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错金银战国牺尊

2016-11-28 14:25 齐鲁晚报
  • T大

原标题:[镇馆之宝]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错金银战国牺尊

□周东升

“齐国最富,楚国最大,秦国最强……”这是史学界对战国七雄的一致评价。临淄作为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成为当时东方最大、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入藏于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的一件战国牺尊,不仅造型独特,生动神秘,而且完美展示了错金银技艺的最高水准,因而被称为国之瑰宝。

1982年7月17日,在临淄区稷下街道商王村砖窑厂,西齐村村民齐中华带着5名村民和自己十六七岁的儿子正在挖取做砖坯用的沙土。晚上,他们突然挖到厚约20厘米的石子层,齐中波立即扒拉开周围的沙土,露出了一块金属样的东西,形状像是动物的腿。   待全部出土,大家发现,此物件通体灰绿色,造型奇异。生活在齐国故都的人对地下挖掘的东西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判断,“这是文物!”齐中华说道。他用手抹去上面的泥土,发现这是个牛形的器物,身上镶嵌了许多金丝、银丝,左眼球是块“黑宝石”,但右眼的宝石缺失。齐中华等人判断这件文物非同一般,要赶紧献给国家。临淄文物管理所接收了齐中华送来的“牛”。

恰巧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淄设了工作站,工作站的文物专家罗勋章看到铜牛后,立刻说出了这件文物的名称——牺尊。经过多位专家鉴定,这件文物被确认是一件战国时期的金银错镶嵌铜牺尊,系国家一级文物。

牺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尊,同“樽”,是古代盛酒的礼器;而牺尊则是异常贵重的礼器。尤其难得一见的是错金银工艺,这是我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该件牺尊设计独特大气,工艺娴熟精美,彰显出齐国当时的富足与强盛。整体长46厘米,高28.3厘米,重6.5公斤,仿牛形,昂首竖耳,四肢粗壮,双目圆睁。由头颅、体、盖分铸而成,首体接合处,合缝痕被项圈巧妙遮掩,项圈宽1厘米,嵌16枚椭圆形银珠,突起如铃;口角左右错银丝两道,各嵌8枚银质星点,以示胡须;头顶及双目间至鼻梁上端镶嵌绿松石,眼球以墨晶石装点,两侧眉毛系各嵌7枚长方形绿松石;牛背上有一盖,盖为一个扁嘴长颈禽,禽颈后折,嘴紧贴背部,巧成半环形盖钮。

自秦汉魏晋至今,齐国牺尊的发现,见于记载的有:曹魏时期,在鲁郡(今曲阜、滕州、泗水一带)地中发现齐大夫子尾陪嫁其女儿的牺牛形酒尊一件,有铭。西晋永嘉(307—312年),曹嶷在青州发掘齐景公冢时得二尊,也均作牺牛形。而临淄这件牺尊,无论从工艺还是文物价值来说,都是出类拔萃的。

遗憾的是,这件牺尊作为陪葬品,其墓主人的身份一直难以确定。牺尊出土后,文物考古专家曾多次到出土现场勘察过,但未发现其他文物,只能断定曾是战国某贵族墓地,但更详细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牺尊有着十分流畅的线条,两千多年前的祖先,是如何将它铸造成功的?牛身上复杂华丽的金银丝,又是怎样镶嵌上去的……种种疑问,更增添了牺尊的神秘色彩。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