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岳麓秦简:书写在竹片上的真实秦帝国(图)
- T大
走近岳麓简· 序章
简牍作为古代书籍的主要形式,在纸张普遍行用之前的千余年中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对知识的传承,书册制度的发展,帝国文书行政的运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书籍雕版印刷的兴起,引发了书册制度的革命,昔日厚重的卷册,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仅能从文献记载中搜寻其模糊身影。幸而地不爱宝,20世纪以来大量简牍不断出土,不仅让我们触摸到千百年前的书籍实物,也感受到简牍穿越千年时空带来的文化厚重感,更为我们探秘古老帝国的历史提供了一把钥匙。岳麓书院藏秦简是继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湘西里耶秦简之后秦简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研究秦代法律、职官、地理、数学、习俗等均有重大意义。鉴于此,岳麓书院新媒体工作室决定推出新栏目——《走近岳麓简》,对岳麓书院藏秦简进行跟踪报道,旨在使公众认识岳麓简,了解新材料,对当前国学显学之一“简牍学”的价值与意义有更全面的认识。
入藏鉴定
资料图
2007年12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性地购藏了一批珍贵秦简,据整理者介绍这批竹简从香港运抵书院时共分大小八捆,用加湿塑料薄膜包裹,经揭取,这批秦简共2100个编号,其中相对完整的有1300余枚。2008年8月香港一名不愿留名的收藏家将其收藏的76个编号的秦简无偿捐赠给书院。至此,岳麓书院藏秦简(简称岳麓秦简)共有2176个编号。据岳麓秦简整理负责人陈松长教授介绍,岳麓秦简购藏后首先请荆州市文保中心专家主持,将简送往武汉大学测试中心进行科学的比对和检测,结果证实为早期竹材。此后,邀请国内秦汉简牍研究著名专家如李学勤、张光裕、胡平生、李均明、彭浩、陈伟等先生鉴定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批珍贵秦简,是对已有秦简牍的极大补充。
形制内容
岳麓秦简较完整的1300余枚简中,绝大部分是竹简,仅有少量木简(约30个编号)。简长有三种:约30厘米、27厘米和25厘米。简宽为0.5—0.8厘米。简的编绳类型有两种:两道编和三道编。从简上残存的编绳痕迹可以发现这批简的编联书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先抄写后编联;另一种为先编联后抄写。岳麓简简册的编联与书写形式,为我们研究古代书册制度提供了实物参照。关于岳麓秦简的内容,陈松长教授最先作了介绍,后经反复探讨最终厘定为六大类:《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数》、《为狱等状四种》、《秦律、令》。其中,《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三种是根据简背上的题名所定,其他四种题名是整理小组据各篇内容暂拟。
资料图
《质日》,共160余个编号,多数简较完整,简文据其干支编号排序。岳麓秦简《质日》简共三种,分别为秦始皇“二十七年质日”、“三十四年质日”和“三十五年私质日”。内容与形制类似于历谱,详列全年日干支,并在每日干支下记事。它是秦代官吏外出公干的行程、日期和住宿地等方面的记录。此外,周家台秦简、银雀山汉简及尹湾汉简中也有类似文献的出土,这为探讨此类文献的性质及用途提供了可参证的材料。
资料图
《为吏治官及黔首》,共80余枚简,其形式大部分为上下三栏和四栏抄写,三道编。内容大致是为官的处事原则、评价准则、日常工作规章、官员的品德修养等。主要记述为官的道理,其中有与儒家典籍相似的为吏格言。该篇与之前睡虎地秦简中的《为吏之道》虽文句不同,但内容相类。整理者认为应是秦代宦学教材的又一版本。其中许多为吏为官的格言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资料图
《占梦书》,共约48枚简,据整理者介绍,共有两种书写形式,一种是不分栏抄写,内容为利用阴阳五行学说进行占梦的理论阐释;另一种分两栏抄写,内容为梦象和占语。其书写形式和内容与睡虎地秦简中的《日书·梦》全然不同,因早期传世文献中占梦文献大多亡佚,故岳麓秦简《占梦书》乃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占梦文献。
资料图
《数》,共236枚简,另有无编号简18枚。岳麓秦简《数》是一部古代数学文献,《数》中大量算题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有关,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是现代所知最早的数学类文献之一。
资料图
《为狱等状四种》,共252枚简(拼合后总数),简材质为竹、木两种,主要内容为秦王政时代的司法文书。“为狱等状”是秦代司法文书的集成,“四种”指分别以四种形制收录的三类司法文书。是由不同地方的守丞对有关形事案例奏谳、审议和裁决的记录。从内容上看其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有较密切的承继关系,可相互对读,对秦代奏谳制度研究有重大意义。
资料图
《秦律、令》,这部分内容在岳麓秦简中占比最大,是关于秦代律、令的法律文本摘录,其中有19种律和20余种令,如金布律、田律、仓律、置吏律及内史郡两千石官共令等。很多律、令名都是秦简中首次发现。大量令文和比的出现,说明秦代律、令并行的历史事实。
价值研究
出土文献对研究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世文献缺失的记载,往往见之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中有记载的,也常常可以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岳麓秦简的重要作用和研究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从历史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书法学几个方面简单介绍其重要作用和研究意义。
(一)岳麓秦简与秦代历史研究。
史料中秦代记载相对较少,而且在秦简牍未出土前,秦代的出土文字材料也很有限,很多材料内容相对单一,比如现在所能见到出土秦代文字材料数量最多的是封泥,但这种文字材料主要是几个字的官玺私印,所以其作用相对有限。秦简牍是秦代所用的书籍,含有无尽的有待探索的文献信息。比如岳麓秦简中有明确的纪年朔日,有些则首见,可以填补历日研究的空白。再比如,岳麓秦简中的狱校律、奔警律、兴律、具律等律令内容,都是不见于其他文献记载,对研究秦代的法律有极大的作用。
(二)岳麓秦简与文献学研究。
岳麓秦简因为抢救及时,其保存情况比较完好,简的形制、编绳痕迹、背划线都非常清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恢复原简册原貌,使我们今天能看到秦代书籍情况,这对探索古代文献的形制、源流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简中的抄写方式、标点符号、段落安排、标题位置等,对研究古代文献都非常有价值。
(三)岳麓秦简与语言文字学研究。
岳麓秦简属于新见秦代文献,对语言文字研究必然有特殊的价值。依据传世文献考察研究秦代的语言文字,由于材料大多属于正史材料,而且几经转折修饰,所以通过传世秦文献很难考察到秦代语言文字原貌,而岳麓秦简则不存在传抄失真问题,保存了秦代文献的原始语言面貌。在文字上,以前文献说秦代以小篆统一文字,但我们看到岳麓秦简上的文字与小篆还有很大区别,通过岳麓秦简看到秦代当时书写的真正文字形态。
(四)岳麓秦简与书法学研究。
墨迹书写的文字是研究书法的最直接材料。以往在秦简牍未出土前,研究秦代书法基本依靠转刻的文字材料。经过摹写、传刻、转拓,呈现给研究者的文字已经不知经过了几人之手,依据这种材料研究很难得到真实结果,秦简牍的出土改变了书法研究材料的局限。岳麓秦简不仅是一手的秦代墨迹材料,而且区别于其他秦代简牍的是,岳麓秦简由多名书手抄写,造成书写笔法丰富、风格多样的状态,这对研究秦代书法十分难得宝贵。文献的价值是无穷的,岳麓秦简的重要作用和研究意义还有很多,比如岳麓秦简中的《数》书记载了古代勾股算题、合分与乘分、体积计算等等,对研究中国古代数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岳麓秦简中律令内容,不仅对研究秦代的法律有重要价值,其中奴隶、官吏的处罚、徭役、迁徙流放等情况,对研究古代的奴隶身份、官府机构运作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整理出版
岳麓秦简目前已整理出版四卷,《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内容为《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占梦书》。《岳麓书院藏秦简》(贰),为《数》书。《岳麓书院藏秦简》(叁),为《为狱等状四种》。《岳麓书院藏秦简》(肆),为《秦律、令(壹)》。《岳麓书院藏秦简》(伍)目前正在整理中,预计将在2018年之前完成全部岳麓秦简的整理。
部分研究成果
研究平台
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
2014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为2011协同创新平台——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该中心由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牵头,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合称“九校一院一所”)协同建立。中心以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与裘锡圭先生任主任,由“九校一院一所”协同组建,聚合了出土文献及相关领域的主要力量,打破传统,实施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使我国以出土文献研究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岳麓书院成为2011创新平台的协同单位也使湖南大学的文科实力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此,湖南大学专门成立了“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作为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实体,同时,任命陈松长教授为中心主任以主持工作。现在,湖南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陈松长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主持下,已组成了一个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博士后2人、博士4人的研究团队,正在全面开展以岳麓秦简研究为主的简帛研究,可以期待,随着该中心协同创新研究的全面展开,必将进一步提高湖南大学在出土文献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
来源:“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