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菜窖静悄悄
- T大
原标题:这里的菜窖静悄悄
▲西四环南路63号院内整齐地排列着数百口菜窖,院里的每家住户都配有一口
▲掀开一口菜窖的盖板,能看到里面密布蛛网,周围满是落叶,说明荒废已久
▲院里只有极少数菜窖还在使用,其中一口堆着成摞的冬储大白菜
▲进出2.2米深的菜窖比较费力,这也是很多住户弃之不用的原因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刘施) 每年入冬的时候,购买并储存大白菜曾经是北京人的头等大事。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餐桌日渐丰盛,“买一次,吃一冬”的冬储大白菜基本淡出了百姓生活。 近日,《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走进西四环南路63号院,大院里数百口荒废的菜窖,为这座城市存储了物质匮乏年代的难忘记忆。
现场探访 楼前成排菜窖 里面难觅菜影
丰台区北大地附近的西四环南路63号院,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座家属院。5层的红砖板楼,看起来极为寻常,但楼门前数百个排列整齐的正方形洞口,让这座大院显得与众不同。
这些洞口下方就是菜窖,作为大院建造之初的配套设施,每户居民都享有一口构造规范的菜窖。楼间的绿化带上,三个一行、五个一列组成的菜窖群,仿佛一眼眼沉默的老井,见证着大院的历史。
菜窖边长0.7米的正方形窖口,由水泥砌筑而成,上扣带锁铁盖。窖深2.2米,通过铁梯上下进出。窖内面积约两平方米,普通成年人在内可伸直腰板、活动自如。四壁由红砖砌筑,墙壁上镶木质隔板,以便储物码放。窖口一旁还设有通风口,整体设计简洁合理、朴实无华。
已到了冬储大白菜的时节,这里的菜窖却几乎都是空荡荡的。菜窖周围枯草丛生,窖口的铁盖多有遗失。荒废的菜窖内蜘蛛网纵横,积满枯枝烂叶,甚至建筑垃圾,很难找寻到大白菜的踪影。
据小区居民介绍说,这些菜窖没人管、没人问,不少铁盖被人偷走卖钱。现在年轻人都嫌储存大白菜太麻烦,上岁数的人也不愿再爬上爬下,而且社区菜市场已经开到了家门口,居民更喜欢“现吃现买”。“生活好了,冬储大白菜的历史该翻篇儿了,菜窖也都没用喽。”一位居民对记者说。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走遍63号院,看到这里的菜窖足有数百口之多,但只有极少数仍在使用,绝大多数菜窖都已荒废多年。
居民回忆 每家分配一口 像买房送车位
大院里的住户秦先生回忆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63号院的楼房陆续建成,每家每户都分配有一口大小完全相同的菜窖,“就跟现在买房送你个车位似的。”
老秦说,以前每年一到11月,满载大白菜的农用车,一辆辆开进大院。用不了几天,各家的菜窖便被塞得满满当当。胡萝卜、土豆放在菜窖的最底层,上面搭块木板,把耐冻的大白菜摆在最上面,菜窖里的冬储菜吃到来年六月都不成问题。
那时候,冬储大白菜是一家人整个冬季的当家菜。“天寒地冻的季节里,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喝上一碗热白菜汤,别提多舒坦了!”老秦咂么着嘴说。他还用相机从里到外记录下这些菜窖的影像,“或许哪天大院搬迁了,这些菜窖就没了。拍点照片算是为大院、为那个年代留下点回忆吧。”
记者发现,63号院里住的除了老北京人,还有很多山东、河北来的北方人,他们几乎都经历过冬储菜的岁月。但对于门前的菜窖,从必不可少、到弃之不用,大家都已顺利过渡。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秘书长梁欣立介绍说,在冬储菜的年代里,单位食堂、农村都挖有菜窖,但像63号院这样大规模的菜窖群并不多见。菜窖荒废的现状,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方式的改变。
上午,63号院物业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菜窖的利用率很低,只有少数老人还在使用。院里正在建设,这些菜窖可能会逐渐消失。
记者手记 菜窖见证城市变迁
菜窖,即我国北方用来储存蔬菜的地窖。近年来,随着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成熟,以及南菜北运的形成,北方冬季蔬菜品种供应愈加丰富,冬储大白菜的生活习惯,逐步淡出北京人的生活,63号院这样的菜窖群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北京,很难找出这样的小区,上千口菜窖虽已荒废,却是北京城冬储菜年代的独特记忆。
文/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刘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