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楚文书写楚辞 破解来自远古的信息
- T大
原标题:用楚文书写楚辞 破解来自远古的信息
《楚书楚辞》
逛博物馆,看展览也正成为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取见识的现代生活方式。观看实物,也是一种图像阅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对考古深有研究的资深篆刻家郭强,他的书法篆刻创作及他20多年思考结晶的论文综合集《楚书楚辞》。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帛书、甲骨透视古人的笔迹、心迹,破解来自远古的信息。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一首《橘颂》可谓郭强的心头所爱,爱国诗人屈原借物抒怀,通过橘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坚贞不渝的热爱。屈原的《楚辞》也成为中国人的千古名篇。其中也深深打动了书法篆刻家郭强。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出土郭店楚墓竹简,用13000多个楚国文字记录了道家、儒家等多种文献,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郭强非常兴奋,“我的书法创作主要是篆隶,所以对出土文献非常敏感,希望它们能变成自己的创作素材。”他以此入手,开始楚文字研究,利用其进行书法创作,还撰写了不少相关学术论文。
郭强书《九歌·云中君》
不是简单的作品图录
融合了楚文化、秦文化和巴蜀文化
2010年,郭强萌生了利用楚文字来书写楚辞的想法,“一方面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怀念,另一方面想还原屈原用楚文字创作的场景。”很快,郭强正式启动自己的“楚书楚辞”课题——利用战国时期的楚文字,集中书写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等27篇作品,共计两万余字。郭强最初的设想,只用书法完成“楚书楚辞”即可,不过,后来他决定加入自己擅长的篆刻。
郭强还大量阅读历代楚辞注本、评论,深入探索楚辞文学性。屈原的27篇作品,他都以简短的词语概括其精神,例如,用“修节”对应《离骚》,用“愤懑、漫兴、瑰奇”对应《天问》。郭强还专门制作了“意境与手法关系图”,为每篇作品寻求恰当的用笔、用墨、结构和章法。2017年初,《楚书楚辞——郭强楚文字书法篆刻屈原〈楚辞〉》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1月8日的首发式,由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戴跃主持。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何应辉,代表省书协对《楚书楚辞》一书给予高度称赞:“一是合理地融合了楚文化、秦文化和巴蜀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二是其创作体现了对楚文字的深入研究,有很强的学术性;三是该书的装帧设计精美讲究,具有良好的欣赏性。”
《楚书楚辞》不是一个简单的作品图录。这套书完成了郭强的学术理想,具有极强的文献性,分书法、篆刻、论文三部分。其中书法部分,用战国楚文字书写了屈原27篇楚辞,篆刻撷取了屈原《楚辞》经典名句镌刻62枚印章;论文则对《楚书楚辞》创作的构思、手法、文字表现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郭强用楚文字创作的书法作品具有清奇灵秀、烂漫奇诡等特点,将思想性和视觉美融合一起,让人感受到篆刻书法的深奥而灿美。
玄文處幽
精读楚辞细写楚书
一方印里话千古
“楚书楚辞”,就是用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来书写《楚辞》。“这种书写又不是单纯地复制楚文字,我会以现代人的视角,对这些作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郭强说,“楚书楚辞”需要在文字再现和书法艺术表现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因为如果光是靠文字再现,那就是简单的抄书,意义不大,因此他会在楚文字上加入新的信息,在领会作者创作《楚辞》意境、状态的同时,重新思考。
郭强首先反复诵读屈原的作品,翻阅了大量的考古研究资料。由于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境遇不同、心态不同,因此作品的精神外化也就不一样。要用楚书写好《楚辞》,首先就要一篇一篇地去深度剖析文章的内层涵义,再加上意境的揣摩,花的功夫自然不少。
郭强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楚国当时的文化繁盛程度无可匹敌,为什么最终还是被秦国灭了呢?再深入下去发现,秦国的文化厚重、饱满,充满了理性;而楚国的文化神秘、华丽,充满了感性。在理性和感性产生冲突和争斗的时候,显然理性占了上风。这个感悟也对郭强的艺术创作深有启发,“艺术创作也是这样,光靠感性是不行的,要融合理性和感性,在理性控制的范围内感性创作。不仅如此,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其他问题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如果少了文学意境
书法将走向木乃伊艺术
“摹楚简帛文字,未见楚时屈原夫子之文籍,骚体何以得传载楚文字,疑似示吾辈掘藏而昭明乎。魂兮归来,招夫子之魂依于吾之魄体,借今人之性情之风尚,重书骚辞,云容容在上,灵连蜷在下,从秭归离郢,从汩罗逆流至西蜀,划过二千三百年,徜徉于大研堂,吾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悯其信志,假手楚文字书法篆刻之于此,得《楚书楚辞》之名,是吾之信愿矣。‘翼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在《楚书楚辞》的开篇语中,郭强用一段文采和言辞都恳切的文字,倾诉他的初心。
对楚文字现状与学术价值,郭强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楚书楚辞”的实践过程中,他联想到的是王国维在九十年前一次演讲,“古来新学问起,大都处于新发现。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学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惟晋时汲冢竹简,出土后即继以永嘉之乱,故其结果不甚著,然同时杜元凯著《左传》,稍后郭璞著《山海经》,已用其说,而《纪年》所记禹、益、伊尹事,至今成为历史上之问题。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至今日始矣。”
当代书法创作中,书法正在逐步脱离书写内容的束缚,走向属于自己纯线条的艺术,这是一种思潮。但郭强的思考是,“当代文学产生始就与之并行的书法艺术没有脱离过书写内容。二者哪个为主,因人因事因时而定。当书法艺术的意境与书写内容无关时,自然我们就把三千年传承“载道”思想给放弃了。放弃之后,书法成为了本体艺术,就少了文化思考、生命体验、文学意境,少了让我们感悟的条件,书法走向木乃伊艺术,生命干枯了!”
乐且晏如
【对话郭强】
用艺术线条保护历史现场
在《楚书楚辞》出版首发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也约访到郭强,听他深度剖析自己的古心深意。
华西都市报:用楚文字写楚辞,以前少听见有人做,或者说没人做。这是为什么呢?
郭强:此前出土的文字、文献资料严重缺乏。文献资料相当于一个智库,就是近20年,考古出土了大量的楚国文字、文献资料,大大丰富了这个智库。才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个机会,是时代给我们的。
华西都市报:楚文字,有哪些魅力吸引着你?
郭强:神秘,诡异,飘逸,秀美,灵动。在我的理解中,神秘,来源于先民对神明的敬畏。希冀神明保佑我们这一方水土平安,民众有富庶的生活物资来源,抵抗各种自然灾害,抵抗病痛,不受侵扰。先民对神明的感受,跟其现实生活的安全感分不开。楚文字里有很多大量尖锐的形状,都跟这些分不开。在我的理解中,这种尖锐性,就是先民试图想跟神明沟通、对话的表现。而且,这种神秘,还带有不可知色彩。唯吾喜战国楚简帛文字,其神秘、诡异、灵动,其浪漫情怀,均使吾不能自已。有激情、有幻念、有自由,沉浸游弋二十余载,不知甘苦。
华西都市报:多年来从事书法艺术探究和实践,都有哪些深刻的体验?
郭强:我提倡三点:书写的“一次性”、“唯一性”、“艺术性”。历史上伟大的书法篆刻作品,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只写过一次,也只写那一件。所以,我在做“楚书楚辞”的时候,我也强调这三点。我不会写很多件,从中选出一个较好的。像我书写《离骚》全篇,我让自己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下,每天写八个小时,整整写了七天。我不会再重写一次。写完了,就这一件,就这一次。这就是生命状态的原始性,不可复制。
华西都市报:如果出现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怎么办呢?
郭强:当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自己必须满意。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自己几十年时间研究古文字,研究造型所获得的智慧和心得,高度凝注出来的成果。必须保证作品一次性完成的高度艺术性。绝对的完美当然不可能。艺术家的关键在于,怎么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智慧,艺术眼光,艺术判断的积累,转达为艺术作品高级的一次性和唯一性。
华西都市报:我们国家考古出土了很多古文字,你为何单单对楚文字情有独钟?
郭强:的确如此,仅仅是来自战国时代的,当下已经有很多的文字出土。以前我注重秦文字比较多。此外还有齐、晋文字。但是楚文字飘逸,灵动,诡异,神秘,最能给我艺术的触动,让我好奇:古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顺着思绪去远古的时空遨游。
华西都市报:书法是一个传统技艺。在传承传统与融入当下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
郭强:一个人生活在现代,知识结构,接受的文明程度,都是当下的,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安全。方便和快捷,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还是一定要按照慢节奏去写吗?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科技文明的进步,其实就是方法论的进步。很多人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就觉得节奏太快,你嚷嚷着自己不适应,希望时间的车轮慢一些。我觉得最好的应对方式,不是逃避,而是让自己适应时代。
华西都市报:这是一个功利化的时代。怎么能不被功利主义损害,保持住艺术的初心?
郭强:书法本身就有功利性,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才会说,修养的必要性。道德的可贵性。东方艺术,归根结底是做到有修养的人,君子化的人格美。我不能去说,别人追求功利就不对,人家为了赚钱养家过好日子,也没什么不对。我不会去否定人家。在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有很多种生活模式,都值得被尊重。我不能把自己的生活模式,强加到别人身上。我的艺术性,君子品格,跟别人追求功利,彼此应该是平行的世界。
华西都市报:能看得出,你将书法艺术与历史思考结合得很深。你是怎么将二者结合起来的?
郭强:楚国当时那么强大,会被实力远远比不上自己的秦国打败?这个课题,已经被无数专家学者研究过,也有各种各样的结论。我是从符号学对比,做了一些我自己的思考。我把秦国字型与楚国字型进行了对比。通过符号学我发现,这其中的联系,有点像蛇吞象的寓意。秦国像一条蛇,把像一头大象的楚国吃了。楚国虽然大,但它诡异、飘忽,浪漫主义路线,很感性。而秦国的文字朴实,饱满,敦厚,现实主义路线。秦国灭掉楚国,象征理性打败了感性。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是我在探寻书法源头时,感到非常有趣味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书法艺术探究的文化源泉。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