。这就是写作《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的动机。这篇文章充满了对劳动、美德、智慧的赞美,这种对人间乐土的假想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迄今,从来就不缺少,呈现出乌托邦的色彩。但这并不等于说凯恩斯就只是空想,即使是破裂的镜片,依然可以折射思想的光芒。
这篇文章在当时就被广泛阅读和争论。凯恩斯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他显示出对资本主义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强烈喜爱;另一方面,他对这种经济增长的来源极端反感。凯恩斯指出,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卓越表现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人类正在摆脱过去时代的经济束缚,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当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必须不停劳作,那么,我们将如何消磨时光?两位作者在书中引述了麦克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沉溺于“欺诈、奢侈和骄傲”,但通过“国家的手腕”,它们成功地将这些“恶行”转变成工商业的“利益”。凯恩斯的错误是低估了资本的贪婪性,他极力将技术理性与美学伦理融为一体,但资本的逐利本能往往只会演绎出“失控的浮士德式交易”,这意味着,“为了得到好的结果,这种文明将坏的动机放出了牢笼”,对凯恩斯而言,这是他难以承载的道德负担与精神枷锁。
凯恩斯的问题是一记锤子,敲碎了资本主义表面的进步,促使人们去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比如,劳动的意义。凯恩斯将劳动作为一种获取手段,但凯恩斯忽视了,劳动本身是可以作为目的的。每周工作15小时就是幸福吗?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何谓“幸福”。两位作者在书中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地阐释西方哲学的幸福概念。但在我看来,幸福以及“好的生活”都是因人而异的。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幸福并不难觅,它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人喜欢工作带来的充实、社交与成就感,这种自觉劳动不应该被排除在凯恩斯的想法之外。
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这样描述他的朋友库尔特·里茨勒:“他的思维活动的特点是高雅且认真地利用休闲时间,而不是忍受工作的折磨。”这句引人深思的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休闲。说起来,现代人拥有的休闲时间并不少。但是,假期挤在人堆里在各景点奔跑,是一种好的休闲吗?就连貌似精致的高尔夫球,其实也担当着社交的任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人们似乎一直都在忙,每天工作八小时之外,没有人愿意闲着,忙碌让人有安全感,闲着则让人恐慌。凯恩斯将消除这种恐慌的希望寄托于国家福利,但从欧洲高福利国家的现代发展来看,显然问题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