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点评
- T大
原标题:■大事点评
银行业不良率1.75%
事件: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日前透露,当前中国银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75%,总体风险可控。
点评:不光是监管部门的信息,实际上,息差压力趋缓、资产质量边际改善,这也是三季度银行业绩表现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不良生成速度趋缓主要是银行控制过剩产能行业信贷投放、加码按揭、加大债券投资力度的结构调整综合结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良生成速度的放缓并不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的警报解除,在目前经济持续探底的背景下,银行不良仍将长期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马文婷)
上市银行高管变动频发
事件:日前,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银监会关于工商银行谷澍任职资格的批复》,银监会核准谷澍担任工商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加上平安银行行长日前的变化,今年上市银行董事长或行长变更已经达到了10个席位。变更超过了原16家上市银行32名董事长、行长的三成。
点评:内部系统调动以及退休成为了变更的主要原因,虽然变动频发,但是纵观当前银行业高管的变动,大多是行长被提名为董事长,或者是资深的银行家在不同银行间调任,因此对于上市银行的业务稳定应该是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不同银行间虽然有差异化定位,但是核心模式还是共通的。
上市公司扎堆进军保险业
事件: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今年已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备设立保险公司的公告。
点评:保险行业保费增长率每年以20%甚至更高速度增长的利好,各路资本汹涌而至。一方面,由于保险牌照具有稀缺性,在企业搭建金控平台的过程中,保险牌照是关键一环;另一方面,因为保险资金具有长期稳定性,而且获得成本较低,能够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流。事实上,今年以来保险牌照的审批速度也正在加快。保监会行政审批结果公布显示,2016年共有15家保险公司拿到了牌照,已经超过2015年的13家和2014年的8家。不过,不得不提醒广大后来者的是,在保险行业中,基本保持着“7年亏,8年平”的现状,也就是说,即便取得保险牌照,想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并不现实。
(牛颖惠)
低利率对保险业发起挑战
事件:华宝证券研报预计,人身险新规之下,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逐步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为将受到显著遏制。未来万能险结算利率不改下行趋势,且下行速度将快于以往。
点评:8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为4.799%,环比下降0.85%,降幅明显。众所周知,保险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于“三差”,死差异与费差异在短期内一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而利差益受到国家政策影响明显。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理财类保险收益下降,也会对保费收入形成一定挑战。并且保险产品定价利率过高,而投资收益减少,往往会使得保险公司估值降低。 (牛颖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