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渔老大的渔民画:留住家乡的模样
- T大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渔老大的渔民画:留住家乡的模样
渔民画家蒋德叶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丁旭):浙江省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邻近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这里的渔民画家从基层走来,以画笔绘出大海般的天真淳朴与奇幻想象。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和民族意识的舟山渔民画,以奔放的想象,斑斓的色彩,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
这个春节,舟山渔民画家蒋德叶正在忙着渔民画创作,他创新地以海沙与丙烯颜料为作画原料,艺术地表现了热火朝天的捕捞场面,以及宁静优美的渔村风光,将渔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通过一幅幅斑斓的图画表现出来。
独辟蹊径,以沙入画
今年53岁的蒋德叶,来自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虾峙岛,岛上的人们多从事渔业生产。蒋德叶16岁下海捕鱼,30多岁当上渔船老大,40岁时弃船上岸,转行做了一名独立艺术家,至今已经坚持创作十多年了。他的画作《舟山大黄鱼》被中国贸易促进会收藏,另一幅《舟山大黄鱼》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上亮相,并成为了中国馆的珍藏品。现代民间绘画以水粉画为主,匠心独运的蒋德叶则以海沙调入丙烯颜料,使画面呈现浮雕一般的立体感。他解释说:“调入海沙的画有一种湿度,仿佛颜料还没有干透,比只用颜料的画更加亮丽,并且没有刺眼的感觉。” 这种独一家的画法,是他历经三年的思考与尝试才得出来的。2008年,他的小幅渔民画已经可以卖到五万元,但他不肯因循守旧,尝试突破,希望使渔民画展现立体的效果。然而创作新的画种并不容易,“怎么尝试都不行,很痛苦。”
偶然的一次,风把一粒沙子吹到了他的画上,粘在还没干透的丙烯颜料上。当他发现时,这颗沙子已经牢牢地粘在画上,怎么抠都抠不下来。灵光一现,他想,是不是可以用沙子来画画。于是他跑到工地上捧了一捧沙子回来,洗了又洗,小心翼翼地开始了他的尝试。虽然几经失败,仍旧不懈尝试,终于达到了他期待的效果。这之后,他创作了四幅海沙入画的作品,其中的《舟山带鱼》在后来的中国杭州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回忆自己的艺术创新之路,蒋德叶如是说。
从渔老大到独立画家
舟山渔民画从古代船饰画演变而来。据史料记叙,“明后期、清代及民国时期……渔船上的饰画、号字逐渐流盛。”船饰画绘画技艺与粗犷、夸张的风格世代相传,最终发展成现代的舟山渔民画。渔民画主要表现大海和与海有关的事物,由于渔民出没于狂风巨浪,甚至与大自然生死搏斗,因此渔民画显得奇幻、神秘,色彩格外深沉、艳丽,造型夸张有力,抽象近乎怪诞。渔民出身的蒋德叶熟悉渔业生产的点点滴滴,这种细节也被他带到了渔民画中,高度还原了一线渔民生产作业的场景,使画作在张扬的想象之外更有写实的稳重。渔民画《牵网》中有一位渔民,正从网中抓鱼,他的拇指盖在鱼眼上,“这是我们捕鱼人抓鱼的手法,”他笑着解释说。
蒋德叶以画船和画鱼见长,这得益于他的渔民生活的经验。画鱼并不容易,海中的鱼灵动、迅疾,充满力量。在蒋德叶看来,画鱼宜化繁为简,以最简单的办法画出来,“我会用宽宽的笔擦画出鱼窜出来的感觉,再用线条勾勒几笔,就可以了。”
回首从艺之路,他感慨颇多。弃渔从艺,没有任何副业支持,仅靠画笔糊口,生活的困难令他几度萌生重归海洋的念头。但妻子的支持,和师父朱仁民的支持,令他坚持了对艺术的追求,“妻子无怨无悔地支持我,从来没有一句抱怨;我的师父朱仁民甚至说,他可以养我,这句话我现在想到,眼泪都几乎要掉下来。”
如今,蒋德叶的画不仅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重要博览会上展览,还亮相于法国、韩国、日本、克罗地亚等国际知名展览会,还被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浙江美术馆等机构收藏。2014年和2015年,他的渔民画收入达到年均三十万元,2016年达到四十万元。“现在我已经可以靠渔民画吃饭了。”
他并没有因此停止对艺术的追求。重新审视早期作品,有些已经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我就把这些不满意的画都用脚踢破。妻子觉得很可惜,但我觉得这些画已经不能表达我现在对艺术的理解,已经是废品了,是不可以拿出去的。”
我是大海的儿子
蒋德叶创作的渔民画,不仅秉承了传统渔民画色彩丰富的特色,而且开创了海洋系列作品写实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不仅爱好艺术的人喜欢收藏,连文化程度不高的渔民也喜欢鉴赏一番。
渔民画虽然来自民间,但蒋德叶认为,画好渔民画必须打好坚实的绘画基础, 抽象、水墨、油画等各种风格都可以表现,但渔民画有他自己的特色,所以鉴赏群体离不开渔民,只有得到渔民的认可,渔民画才有生命力,“只有感动了自己的作品,才能感动更多的人。”
春画大黄鱼,秋冬画带鱼,蒋德叶的创作内容与渔汛合拍。他的渔民画不仅展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传统渔区的美丽,以及渔区人民的勤劳,还关注当下海洋资源衰退、海洋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在《鱼儿产卵时节》一画中,他希望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探讨,画里有一张网,网里有产卵的大鱼,还有没有尚未长大的小鱼。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要想想为什么现在的渔业资源衰退如此厉害,我们在捕鱼的时候有没有做到可持续地捕捞?”
蒋德叶说,自己是大海的儿子,他通过画笔画着自己的美丽的家乡,还有勤劳勇敢的渔民兄弟。他用画笔记录了舟山渔场的辉煌,看着画面上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似乎能听到嘹亮的渔工号子;他以画笔再现了三十人一起拔大网的场景,唤醒很多老渔民的陈年记忆……
现在的蒋德叶,除了绘画创作,还在当地的院校为学生们讲课,在自己的画室里为各行各业的渔民画爱好者授艺。大海哺育了舟山渔场与舟山群岛的繁荣,也孕育了恣意想象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舟山渔民画。这些海边的艺术家,还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歌颂劳动,歌颂生活,挥洒大海的灵感,描绘大海的魅力。
渔民画作品
舟山带鱼