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军事外语教育与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讨会”
- T大
原标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军事外语教育与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讨会”
中国军网长沙1月6日电 马晓雷、张韧、焦新平、申毅攀报道:日前,“军事外语教育与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讨会”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与会代表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审视外语教育与国防建设相关问题,一致认为语言文化是维护民族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展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武器和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地双方应携手合作,为推动建设适合我军未来需求的国防语言能力保障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近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梁晓波教授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防和军队改革视野下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这次研讨会以此为主题,教育部长江学者、杭州师范大学“话语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施旭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以及其他12位来自地方和军队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主题发言,并围绕“国防语言能力建设”“军队外语教育改革”“外语能力军民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教育长王正明在致欢迎辞时指出,随着国家地位的提升、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的增多,拥有足够强大的国防语言保障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我军有效保卫国家安全和利益、有效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有效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战斗力建设指标之一。在此背景下,加强军队外语教育、提高我军整体国防语言能力势在必行。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施旭在致辞时表示,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国防及安全问题。语言研究者应聚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实际问题,重构具有东方特色的话语研究范式。
第一阶段的会议以“军事外语教育”为主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李霄翔教授,分别介绍了当前国内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并就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出建议。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总工程师马建光教授,结合亲身经历介绍了外语能力在联合军演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四维一体”的联合军演外语培训模式。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主任朱小平教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防语言系主任况守忠教授和语言文化研究所蔡莉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开展军事外语教学的经验做法。
第二阶段的会议以“国防语言能力建设”为主题。杭州师范大学施旭教授从文化话语的视角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军事战略的差异,指出美国国家军事战略具有不透明性、攻击性和霸权性特征。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论述了网络语言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呼吁加强网络空间的语言生活规划和治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外语研究》杂志主编李建波教授介绍了文学批评与开源情报分析的相似之处,指出文学研究的范式和方法可以用于服务军事需求,并呼吁广大外语研究者应注重从“研究英语”向“用英语研究”转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防语言系副主任马晓雷副教授分析了目前国内有关军队外语能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建议运用“基于能力的规划”方法重新审视军队外语能力的内涵及其规划路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国防语言系李洪乾副教授、王忠奎博士、张晓艳博士和语言文化研究所焦新平副教授、龚双萍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防和军队改革视野下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究”五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前期研究成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梁晓波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并就国防语言能力的军民融合发展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